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桑家父子俩鸡毛也拔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些许不太好拔的小细毛,两人正凑在一起,瞪着眼睛一根根寻找。
桑榆正想过来问问鸡处理得怎么样了,一眼就瞧见他们恨不得把眼睛贴在鸡肉上。
“……你们在干嘛?”
“有点细毛不好拔,我们想拔得干净点。”
桑兴嘉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却忘了自己刚拔过鸡毛,手上残留的浮毛一下贴在脸上。
沾了水的鸡毛还没那么容易弄下来,一时间让他更加尴尬。
桑榆接过那只光溜溜的鸡左右看了看,还算干净,满意地点点头,给两人继续安排任务。
“行了,拔得还挺干净。爹你去和面,大哥你去外面看着点火堆,小弟一个人我不放心。”
“和面?我、我不会啊。”桑永景一怔,他倒是吃过馒头一类的面食,但让他自己做,他哪会啊。
桑榆斜了他一眼:“那我去和面,你来给鸡开膛剖肚?”
“我、我去试试。”桑永景顿时哑火,比起拿着菜刀对着一整只鸡无从下手,他宁愿去试着和面。
去完毛的鸡清洗干净后,切除鸡屁股,掏空腹腔,留下肝、心、胗,其余部位全都丢弃不用。
然后用刀背敲断鸡胸骨和腿骨,防止烤时收缩变形的同时还能更易熟透。
接着用一把竹签在鸡肉厚的腿、胸部位扎孔,将提前调制好的腌料均匀涂抹在鸡身内外,按摩五到十分钟。
再将葱姜、香菇塞入鸡腹,淋上少许黄酒,用线捆住鸡腿固定造型,放入地窖中冷藏腌制。
再次从地窖中出来的时候,桑榆忽然觉得地窖被自己用得像冰箱,保冷保鲜全都靠它,只可惜没有制冷功能。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只剩等待。
闲着也是闲着,桑榆想了想,拿出泡在水中保存着的魔芋结和泡发好的木耳、竹笋,准备再做一道凉拌菜。
要说到魔芋结,就不得不说起桑榆专门让施老太太编的一个圆形竹簸箕。
那个竹簸箕跟寻常编织紧密的簸箕不同,横平竖直地留出一个个大小相等的方形小孔。
将处于黏稠状态的魔芋糊糊盛入竹簸箕中,重物挤压形成丝后,落入将近七十度的温热水中,加热五分钟左右就能固化。
等全都做完后把水沥干,进行冷却,之后挨个给魔芋丝打结。
虽然魔芋结跟魔芋片、魔芋块都是同一样东西,但却会因为其形态不同而产生独特的口感。
上次她给刘茂送魔芋的时候,他还一直说魔芋结更入味更受欢迎根本不够卖,让她下次多送些。
桑榆有心想要与赵虎一家结交,那自然少不了好酒好菜,一道凉拌魔芋结最是适合下酒。
凉拌菜不需要太多步骤,不过半刻钟的工夫,她就将菜做好,放到地窖中存着。
等她腾出空来去看桑永景,当即便是一愣,他面前那盆白花花的是什么东西?
桑永景被派来和面,一窍不通的他向桑榆讨教什么状态的面,算是活好了,有没有什么小窍门。
对此,桑榆给了他八个大字——水多加面,面多加水。
他一开始还有些紧张,怕自己控制不好,没敢放太多面,一点点地往里加水,粉与面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变成一团白花花的面团。
就是这次的成功让他信心倍增,哗啦一下往盆里舀了好几碗面,又兑上几碗水,两只手不断搅动揉搓。
渐渐他觉出不对来,这面怎么不成型啊,稀得跟烂泥一样。
又往盆里加了些面粉之后,却又显得太干,根本揉不动。
于是他就按照桑榆教授的八字口诀,'水多加面,面多加水',和着和着,面前的盆就满了。
“爹啊,你打算做多少馒头?”
桑榆伸着脑袋看了眼旁边盛面粉的麻布袋,只剩下底子些许面粉,其他的都在盆里。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加来加去就变成这样了。”桑永景真的欲哭无泪,明明一开始他和面和得还挺好的啊。
“算了,我来帮你。”桑榆叹了口气,开始动手帮忙。
她一开始只想着和一点面,煮咸鱼豆腐汤的时候贴一圈锅边,搞点焦脆口感的馒头。
现在看来,怕是得专门蒸上一锅。不对,一锅都不一定能蒸得完。
拿出之前买的一罐酵面,桑榆看了眼盆中的一堆面,直接整罐倒进去。
面的量太多,她不得不分开,先取出一半,在桌子上撒上写干面粉,而后开始揉搓。
桑永景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动作,学着她慢慢揉搓着盆中剩下的面团,倒也做得有模有样。
两团面都揉好后,放入盆中放到空锅里盖上锅盖等待发酵。
现在的天气还能发酵得起来,要是再过上一段时间天冷了,就得烧点柴给锅里加加温。
“行了,爹你先歇会儿,等面发好了再来帮忙。”
忙完这些事之后桑榆出门一看,架在土墙上的乳猪猪皮已经变成黄白色,身形因为肉质收缩而小了一圈。
桑兴皓和桑兴嘉两兄弟还在兢兢业业地将乳猪表面的油花扫落,生怕自己迟上一点整只猪就燃起来。
“……倒也不用这么小心。”桑榆小声的吐槽了一句,立马被桑兴嘉察觉,抬头望过来。
瞧见是她,连忙开口问:“这猪外面不刷糖水吗?”
他记得上次烤兔子的时候,小妹明明拿了一碗糖水让他往上面刷的,难不成这次烤猪不用。
“也是要的,等最后再刷就行。”
桑榆伸手从一旁的柴堆中抽了根木头,横拿着往膝盖稍上点的位置一顶,木头瞬间断成两截,她顺手塞进火堆底部。
“现在添些柴,过两刻钟就翻一面,让乳猪肉最厚的地方慢慢烤熟。”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差不多得两个时辰。
因为用的木柴而不是木炭,还得不定时地往火堆中添柴控制火势,很是麻烦。
桑兴嘉却极有耐心,微笑着答应下来:“好,我一定及时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