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这座大汉王朝最后的都城,终于出现在了地平线上。
没有想象中的旌旗招展,也没有迎接凯旋之师的锣鼓喧天。
城门大开,吊桥放下。
道路两侧,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不是欢呼的百姓,而是身着素缟、神情肃穆的文武百官。
为首一人,身穿龙袍,头戴冕旒。他很年轻,面容尚带几分稚气,但那份与生俱来的贵气,却让他如鹤立鸡群。
他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大汉天子,刘禅。
当丞相的灵柩,在数千名亲兵的护卫下,缓缓出现在长街尽头时,刘禅的身体,明显地颤抖了一下。
他推开了身边搀扶的宦官,快步向前,竟是亲自迎了上去。
“相父——!”
一声悲怆的呼喊,撕裂了成都上空压抑的死寂。
刘禅扑倒在灵柩前,抚摸着那冰冷的棺木,泪如雨下,哭得像个失去了所有依靠的孩子。
他这一哭,就像一个信号。
身后,以蒋琬为首的文官集团,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哭声震天。
姜维、王平等武将,也纷纷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虎目含泪,捶胸顿足。
十几万大军的归乡之路,终点,竟是一场巨大的国丧。
凌毅混在队伍的末尾,看着眼前这悲恸的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偷偷调出了系统。
【人物信息:刘禅】
【身份:大汉皇帝】
【忠诚度:--(对宿主而言)】
【能力评估:政治45,军事28,智力71,魅力85】
【当前状态:极度悲伤,依赖心理(对诸葛亮)达到顶峰。】
智力71?
凌毅愣了一下。这个数值,在这个时代绝对不算低了。至少,不是人们印象中那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傻子。
他再看那哭得几乎要昏厥过去的刘禅,那份悲伤,不似作伪。
看来,后世对他的评价,掺了太多的水分。
这场声势浩大的迎接仪式,以刘禅亲自为丞相灵柩执绋,将其迎入城内宗庙暂歇而告终。
三日后,朝堂重开。
刘禅端坐于龙椅之上,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比之前沉静了许多。丞相新丧,这位年轻的帝王,仿佛一夜之间,被迫长大了。
左侧首位,是新任的尚书令、益州刺史蒋琬。他神色平静,渊渟岳峙,已然有了几分百官之首的气度。
费祎作为天使,再次宣读了陛下在汉中已颁布的敕令,确认了北伐将士们的封赏与职权。
姜维、王平、马岱等将领,因在撤军中的功绩,皆获晋升,正式确认了他们在北伐中的新职。他们出列,叩首谢恩。
最后,费祎的语速慢了下来。
“中军师杨仪,统军南撤,调度有方,加封……”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
杨仪站在队列中,尽管努力维持着平静,但他微微挺起的胸膛,还是暴露了他更多的期待。
“……仍以中军师职,还朝听用。赐钱百万,锦千匹。念其功劳,特拜为太常。即日起,专司宗庙礼法,辅佐朕躬。”
此言一出,大殿内一片死寂。
仍以中军师职。
这六个字,将他所有的功劳,所有的野心,都钉死在一个原地踏步的虚衔上。
钱与锦,不过是打发叫花子的赏赐。
杨仪的身体僵住了,太常!九卿之一,位高,但权重吗?
管祭祀的官!一个彻头彻尾的闲职!
杨仪的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狠狠砸中,他没有等来更多的期待,唯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个太常的闲职。
他辛辛苦苦,斗倒了魏延,换来的,就是一个管宗庙的养老职位?
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是同情,是幸灾乐祸,是冰冷的漠视。
他缓缓出列,动作迟滞得像个木偶。
“臣……谢陛下隆恩。”
蒋琬从头到尾,都没有看他一眼。
“宣,丞相遗表。”
一名小黄门尖着嗓子喊道。
来了。
凌毅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袍。
当“凌毅”两个字,从那名小黄门的口中念出时,整个朝堂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陌生的年轻人身上。
凌毅。
这个被丞相在遗表里,用近乎神话的语言描述过的年轻人。
“宣,凌毅,上前觐见。”
刘禅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好奇。
凌毅深吸一口气,从队列末尾,一步步走向大殿中央。
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打在他的身上。
有蒋琬、董允的审视,有益州士族官员的轻蔑与不屑,有姜维等武将的期待与担忧。
更多的,是来自龙椅之上,那位年轻天子的,纯粹的好奇。
“你就是凌毅?”刘禅身体微微前倾,仔细打量着他。
眼前的年轻人,与他年纪相仿,身姿挺拔,面容清秀,眼神明亮,没有普通书生的文弱,反而透着一股军旅中人特有的干练。
“草民凌毅,参见陛下。”凌毅躬身,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大礼。
“平身。”刘禅摆了摆手,“相父在遗表中,对你赞誉有加,说你怀经天纬地之学,有张良、邓禹之才。朕很好奇,你都会些什么?”
