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使劲!娘娘再使劲!”

景阳宫偏殿内,稳婆的喊声带着急促,额头上布满汗珠。王恭妃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双手紧紧抓着锦被,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一声接一声的痛呼从齿间溢出,撕扯着殿内每个人的心弦。

殿外,几个宫女端着热水、毛巾来回奔走,脚步轻捷却难掩焦灼。太医院院判李可灼亲自守在殿外,眉头紧锁,不时侧耳倾听殿内动静,手中的银针早已备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哇——”

一声清亮的婴儿啼哭,突然划破了景阳宫的沉寂,如同惊雷滚过,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喧嚣。稳婆的声音立刻带着狂喜响起:“生了!生了!是位皇子!是位皇子啊!”

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稳婆抱着用锦缎包裹的婴孩,快步走了出来,脸上满是笑意:“李院判,恭喜恭喜!娘娘诞下皇长子,母子平安!”

李可灼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连忙上前查看。那婴孩闭着眼睛,小脸红扑扑的,哭声响亮有力,一看便是康健之相。他点了点头,沉声道:“快抱进去给娘娘看看,小心伺候着。另外,速去禀报司礼监冯公,再传消息至内阁,告知皇长子诞生的喜讯。”

“嗻!”一旁的小太监早已等候不及,闻言立刻转身,一路小跑着冲出景阳宫,往司礼监方向而去。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短短半个时辰,便传遍了整个紫禁城。万历皇帝正在乾清宫批阅奏折,听闻喜讯,猛地放下朱笔,脸上瞬间绽开笑容,起身来回踱了几步,语气难掩激动:“好!好!朕有皇子了!朕有皇子了!”

他当即吩咐:“传朕旨意,王恭妃诞育皇长子,劳苦功高,晋封贵妃!赏赐黄金百两,绸缎千匹,景阳宫上下,各赏银十两!另外,大赦天下,与民同庆!”

“嗻!”传旨太监躬身应下,转身快步离去。

李太后在慈宁宫听闻消息,也是喜出望外,连忙命人备轿,前往景阳宫探望。刚到宫门口,便听到婴孩的啼哭声,她脸上的笑意更浓,对身旁的宫女道:“快,扶哀家进去看看皇孙。”

内阁首辅张居正接到消息时,正在与几位阁臣商议政务。他当即起身,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皇长子诞生,国本有继,实乃朝廷之幸,天下之幸!即刻拟旨,率百官上表庆贺,并请陛下早日册立太子,以定国本,安人心。”

“张阁老所言极是!”众阁臣纷纷附和,立刻着手准备庆贺表章。

一时间,紫禁城内外一片欢腾。宫女太监们奔走相告,脸上都挂着笑意;文武百官纷纷上书庆贺,言辞恳切;民间更是张灯结彩,百姓们也为帝国终于有了继承人而欢欣鼓舞。举朝上下,无论真心与否,都被这股喜庆氛围笼罩,仿佛帝国的未来,已因这个新生婴儿的到来而变得稳固无忧。

然而,这份表面的喜悦之下,却涌动着一股汹涌的暗流。

翊坤宫内,郑贵妃正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串东珠手串,脸上却没有丝毫庆贺之色,反而满是寒霜。她身旁的贴身宫女小莲小心翼翼地递上一杯热茶:“娘娘,喝口茶暖暖身子吧。皇长子诞生,是天大的喜事,您也该高兴才是。”

“高兴?”郑贵妃冷笑一声,猛地将手中的东珠手串掷在地上,珠子散落一地,发出清脆的声响。“一个宫女所生的孽种,也配让本宫高兴?”

她口中的“宫女”,指的是王恭妃。王恭妃本是慈宁宫的宫女,偶然被万历皇帝临幸,才有了身孕,身份远不及出身名门的郑贵妃。郑贵妃深得万历宠爱,早已习惯了独霸后宫,如今王恭妃竟先一步诞下皇长子,这让她如何能忍?

“娘娘息怒,”小莲吓得连忙跪倒在地,“王恭妃虽诞下皇子,但娘娘深得圣宠,日后未必不能诞下龙子。再说,皇长子年幼,册立太子之事,还未可知呢。”

“未可知?”郑贵妃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那孽种一日不死,便是本宫日后的绊脚石!皇上如今虽宠我,但‘立长’的祖训摆在那里,一旦那孽种被册立为太子,日后登基称帝,我和我的孩儿,还有活路吗?”

