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当。碧霞元君立即答道,适才在不周山巅,见山海浩瀚,天地澄明,星辉璀璨,忽有所感。欲在山海洲创立山府,教化众生,传扬道法。
庄颜笑道:元君是想在山海洲开辟道场?此事何须问我,择定地点后知会当地山神土地即可。
碧霞元君解释道:真君误会了。自玄教一役后,我闭关两载,参悟出一部新道法。今欲传法证道,故有此请。
庄颜略显惊讶:不知是何道法?有何玄妙?
碧霞元君道:此道名为清元混灵道,乃修行根基之法。因尚在初创,不敢妄言成效。其要义在于突破境界束缚,以炼气修身为本,依道行岁月渐进,直至成仙。
她简要阐述道法精要,庄颜听罢赞叹:若此法功成,道友当为圣祖。
碧霞元君谦逊道:真君过誉了。此法初成,尚需验证。四大部洲纷扰繁杂,唯山海洲清净质朴,故特来相求。
稍作停顿又道:我并非要立门派,而是建一座广纳生灵的山府传道。
庄颜了然:道友是要办学府?
正是。碧霞元君恍然,真君所言极是。
庄颜沉吟道:不周山南一万七千里处有万仙嶂,方圆四千六百里,可作学府之地。
碧霞元君欣喜拜谢:多谢真君。只是独据此山,中岳那边......
无妨。庄颜挥毫敕令,今封你为万仙嶂山神,直属大司命府管辖。
碧霞元君深施一礼:真君思虑周详,贫道拜服。
庄颜遂以总摄人间大司命之职,正式敕封碧霞元君为万仙嶂山神。
碧霞元君领旨谢恩,辞别庄颜前往万仙嶂。
待其离去,庄颜继续闭关参悟北俱芦洲天地法则。
与此同时,历经数月跋涉的南宫婉,终于抵达天音圣境山门前。
望着天音圣境的匾额,憔悴不堪的她双膝一软,重重跪倒在地。
南宫婉跪伏在天音圣境前,额头重重撞击石阶,发出沉闷声响。
守山金刚显出身形,厉声喝问:何人叩山?
南宫婉合掌答道:灌灵州南宫婉,求见北方不动身佛,烦请通传。
左首金刚质问:可曾礼佛诵经?
未曾。
右首金刚再问:可曾修戒持法?
亦未曾。
两尊金刚怒目圆睁:既无佛缘,安敢求见世尊?速退!
南宫婉恳切道:但求一见,此后必当日日诵经,终身持戒。
聒噪!金刚挥动金杵驱赶,佛门净地,岂容纠缠?
被推搡下山的南宫婉忽止步:既如此,只得冒犯了。
袖袍翻卷间,两尊金刚应声倒地。南宫婉疾奔山门,却被跃起的金刚拦住去路。
狂妄!金刚杵挟风雷之势砸落,却被掌风震飞。南宫婉双掌连击,金刚踉跄跌出十余丈。
突现的佛光阻住去路。南宫婉挥掌相抗,反被震退。正待金刚擒拿之际,佛光中传来法旨:且住。
启禀世尊。金刚合十恭立。不动身佛声如洪钟:开法门,容她入内。
金刚领命开启结界。南宫婉整衣肃容,向金刚致歉后,庄重步入圣境。
金莲道场佛光浩荡,北方不空成就佛端坐莲台,诸菩萨宝相庄严。持法金刚分列两侧,威压如岳。
南宫婉步履沉凝,至莲台前深深拜伏:南宫婉谒见不空成就佛。
不空佛注视着南宫婉问道:南宫婉,你为何擅闯山门?
南宫婉恭敬行礼道:久闻佛陀神通广大,心怀慈悲,特来恳请相助。若能让我与魏君长相厮守,愿为佛陀重塑金身,日夜诵经礼佛。
不空佛反问:既要儿女情长,又如何潜心修佛?红尘俗世与佛门清净,岂可兼得?
南宫婉一时语塞。她虽武艺超群,却对佛法一窍不通。
既无言以对,便请回吧。不空佛轻轻挥手。
众金刚齐声喝道:速速离去!
南宫婉额头沁出细汗,急中生智道:常言佛法慈悲,若能与心上人相伴行善,劝人向善,岂非也是修行?如此既能相守,又可礼佛,两全其美。
不空佛朗声笑道:倒有几分慧根。不过你那魏君并非此界之人,贫僧不便违背天规。
那我去寻他!南宫婉急切道。
可有信物为凭?
