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傻柱是真傻还是装傻。
要说他真傻,怎么能不动声色地把娄董事的女儿追到手呢?
要是装傻,又怎么会为了个寡妇,连亲妹妹都不管不顾呢!
李主任的相好刘岚,就常痛骂傻柱。
还总在他耳边抱怨傻柱的种种问题。
傻柱每次给厂里做招待宴,上桌前就直接扣下三分之一,收拾桌子时又把剩下的菜全打包带走。
让大家气愤的是,他自己不吃,全送给了别人。
今天李主任总算明白了,刘岚说的“别人”,准是秦淮茹!
李主任自己也讨厌傻柱,这人一点不懂变通,还总顶撞他。
虽然好几次想把他调走,可厂里招待贵客时,还真离不了傻柱。
当利益和喜好摆在天平两端,李主任清楚自己该怎么选。
所以大多时候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多需要拉拢的领导,就是冲着傻柱的手艺来的。
其实不只刘岚抱怨。
后厨其他人也对傻柱多吃多占不满。
可傻柱每次就一句:“有能耐下次领导招待,你来做啊。”
傻柱在后厨干了这么久,除了徒弟马华,没一个人喜欢他、真心向着他。
所以傻柱不光嘴贱,为人也有问题。
这次傻柱消失几天,虽然轧钢厂领导头疼,后厨的人却挺高兴。
没了傻柱,大家也能时不时带些剩菜回家,让家人沾点荤腥。
李主任甩开关于傻柱的念头,现在想他也无济于事。他估计自己这辈子再见傻柱难了。
李主任想着等这两天忙完,绝不能放跑秦淮茹。以前她就像泥鳅似的,光想占便宜不肯付出。
这都是傻柱惯出来的毛病。现在傻柱应该不会回来了。
李主任已计划好,回厂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扣秦淮茹的工资。
这回傻柱走了,看还有谁会帮你。
到时候只要略施小计,秦淮茹肯定手到擒来。
其实李主任不知道,不止他在打秦淮茹的主意……
秦淮如的心思同样也落在了李主任身上。在秦淮如所能接触到的人中,李主任无疑是地位最高的那一个。
尽管她也想试试更高层次的人物,可一来没机会接触,二来也没人愿意搭理她。
秦淮如与李主任,这两个不择手段的人,终究想到一处去了。
大院这边,刘主任一行人离开后,众人纷纷向刘照天投去同情的目光。
虽然最终没出什么事,但刘照天确实被自己的父亲“大义灭亲”了。
刘照天并不在意这些目光,他早就清楚刘海中是什么样的人,一开始就打算与他划清界限。后来还安排刘光福暗中盯着他,就怕刘海中突然对自己下手,自己毫无防备。
刘照天扫视了一圈众人,目光又落在许大茂离去的背影上。
他忽然意识到,即便之前发生了那些事,李主任似乎仍很器重许大茂。今天只有对许大茂,李主任才和颜悦色,对别人都板着脸。
看来许大茂在车间的日子不会太久了,李主任迟早会把他调回身边。
而他那个便宜老爹,多半也会被李主任冷落——毕竟没人会喜欢一个两面三刀的人,就算是坏人也不例外。
晚上下班,天色已经黑透。刘照天打算去一趟鸽子市。
他上班地方近,天天步行就可以。但何雨水上班的地方远,平时得步行加上坐公交。
刘照天想给何雨水弄一辆自行车。两人相处这么久,他还没送过她什么像样的东西。
这个年代的女性,是真正的“女权”,和后来的“女拳”不同。她们和男人争先进、抢工作,样样都要强,不依赖男人,甚至以能为男人花钱为荣。
但刘照天毕竟是穿越而来,何雨水送过他棉鞋、外套,现在还正给他织毛衣。他打算过几天给她一个惊喜——直接送她一辆自行车。
他自己骑一辆旧车就够用,平时也不怎么需要。但既然是送人,就不能再送组装的了。
他来到鸽子市,直接找到高伟,拿出自己身上的自行车票。这张票是从李主任那儿得来的,上次从他家找到不少实用票据,自行车票就有六七张。
留着这么多也没用,不如加点钱,换一张女士自行车票。
如今女士自行车票非常紧缺,百货商店里的男式自行车常常当天就售罄,而女士自行车则常常摆放好几天,甚至十几天。
并非大家买不起,关键是女士自行车票实在难弄到。即使在鸽子市,这票也十分抢手,没熟人根本买不着。
这天遇到高伟,他脸上没有往日的神采,只挂满愁容。
刘照天换完票后,没和高伟多寒暄。毕竟他们之间只有生意往来,对方的事还是少打听为好。
刘照天正要离开,却被高伟叫住了。
高伟说道:“兄弟,虽然一直不知道你叫什么,但我们合作也有一阵子了,你提供的鸡蛋确实帮了我大忙。”
“现在我手头有上千斤的肉,猪肉、羊肉、牛肉都有,不知你能不能接得下?我急着出手,价格可以优惠。”
刘照天意识到高伟可能遇到了麻烦,他本不想掺和进去。但眼下肉类确实稀缺,跑遍整个鸽子市也不见得能买到十斤肉。
况且他有空间,肉放进去不会坏。有了这些肉,十年内基本不用愁没肉吃。