她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语气愈发阴冷:“不行,绝不能让他活下去。小莲,你去把刘公公叫来。”

刘公公是郑贵妃的心腹太监,平日里最是听话,手段也颇为狠辣。不多时,刘公公便躬身走进殿内:“奴才参见娘娘,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郑贵妃示意小莲退下,凑到刘公公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刘公公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犹豫道:“娘娘,这……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啊。皇长子身边,想必会有不少人看守,一旦败露……”

“败露?”郑贵妃瞪了他一眼,语气带着威胁,“有本宫在,怕什么?皇上最是宠爱本宫,即便事情败露,他也绝不会舍得处置我。你只管去办,办成了,本宫保你日后飞黄腾达;若是办砸了,你自己掂量着办!”

刘公公心中一凛,知道自己没有退路,连忙躬身道:“奴才遵旨,必不辜负娘娘所托。”

郑贵妃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此事需暗中行事,切勿打草惊蛇。先寻个机会,探探景阳宫的虚实,再伺机下手。”

“奴才明白。”刘公公躬身退下,殿内再次陷入沉寂。郑贵妃望着窗外,眼中满是嫉恨与杀意,那刚刚诞生的皇长子,在她眼中,已然成了必须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一切,都没能逃过冯保的耳目。

冯保执掌司礼监多年,内廷上下,遍布他的眼线。郑贵妃在翊坤宫的所作所为,早已有人悄悄禀报给了他。此时,他正坐在司礼监值房内,听着属下的禀报,脸上神色平静,眼底却闪过一丝冷光。

“郑贵妃这是急糊涂了,”冯保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不屑,“皇长子刚诞生,便敢动此歹念,真当这紫禁城是她可以为所欲为的地方?”

一旁的陈矩接口道:“冯公,郑贵妃深得圣宠,行事骄横,如今皇长子诞生,她必是坐不住了。若不提前防范,恐生变故。”

“嗯,”冯保点了点头,沉声道,“此事绝不能掉以轻心。皇长子乃是国本,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传咱家的话,即刻从司礼监挑选二十名忠诚可靠的太监,再从尚宫局挑选三十名手脚麻利、心思缜密的宫女,增派至景阳宫,负责皇长子的护卫与起居。”

他顿了顿,继续道:“另外,在景阳宫内外设置明岗暗哨,白日里每半个时辰巡逻一次,夜间更是要加倍警戒,寸步不离。任何人想要见皇长子,都必须经过层层查验,没有咱家的手谕,不许任何人靠近皇长子半步!”

“嗻!”属下连忙躬身应下,转身去安排。

陈矩看着冯保,补充道:“冯公,此举虽能加强防卫,但郑贵妃若真想下手,未必会亲自出面,恐怕会动用一些隐蔽的手段。光靠明面上的护卫,未必能防得住。”

“哦?你有何想法?”冯保看向他。

“属下在宫中经营多年,结识了一些人脉,”陈矩道,“郑贵妃身边有一位宫女,名叫翠儿,原本是书香门第出身,因家道中落才入宫为奴。她为人正直,却因不愿同流合污,一直不得郑贵妃待见,时常受排挤。属下或许可以暗中联系她,许以重利与保障,让她成为咱们的眼线,随时传递郑贵妃宫中的异常动向。”

冯保眼睛一亮:“此计甚妙!陈矩,此事便交给你去办。务必小心行事,切勿暴露身份。一旦有任何动静,即刻禀报。”

“属下明白。”陈矩躬身应下。

当日晚间,陈矩便借着巡查后宫的机会,悄悄来到翊坤宫附近的一处偏殿。这里是宫女们休息的地方,翠儿正好轮值在此。陈矩示意随从在外等候,独自走了进去。

翠儿见陈矩到来,连忙躬身行礼:“奴婢参见陈公公。”

“免礼,”陈矩摆了摆手,语气温和,“咱家今日来,是有一事相求。”

翠儿心中一愣,不解地看着陈矩:“公公说笑了,奴婢身份低微,能为公公做些什么?”

“咱家知道你为人正直,不愿与奸佞同流合污,”陈矩开门见山,“如今郑贵妃欲对皇长子不利,此事关乎国本,一旦得逞,后果不堪设想。咱家希望你能成为咱家的眼线,暗中监视郑贵妃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常,即刻告知咱家。”

翠儿脸色大变,连忙摆手:“公公,这……这万万不可。若是被贵妃娘娘发现,奴婢必死无疑。”

“你放心,”陈矩道,“咱家会派人暗中保护你,绝不会让你出事。事成之后,咱家会向太后举荐,让你脱离翊坤宫,去一个安稳的地方,日后还会为你安排一门好亲事,让你安度余生。若是你愿意,咱家还可以资助你家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翠儿犹豫了。她在翊坤宫受尽委屈,早已对郑贵妃的所作所为深感不满,只是敢怒不敢言。如今陈矩许以如此丰厚的条件,又关乎皇长子的安危,她心中渐渐动了心。