南宫婉黯然摇头。
不空佛沉吟道:北岳神府藏有北辰渡界舟,若得此宝,或可穿越世界。只是凶险万分,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南宫婉欣喜叩首:若能如愿,定当重塑金身,虔诚供奉。
多行善事便是最好回报。不空佛含笑目送她离去。
两月后,南宫婉驻足恒山脚下。仰望巍峨山势,顿觉心胸开阔:早知如此壮丽,该与魏君同游才是。念及此,不禁怅然若失。
魏君子的身影在南宫婉心头一闪,她收起赏景的心思,径直踏上恒山石阶。
北岳神府山门前,两名金甲神将横戟而立,声如洪钟:“此乃北岳安天神府禁地,闲人退避。”
南宫婉早有准备,当即抱拳行礼:“在下南宫部前任族长南宫婉,有要事求见大帝,烦请二位通传。”
听到“南宫部族长”五字,神将神色一凛。北俱芦洲的部族首领,即便卸任也非等闲之辈。左侧神将略一沉吟:“请族长稍候。”转身没入云霭之中。
不过片刻,云中传来清越钟鸣。第三位神将踏云而至,朗声道:“大帝有旨,宣南宫婉安天殿觐见。”
穿过重重玉阶仙阁,南宫婉在安天殿外整肃衣冠。殿门开启的刹那,浩瀚神威如潮水般涌来,她深吸一口气,步履沉稳地走到大殿 ,朝那高踞神座的身影深深一拜:“南宫婉拜见玄圣大帝。”
“免礼。”神座上的声音似雷霆滚过穹顶,“汉国已统北野、南宫二部,旧族长皆受王爵,汝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南宫婉再度跪伏:“恳请大帝开恩,暂借‘北辰渡界舟’一用。妾身欲渡界天,寻访故人。”
“哦?”北岳大帝眸光如电,“此舟隐秘,汝从何得知?”
“蒙北方不空成就佛指点迷津。”
神座上传来一声轻笑:“能得佛陀垂青,倒是福缘不浅。可惜——”大帝袖袍轻拂,“渡界舟镇守天地节点,不可轻动。”
南宫婉以额触地,青砖映出点点湿痕:“求陛下成全!”
“非朕吝啬。”九旒冕下的面容隐在光影中,“此舟离位则三界失衡,汝可明白?”
北岳大帝缓缓说道:当年真武荡魔之时,曾向朕借用北辰渡界舟来对付太尘魔君。此魔非比寻常,寻常神通法宝皆奈何不得,唯有此舟方能克制。
如今那魔头仍被 在空宕山下,渡界舟须得镇守此处。若贸然取走,魔君必将破封而出,届时北俱芦洲恐遭浩劫。
他目光转向南宫婉,语气凝重:这般干系,朕与你都担待不起。
沉吟片刻,北岳大帝又道:若要寻人,不妨另寻他法,或可再向佛陀求教。说罢挥袖示意退下。
南宫婉尚欲恳求,神府尚书赵充国已上前道:姑娘请回吧,此事关系重大,渡界舟断不可借。
她望向御座上的北岳大帝,终是不甘地行礼告退。殿外徘徊良久,只得黯然离去。
回首北岳山门,南宫婉眉间尽是愁绪。没有渡界舟,如何跨越界天寻找魏君子?
忽见西北群峰中,一座奇峰格外醒目。目光触及刹那,心头猛然震颤。再三确认,那山峰似有莫名牵引。
敢问神君,那是何处?她指向远方。
空宕山。神将随口答道。
三字如惊雷贯耳!渡界舟所在,魔君 之处。南宫婉恍恍惚惚下了山,直到山风拂面才猛然惊醒。
凝望西北许久,她终于咬牙折返,避开主峰径往空宕山而去。
登顶刹那,巨大的青铜方舟赫然入目。舟身密布仙篆,七面星晷流转着璀璨辉光。
南宫婉急步上前,却在触及禁制时被一道神符拦住了去路。
神符乍现,天雷骤降,南宫婉被雷霆击中,身躯横飞而出,肌肤焦黑,青烟升腾。
金甲神将自符中踏出,冷眼俯视南宫婉,喝道:“吾乃雷部伏魔天雷将军,奉真武大帝之命镇守此地。尔乃何方妖孽,胆敢擅闯?速退,免遭灭顶之灾!”
南宫婉翻身跃起,一言不发,双掌猛然击向神将。
伏魔将军冷笑,手掐法诀,顷刻间雷云翻滚,电光如蛇,数十道天雷劈落,将南宫婉轰倒在地。
她口吐鲜血,面色惨白,气息奄奄。
伏魔将军漠然道:“本神慈悲,不欲杀生,速速离去。”
南宫婉艰难抬头,目光掠过神将,忽见其身后悬浮的神符。她心念急转,猛然拍地跃起,一口精血喷向神符。
神符沾染血气,灵光尽失,飘然坠地。伏魔将军神色骤变,身形化作清光消散无踪。
天庭雷部,伏魔将军猛然惊醒,疾呼一声“不妙”,冲出天雷殿,直奔玄天宫。
他急禀值守灵官:“速报玄天上帝,太尘魔君封印神符已破!”
神符乃天将化身,符毁则神力消散,真身归位。
灵官匆忙入内禀报。片刻后,真武大帝降下旨意,非但未加责罚,反赏其镇守之功。
伏魔将军愕然接过赏赐,问道:“陛下可曾提及封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