这个问题一出,殿内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来了,皇帝的考校!
凌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敢问陛下,高祖用张良,用其谋。光武用邓禹,用其略。不知陛下,欲用毅为何?”
好一个反客为主!
蒋琬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刘禅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那笑容,冲淡了他脸上的悲戚,多了一丝少年人的狡黠。
“相父让你做朕的侍读郎,那自然是让你来教朕的。”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不过,朕不喜读那些之乎者也的经义,朕只想听些有用、有趣的东西。你若真有本事,就拿出些真东西来,让朕瞧瞧。”
“至于你的官职,”刘禅看向蒋琬,“就依相父遗命,任凌毅为东宫侍读郎,食五百石,于城南赐一小院居住。平日无事,不必上朝,只需每日入宫,陪朕读书即可。”
旨意一下,所有人都明白了。
这是把凌毅放在了皇帝身边,名为老师,实为观察。
既是荣宠,也是考验。
就在此时,一名老臣出列。
“陛下,侍读郎一职,非同小可。乃是为陛下讲解经义,辅佐圣学之臣。历来皆由德高望重的大儒担任。凌毅此子,年纪轻轻,来历不明,骤然担当此任,恐……不合礼法。”
此人凌毅认得,正是益州大族谯家的代表,光禄大夫谯周。
又是他。
凌毅没有开口。
他要看的,是刘禅的反应。
刘禅看向谯周,又看了看凌毅,脸上露出几分为难。
他习惯了听从,习惯了被安排。
蒋琬上前一步,正要开口。
刘禅却摆了摆手,他看着凌毅,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问题。
“朕听闻,先生在汉中,曾与谯公论及天命与人事?”
谯周的身体微微一震。
凌毅心中了然,看来那场辩论,早已传回了成都。
“回陛下,确有此事。”
“那朕也想问问先生。”刘禅的身体坐直了些,“相父常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乃人事。可天命,似乎并不在我大汉。先生以为,朕该信天命,还是信人事?”
这个问题,比谯周的刁难,要狠毒百倍。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这简直是在逼凌毅否定诸葛亮,或者否定天命。无论哪一个,都是死罪。
凌毅躬身。
“陛下,微臣以为,天命如舟,人事如水。”
“何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之坚固,是天命所定。但舟能行多远,能去向何方,全凭舟上之人,如何操纵。陛下,您就是这大汉之舟的掌舵人。”
刘禅怔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凌毅,反复咀嚼着那句“您就是这大汉之舟的掌舵人”。
许久,他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不是帝王的威严,而是一个少年人,找到了新奇玩具般的欣喜。
“好!说得好!”
他转向那名小黄门。
“传朕旨意,封凌毅为侍读郎,即刻上任。另,城西金丝坊有处小院,清净雅致,便赐予凌先生居住。”
“陛下圣明!”蒋琬第一个躬身行礼。
百官随之附和。
谯周看着凌毅,脸上毫无波澜,缓缓退回了队列。
退朝后,凌毅在一名小宦官的带领下,来到了自己的新家。
院子确实清雅,两进的格局,还有一小片竹林。
“凌侍讲,您先歇着,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小的。”小宦官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凌毅推开房门。
屋内的陈设很简单,却一尘不染。
桌上,还摆着一套崭新的文房四宝。
他走到窗边,推开木窗。
窗外,是成都的万家灯火,一片繁华。
可这繁华之下,是杨仪怨毒的蛰伏,是益州士族冷漠的注视,是那个叫黄皓的宦官,正在黑暗中慢慢滋长的野心。
前路,比汉中的谷道,要崎岖百倍。
凌毅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这个开局,不算好,但绝对不坏。
【主线任务“立足成都”已激活。】
【任务目标:安全抵达成都(已完成),并在三十日内,获得核心人物“刘禅”的初步信任(好感度提升至20点以上)。】
【当前好感度:0\/20】
【任务奖励:解锁“系统商城(初级)”,开启知识碎片兑换功能。】
凌毅关闭了系统界面。
他知道,从明天起,他的战场,不再是尸山血海的沙场,而是人心叵测的宫廷。
他面对的敌人,不再是真刀真枪的魏军,而是一个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利益集团。
而他最大的挑战,也最关键的盟友,就是那个被他寄予厚望,也被无数人看轻的少年天子。
“阿斗改造计划……”凌毅喃喃自语,“就从明天开始吧。”
他走到院中,抬头看向夜空。
成都的星空,没有五丈原那般清冷,却也同样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