“公公,”翠儿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奴婢答应你。但奴婢有一个条件,事成之后,公公必须兑现承诺,保护好奴婢的家人。”

“放心,”陈矩点头,“咱家一言九鼎,绝不会食言。日后你可通过这个与咱家联系。”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小的玉牌,递给翠儿:“若有紧急情况,可持此玉牌,前往司礼监值房附近的那家‘福顺斋’糕点铺,找掌柜的,他会将消息传递给咱家。”

翠儿接过玉牌,小心翼翼地藏在身上,躬身道:“奴婢明白。”

陈矩点了点头,转身悄悄离去。自此,郑贵妃宫中的一举一动,都通过翠儿,源源不断地传到了陈矩耳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景阳宫的防卫愈发严密,郑贵妃派去的人几次试图打探虚实,都被挡了回来,根本找不到下手的机会。郑贵妃心中愈发焦躁,终于按捺不住,决定铤而走险。

这是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乌云遮住了月亮,整个紫禁城都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零星的宫灯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诡异。

翊坤宫内,郑贵妃正对着刘公公低声吩咐:“这碗牛乳羹里,已经加了‘慢毒散’,无色无味,常人根本察觉不出。你亲自送去景阳宫,就说是本宫特意为皇长子准备的,滋补身子。切记,一定要亲眼看着那孽种喝下去,方可回来复命。”

刘公公接过那碗牛乳羹,碗身温热,散发着淡淡的奶香,看起来与普通的牛乳羹并无二致。他躬身道:“奴才遵旨,定不辜负娘娘所托。”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捧着碗,转身走出翊坤宫,借着夜色的掩护,快步向景阳宫走去。

然而,他刚走出翊坤宫宫门,一道身影便悄悄跟了上去,正是翠儿。她一路尾随,待刘公公走远后,立刻回到自己的住处,取出陈矩交给她的玉牌,快步向司礼监方向跑去。

“陈公公,大事不好!”翠儿在“福顺斋”糕点铺找到掌柜的,急切地说道,“刘公公奉郑贵妃之命,捧着一碗加了毒药的牛乳羹,去景阳宫了,说是要给皇长子喝!”

掌柜的不敢怠慢,立刻将消息传递给了正在司礼监值房的陈矩。

陈矩闻言,脸色骤变,当即起身:“不好!快,备轿,去景阳宫!另外,速去太医院,叫李院判即刻带药箱去景阳宫值守,就说皇长子有些不适,需太医诊治。”

“嗻!”随从连忙应下,分头行动。

陈矩快步走出司礼监,坐上轿子,催促道:“快!加急赶往景阳宫,晚了就来不及了!”

轿子在宫道上飞速前行,沿途的宫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陈矩坐在轿内,心中焦急万分,不断祈祷着千万不要出事。

与此同时,刘公公已经来到了景阳宫门口。守门的太监拦住了他:“刘公公,深夜前来,有何要事?”

“奉贵妃娘娘之命,”刘公公晃了晃手中的碗,“送来一碗牛乳羹,给皇长子滋补身子。”

“请刘公公稍等,”守门太监道,“按照规矩,任何送入景阳宫的食物,都需查验无误后,方可送入。”

说完,他转身去通报。不多时,景阳宫的管事太监跟着一位太医走了出来。这位太医正是陈矩提前安排好的,太医院的副院判张诚。

“刘公公,”张诚上前一步,“贵妃娘娘赏赐的牛乳羹,还请让下官查验一番。”

刘公公心中一紧,强装镇定道:“张太医,这可是贵妃娘娘特意为皇长子准备的,难道还会有问题?”

“刘公公说笑了,”张诚道,“规矩如此,还请公公不要为难下官。若是查验无误,自然会立刻送到皇长子面前。”

刘公公无奈,只得将碗递了过去。张诚接过碗,先仔细嗅了嗅,又取出一根银针,插入牛乳羹中。片刻后,他拔出银针,银针颜色依旧,并无任何异常。

刘公公心中暗喜,这“慢毒散”果然厉害,连银针都验不出来。

然而,张诚经验老到,虽然银针未变色,但他总觉得这牛乳羹的气味有极其细微的异样,与普通的牛乳羹相比,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味。

他眉头一皱,对身旁的小太监道:“去,取一只雀鸟来。”

小太监连忙跑去,不多时,便捧着一个鸟笼回来,里面关着一只小麻雀。张诚用勺子舀了少量牛乳羹,倒入一个小碟中,递到雀鸟嘴边。那雀鸟饿了许久,立刻啄食起来。

刘公公站在一旁,心中忐忑不安,紧紧盯着那只雀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半刻钟后,那只雀鸟突然浑身颤抖起来,羽毛蓬松,眼神涣散,渐渐失去了力气,瘫倒在笼子里,奄奄一息。

张诚脸色大变,心中骇然,立刻对管事太监道:“快,封锁宫门,不许任何人进出!另外,速报陈公公与冯公,就说发现剧毒!”