于是他对高伟说:“行,你有多少我都要。明天你把肉备好,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说完,刘照天转身离去。
高伟看他依旧来去匆匆,本想说些什么,求助的话却堵在喉咙里。毕竟只是萍水相逢,有些生意往来罢了。
虽然知道这位兄弟不简单,但从他的态度就能看出,他不愿和自己牵扯太多。
刘照天回到家,雨水已经备好饭菜,正等他回来一起吃。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工作中的琐事,分享各自遇到的趣事,平淡而温馨。
饭后,何雨水没有回自己家,而是坐在他身边织毛衣。
刘照天也拿起从图书馆借的书,随意翻阅。
过了一会儿,何雨水把带着针的毛衣往刘照天脖子上套,让他试试合不合身。
刘照天已经很久没穿过手织毛衣了。记得很小的时候,每年冬天母亲也会为他织一件。
论保暖,它不如后来的羊毛衫,穿在身上还有些扎人。
但心里的感受完全不同。这是心爱之人一针一线织出的情意,让人感到格外温暖。
穿在身上沉甸甸的,充满安全感。
虽然毛衣有点紧,刘照天却舍不得脱下来。
虽然或许再也无法与母亲相见,再也穿不上她亲手编织的衣物,但他深信何雨水会将这份深情延续下去。
刘照天悄悄侧过脸,抹去眼角渗出的泪痕。
他对何雨水轻声说道:“今天有位朋友帮我弄到一张女士自行车票。”
说着,他将自行车票和准备好的现金一并递到何雨水面前。
何雨水看到车票时眼睛一亮——她一直渴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可她总觉得男式自行车过于笨重,款式也不够秀气。她始终想要一辆女式车,但女式自行车票实在难求。
她曾亲自去鸽子市寻找,可这种紧俏货怎会轻易出现?通常刚一露面,就被高伟等人高价收走。他们倒不为牟利,而是留着打点人情,或是遇到阔绰的客人时狠赚一笔。
何雨水只接过自行车票,将钱推回给刘照天。
“有票就够了,钱我早就备好了。”她语气坚定。
见她如此坚持,刘照天便不再推辞,将钱收了起来。
他明白,她追求的是平等的爱情,不愿亏欠分毫。这张自行车票代表他的心意,她可以接受;但两人尚未成婚,若用了这笔巨款,感情就变了味。
收到礼物的何雨水满心欢喜。
她对刘照天付出的是真心,可看他平日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似乎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她一直不确定,自己是否也在他心上。
此刻这张自行车票让她明白,刘照天是把她放在心上的。
次日晚,刘照天再次来到鸽子市,立即察觉到异常。
整个市场气氛凝重,往日的喧哗被刻意压低的交谈取代。市场出入口多了不少放风的人,还有些人混在人群中呆立不语。
其中有几个熟悉面孔——正是常跟着高伟的兄弟。
刘照天心知不妙。往常这几人总聚在角落闲谈,今天却像要执行任务般警惕。
他正欲离开,转身却撞见了高伟。
随后,高伟便招呼刘照天去了附近的小屋。
眼下所有的肉都放在室外冻着。
高伟帮忙称重,又一起商量每份肉的价钱。
价格确实不高,甚至比鸽子市零买还便宜不少。
刘照天自觉捡了个大便宜,乐得合不拢嘴。
两人很快谈妥了价格。
刘照天付了钱,请他们帮忙把肉搬进屋里。那屋子平时基本没人,温度也低,肉一时半会儿化不了冻。
他打算待会儿趁人不注意,悄悄把肉转移走。
接着,刘照天又从高伟那买了些过年用的年货,准备离开。
这时,他瞥见有人好像正向一个摊主收摊位费。
刘照天心知不妙——这里毕竟不是黑市。
鸽子市向来没有收摊位费的规矩,都是谁来得早、谁占好位置。
高伟他们只能算半个管理人员,主要管管摊贩别骗人、别打架,别影响市场环境。
只有卖东西的人多,他们才能收到稀有的票证和东西。
他们一般平价收来,再帮有钱的大主顾找需要的货——上层的票贩子都做有钱人的生意。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私人定制服务。
比如有人要红酒、洋酒、女士自行车票,或大量工业票,找他们,他们很快就能弄到,当然价格不菲。
他们靠稀有的票证生存,一般不敢倒卖普通粮票这类东西。
要是敢动粮食这类物资,“上面”早就动手了。
这次刘照天买肉时也发现,量实在太大,不像是短时间能攒出来的。
肉这东西,每家每户都不够吃,市场上卖得也少,他们大概是每天十几斤、几十斤地攒,才存了这么多。
鸡蛋和肉,一向是这些大票贩子赖以生存的根本。
大户人家常办宴席,一次可能就得十几斤肉。就算不请客,平时隔三差五也要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