影卫乙的手指贴在黑木箱边缘,掌心残留着方才水晶片扫描时的微温。他没再靠近一步,只将油纸垫轻轻覆回箱面,动作缓慢得如同怕惊醒沉睡的兽。执事弟子用青铜片触发蓝光的一幕在他脑中反复闪现,那光纹转瞬即逝,却分明勾勒出某种符路轨迹。他闭了闭眼,从袖中取出一片薄铁,不是用来撬锁,而是沿着箱体四角虚划,试图模拟灵力波动的频率。
第一次敲击,箱角轻震,地面细线随之微颤。
第二次,震动稍强,细线绷直,梁上铜铃无声晃动。
第三次,他改用指甲轻刮,力道极轻,可整间屋子的空气仿佛骤然凝滞——那不是警报启动,而是阵法被轻微扰动后的反噬感,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在耳边发出无声的警告。
他收手,额头渗出冷汗。这机关不靠外力破解,而是需与特定信物共鸣。强行干扰只会激活全屋预警,连逃都来不及。
窗外风声渐紧,远处脚步重新响起,不再是巡卫的节奏,而是两队人由不同方向逼近。东侧廊下靴底碾过碎石的声音越来越近,西侧窗台传来衣料擦过墙面的摩擦。包围圈正在收拢。
他退至帷帐之后,背靠冰冷墙壁,取出水晶片最后一次检查记录的数据。能量波形图已存入其中,虽不完整,但至少能为后续行动提供依据。只要能活着出去,这些信息就有价值。他将水晶片贴身藏好,右手握紧刀柄,准备在必要时强行突围。
就在他调整呼吸、蓄力待发之际,识海深处忽然泛起一阵温润波动。那感觉熟悉而清晰,像春日溪水漫过石面,轻柔却不容忽视。是小灵的精神流,顺着母子与系统之间的隐秘链接,悄然注入他的意识。
与此同时,营地深处,颜洛汐正盘膝静坐。她原本闭目调息,突然眉心一跳,指尖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下一瞬,心口如被灼烫,一股强烈感应自系统深处传来——小灵发动了天赋预警。
她立刻睁开眼,没有迟疑,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掌心迅速画下一道简式符印。这不是传统咒文,而是系统赋予她的意念传导方式,专用于紧急联络。她凝神集中,将三个指令压缩成一道意念:“勿动,待变,光起即取。”
意念随血符燃起微光,顺着无形链接疾驰而去。
影卫乙猛地一顿。那股温润感骤然化作清晰指令,直接映现在脑海。他瞳孔微缩,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接收到的信息来源,但多年训练让他本能选择了信任。他松开刀柄,重新看向黑木箱,目光落在银扣之上。
“待变……光起即取?”
他还未及细想,门外脚步声已停在门口。门缝下的光影被遮住一半,有人站在外面,没有推门,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伫立。几息之后,门轴轻响,缓缓开启。
执事弟子再次出现,手中提着一盏新灯,灯光比先前更亮。他走进来,顺手关门,走到案几前,却没有去碰箱子,而是从怀中取出那块青铜片,再次贴近箱面三寸处。
蓝光再现。
这一次,影卫乙看得更清楚。光纹并非随机浮现,而是从银扣为中心,向外扩散出三道弧线,构成半个残缺符阵。青铜片离箱越近,光纹越清晰,持续时间也略长于上次。当执事收回青铜片时,光纹消散前,银扣内部似乎有极细微的机括声响起,像是某种内部结构完成了短暂对接。
原来如此。
不是钥匙本身藏在箱中,而是这箱子本身就是一把“锁”。真正的钥匙,或许就是那块青铜片。只要能复制它的共鸣频率,在正确时机触发光纹,就能启动开启机制。
可问题在于——他没有青铜片,也无法接近执事。
他屏住呼吸,盯着那块青铜片被收回怀中的瞬间,脑海中飞速推演。若按常理,执事每日前来查验,必定遵循固定流程。而刚才那道光纹持续不足一息,说明系统反应极快,只要捕捉到匹配信号,便会短暂激活内部结构。若能在光纹亮起的刹那,用外力介入……
念头未落,屋外又是一阵骚动。西墙方向传来短促哨音,守卫开始调动。执事皱眉,匆匆收好物品,提灯离开。
影卫乙没动。他知道,这一晚的巡查不会再有空档。但他也不再急于脱身。他已经拿到了最关键的线索——开启机制依赖共鸣频率,且存在短暂激活窗口。
只要掌握规律,就有机会。
他缓缓收起水晶片,将油纸垫复原到最后一次触碰前的状态,确保没有留下多余痕迹。然后,他退回帷帐最深处,蜷身蹲伏,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
同一时刻,颜洛汐放下手掌,指尖血痕未干。她脸色苍白,额角渗出冷汗,刚才那一道意念传输出乎意料地消耗巨大。系统能量本就枯竭,强行启用精神链接,几乎抽空了她最后一丝力气。
她低头看向怀中熟睡的小灵。孩子眉头微蹙,呼吸略显急促,显然也因刚才的预警耗尽了体力。她轻轻抚过他的额头,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温热,随即消散。
“你做得很好。”她低声说,声音沙哑。
小灵没有睁眼,只是无意识地往她怀里蹭了蹭,像是寻求安全感。
颜洛汐抬眸望向窗外。夜色浓重,星月皆隐。但她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影卫乙已经接收到指令,接下来,就看能否抓住那转瞬即逝的“光起”时刻。
她慢慢靠向墙边,闭上眼,强迫自己恢复体力。下一波行动随时可能开始,她必须撑住。
不知过了多久,大长老住处内,影卫乙仍保持着警戒姿态。屋内寂静无声,只有烛火偶尔噼啪一声。他忽然注意到,黑木箱的银扣在昏暗光线下,似乎比之前多了一道极细的划痕——那是执事今日整理时无意留下的标记位置。
他记下了那个角度。
然后,他缓缓抽出袖中铁片,贴在掌心,用体温加热片刻。这不是为了测风,而是为了让金属表面产生微弱的热胀效应,改变其共振属性。他要尝试模拟青铜片的频率反馈。
就在他准备进行第一次测试时,屋顶梁上传来极其轻微的“咔”声,像是某个机关被重新校准。紧接着,地面细线微微绷紧,又松弛下来。
他停下动作。
屋外,风停了。檐铃不动。整个院落陷入一种诡异的静止。
他屏住呼吸,手指贴地,感知着细微震动。
三步之外,黑木箱的银扣忽然闪过一道极淡的蓝光,不足眨眼工夫便熄灭。
可这一次,没有人在场触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