刘公公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转身便想跑。守门的太监早已反应过来,上前一步,将他死死按住。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刘公公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

就在这时,陈矩的轿子赶到了景阳宫门口。他快步走下轿子,看到被按住的刘公公,以及笼子里奄奄一息的雀鸟,心中已然明了。

“陈公公,您可来了!”张诚连忙上前禀报,“这碗牛乳羹中掺有剧毒,下官用雀鸟试过,已然中毒。”

陈矩点了点头,脸色阴沉得可怕,对身旁的随从道:“把刘公公带下去,严加审讯,问出幕后主使!另外,保护好现场,不许任何人泄露消息。”

“嗻!”随从们连忙应下,将刘公公拖了下去。

陈矩随即走进景阳宫,来到偏殿。王恭妃正抱着皇长子,脸上满是惊慌之色。看到陈矩进来,她连忙起身:“陈公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娘娘放心,”陈矩躬身道,“此事已被属下及时发现,皇长子安然无恙。只是一场虚惊,还请娘娘安心。”

王恭妃这才松了口气,抱着皇长子的手微微颤抖。

陈矩安抚好王恭妃后,立刻派人将此事禀报给了冯保。

冯保正在值房内批阅奏章,听闻消息,猛地一拍桌案,勃然大怒:“好个郑贵妃!好大的胆子!竟敢对皇长子下此毒手!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当即起身,对属下道:“备轿!去慈宁宫!咱家要立刻面见太后,禀明此事,恳请太后下旨,严惩郑贵妃,永绝后患!”

“冯公,且慢!”

就在这时,陈矩快步走了进来,连忙劝阻。

“慢?”冯保瞪着他,“证据确凿,难道还要放过她不成?”

“冯公息怒,”陈矩屏退左右,凑近冯保,低声道,“属下并非要放过她,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郑贵妃圣眷正浓,皇上对她宠爱有加,如今若是以此事发作,皇上必定震怒,且未必肯信。即便信了,以皇上对她的情意,也必定会极力维护,最多只是轻轻责罚一番,根本伤不到她的根基。”

他顿了顿,继续道:“届时,非但难以将其扳倒,反而会激化矛盾。郑贵妃必定会记恨我等,日后定会想方设法报复。更重要的是,此事若闹大,皇上或许会认为我等是故意针对郑贵妃,甚至会怀疑我等有觊觎权位之心,使我等与贵妃乃至皇上势同水火,得不偿失啊!”

“这……”冯保愣住了,他刚才一时愤怒,竟忘了这一层。皇帝对郑贵妃的偏爱,他是深知的。当年郑贵妃犯错,皇帝不仅没有责罚,反而还为她找借口,如今涉及到皇长子下毒之事,皇帝的态度确实难以预料。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冯保冷静下来,问道。

“投鼠忌器,”陈矩道,“不如隐下此事,只暗中处置那送羹的太监刘公公,对外称其急病暴毙。这样一来,既可以敲山震虎,让郑贵妃知道我等已有防备,不敢再轻易下手,又不会与皇上、郑贵妃彻底撕破脸皮。我等只需加强防范,使其无从下手,方是上策。”

冯保沉默了许久,细思之下,觉得陈矩所言极是。强行追究,确实风险太大。他点了点头:“罢了,就依你之言。刘公公那边,务必审出所有内情,然后秘密处置,绝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属下明白。”陈矩躬身应下。

二人商定,自此之后,皇长子的安全防卫,由陈矩全权负责,务必做到滴水不漏。而冯保则在外朝与太后面前,更加积极地推动早立太子之事,试图从名分上稳固皇长子的地位,以绝他人觊觎之心。

几日后,刘公公被秘密处决,对外宣称是急病暴毙。郑贵妃得知消息后,心中又惊又怕,知道自己的计划败露了,也明白冯保与陈矩已有防备,不敢再轻易动手。但她心中的嫉恨,却愈发深厚,只是暂时收敛了锋芒,等待下一个机会。

而冯保,则开始着手推动立储之事。

这日,冯保特意来到慈宁宫,向李太后进言。他捧着一本《皇明祖训》,躬身道:“太后,皇长子已诞生满月,康健聪慧,实乃国之福泽。如今国本初定,当尽早册立太子,以定国本,安人心。”

李太后接过《皇明祖训》,缓缓翻开,目光落在“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字句上,点了点头:“冯公公所言极是。哀家也正有此意。皇长子乃是长子,理应册立为太子。只是,此事还需皇上点头。”

“太后,”冯保道,“皇上虽宠爱郑贵妃,但祖训不可违,民心不可失。如今百官都在翘首以盼,若能早日册立太子,不仅能安定百官之心,更能杜绝后宫争宠之祸,避免重演前朝‘夺嫡’悲剧。还请太后出面,劝说皇上。”

李太后叹了口气:“哀家何尝不知?只是皇上对郑贵妃太过偏爱,恐怕不会轻易答应。哀家会找机会劝说皇上,但最终如何,还要看皇上的意思。”

“太后英明,”冯保道,“只要太后肯出面,皇上必定会三思。属下这就去联络内阁张阁老,让他率百官上书,恳请皇上册立太子。内外夹击,想必皇上会有所动摇。”

“嗯,”李太后点了点头,“此事就交给你和张阁老去办吧。务必小心行事,切勿引发朝堂动荡。”

“属下遵旨。”冯保躬身应下。

离开慈宁宫后,冯保立刻派人将自己的意思传递给了张居正。张居正早已有意推动立储之事,接到消息后,当即召集内阁成员,商议上书之事。

次日,张居正率内阁成员及一众文武百官,联名上书,恳请万历皇帝早日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东宫太子,以定国本。

万历皇帝看着满朝文武的联名奏折,脸色阴沉,心中极为抵触。他将奏折扔在桌案上,沉声道:“皇长子年幼,不必急于一时。册立太子之事,日后再议。”

张居正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皇长子虽年幼,但册立太子乃是国之大事,关乎社稷稳定。如今天下百姓都在期盼,百官也翘首以盼,若能早日册立,方能安定人心,杜绝奸人觊觎之心。还请陛下三思。”

“张阁老,”万历皇帝语气带着几分不耐,“朕说过了,日后再议。此事无需多言,退朝!”

说完,他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第一次上书,以失败告终。但冯保与张居正并未放弃。此后,冯保又多次向李太后进言,李太后也找机会劝说万历皇帝,可万历皇帝总是以“皇子年幼”为由,将立储之事一拖再拖。

张居正也率百官多次上书,恳请皇上册立太子,甚至有几位御史因言辞激烈,触怒了万历皇帝,被罢官免职,但百官依旧没有放弃。

一时间,朝堂上下,围绕着立储之事,形成了鲜明的对立。支持册立皇长子的百官,与维护郑贵妃、拖延立储的万历皇帝,僵持不下。这场看似简单的立储之争,渐渐演变成了关乎帝国未来命运的“国本之争”。

陈矩看着眼前的僵局,内心忧惧日深。他知道,郑贵妃绝不会善罢甘休,一旦立储之事拖延下去,夜长梦多,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这日,陈矩来到景阳宫,查看皇长子的情况。王安正在一旁小心翼翼地照料着皇长子,他是陈矩特意挑选的太子伴读太监,性情刚直,忠诚可靠。

看到陈矩进来,王安连忙躬身行礼:“陈公公。”

陈矩点了点头,走到摇篮边,看着里面安然酣睡的皇长子,脸上露出一丝柔和。那婴孩闭着眼睛,小嘴巴微微嘟着,浑然不知自己已身处风口浪尖。

“王安,”陈矩转过身,语气沉重,“你可知,如今外面的局势有多凶险?”

王安一愣,随即点头:“属下略有耳闻。百官都在恳请皇上册立太子,可皇上却一直拖延。”

“何止是拖延,”陈矩道,“郑贵妃贼心不死,时刻想着加害皇长子。如今立储之事未定,皇长子的地位便始终不稳,随时都可能面临危险。这已不仅仅是后宫争宠,而是关乎帝国未来命运的‘国本之争’。”

他看着王安,眼神坚定:“王安啊,你我身负护卫皇长子之责,当以性命守护。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绝不可让小人得逞,使江山有倾覆之危!”

王安心中一震,他猛地跪倒在地,重重顿首:“陈公公放心!属下必以性命担保,守护好皇长子,绝不让任何小人伤害到他!若有违背,甘受天打雷劈!”

陈矩扶起他,点了点头:“好。有你这句话,咱家就放心了。景阳宫的防卫,日后还要多劳烦你费心。”

“属下分内之事,不敢称劳。”王安躬身道。

陈矩再次看向摇篮中的皇长子,心中暗暗祈祷。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