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一看到那枝白玉莲花,往事涌上心头,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又放声大哭起来。倪继祖和倪忠商量,打算马上接李氏回倪家庄一起生活。李氏强忍着悲痛,止住哭声说道:“孩子,别胡思乱想了!为娘这辈子再也不想回到世俗之中。原本以为你爹爹的冤仇,今生今世都报不了了,没想到倪家还有你这根独苗。只要你好好读书,将来谋得一官半职,能为你爹爹报仇雪恨,为娘这辈子也就没有遗憾了。”
倪继祖见李氏不肯跟自己走,“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孩儿以前不知道亲娘的存在,那也就罢了。如今既然知道了,就让孩儿尽一尽孝心吧。就算我养父母不同意,孩儿也会苦苦哀求。更何况他们都是心善之人,怎么会容不下亲娘呢?”李氏叹了口气,说道:“话虽如此,但我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一生都忏悔不完。要是再陷入世俗,只怕承受不起,反而招来灾祸。到那时,你岂不要后悔?”
倪继祖听李氏语气坚决,毫无回转余地,急得大哭起来:“母亲要是执意如此,孩儿也不回去了,就在这里侍奉您。”李氏语重心长地说:“你既然读书识字,就该明白‘顺者为孝’的道理。虽然为娘没有抚养你长大,但你能不念父母养育之恩,违背我的意愿吗?再说,你养父母含辛茹苦将你养大,你还没来得及报答万一,怎么能做个负心人呢?”这番话让倪继祖哑口无言,只能低头啜泣。
李氏见倪继祖如此执着,心里也很为难,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办法,或许能让倪继祖乖乖回去。她说道:“孩子,别哭了。你要是能答应我三件事,等事情都办成了,为娘一定跟你走,怎么样?”倪继祖赶忙问道:“哪三件事?请母亲明示。”李氏郑重地说:“第一件,从今往后你要专心读书,一定要考取功名;第二件,你必须将当年的仇家绳之以法,为你爹爹报仇;第三件,这白玉莲花是祖上的传家宝,原本是两枝合为一朵,你把这枝带回去,想办法把另一枝也找回来。这三件事都做到了,为娘一定跟你走;缺了任何一件,我都不会离开。”说完,她又转头叮嘱倪忠:“恩公一生忠义,我也不多说了。全靠您始终如一,这就是我们倪家不幸中的万幸了。你们快回去吧,别让你养父母在家担心。”说完,李氏一转身,回后院去了。
倪继祖哪里肯走,还是倪忠连拉带劝,好不容易才把他搀出院子。老尼在后面送行,倪继祖又再三嘱托,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白衣庵,往倪家庄走去。一路上,倪继祖唉声叹气,倪忠则不停地劝慰。倪继祖说:“母亲交代的三件事,仔细想想,考取功名、报仇都不算难,可那另一枝白玉莲花,我上哪儿去找啊?”倪忠安慰道:“依老奴看,宝物的出现和消失都是命中注定,倒不用太担心。反而是考取功名不容易,官人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倪继祖坚定地说:“我身负血海深仇,怎么会不努力上进呢?您就别操心了。”倪忠连忙说:“官人可别这么称呼我,老奴承受不起。”倪继祖动情地说:“您甘愿屈居人下,全是为了我。这份恩情比山还重,我怎么能只把您当仆人呢?”倪忠劝道:“话虽如此,但在外人面前,您还是要像往常一样,别露了痕迹。”倪继祖点头:“这我明白,逢场作戏而已。还有一件事,今天的事,咱们回去千万不能说出去。等我功成名就之后,再把一切都说清楚,这样对大家都好。”倪忠说:“这不用官人嘱咐,老奴十五年都没说出去,现在还能瞒不住吗?”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到了倪家庄。见到倪太公和梁氏,倪继祖和往常一样,没有露出丝毫异样。
从那以后,倪继祖一心想着报仇,发愤图强,刻苦读书。两年后,他考中举人,更加斗志昂扬,每天都埋头钻研学问。又过了两年,到了大比之年,倪继祖和程先生商量后,收拾好行装,准备一起进京赶考,并向倪太公禀报了此事。没想到临出发时,程先生突然病倒,不久便去世了。无奈之下,倪继祖只好带着倪忠,悄悄来到白衣庵,向李氏告别,并给老尼留下一些银两,然后主仆二人一同前往京城。这才有了后来在会仙楼与欧阳春、丁兆兰相遇的故事。
一路上风餐露宿,倪继祖和倪忠终于抵达东京,租下住处,安心等待考试。考试结束后,倪继祖考中第九名进士,殿试时又被钦点为榜眼,被授予编修一职。恰巧这时,杭州太守出缺,皇帝下旨让倪继祖前去赴任。主仆二人欣喜若狂,前去拜别包拯。包拯又再三叮嘱了许多为官之道。
倪继祖衣锦还乡,向养父母说明了认母的事情。倪太公和梁氏本就心地善良,听后十分高兴,一家人来到白衣庵,想接李氏回庄同住。但李氏考虑到儿子马上要去赴任,一来住在庄里多有不便,二来自己的心愿还未达成,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倪继祖无奈,只好先安顿好母亲,准备先去上任。他想着等接任后,如果能完成另外两件事,到时候再来接母亲,她就没有理由推辞了。
倪继祖吩咐倪忠收拾行装,两人前往杭州。刚一到任,就收到了无数百姓递来的状纸。仔细一看,全是状告霸王庄马强的。这个马强究竟是什么人?原来他是太岁庄马刚的堂弟,仗着叔父是朝中总管马朝贤,在当地横行霸道,无恶不作。他强占百姓田地房产,还抢夺妇女。家中盖了一座招贤馆,招揽各地的英雄豪杰,不少无赖之徒都投奔到他门下。其中也有个别真正的豪杰,因为无处可去,暂时在他那里栖身,观察他的所作所为。在这些人里,比较有名的有黑妖狐智化、小诸葛沈仲元、神手大圣邓车、病六岁张华、赛方朔方貂,其他无名之辈更是数不胜数。他们每天在招贤馆里舞枪弄棒,吵吵嚷嚷,鱼龙混杂。时间一长,马强的名声越来越大,连襄阳王赵爵都和他有了往来。
在这群人当中,有个年仅十四岁的小英雄,名叫艾虎。他心志高远,气度不凡,在招贤馆里做馆童。艾虎见众人之中,只有智化是真正的豪杰,而且武艺高强,便处处小心,事事留意,把智化当作师父一样敬重。智化也被他的真诚打动,暗中收他为徒,传授武艺。艾虎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不到一年时间,就学了一身好本领。他还经常私下对智化说:“师父,您以后别再劝员外了。您说了也是白费口舌,他根本不听,反而还会招来其他人的抱怨,说您胆子太小。他们还说‘抢几个妇女算什么,要是这么胆小,以后还能干成什么大事’。您想想,这群人简直就是亡命之徒。”智化总是说:“你别多嘴,我自有打算。”师徒二人在背地里说着悄悄话,却不知道招贤馆里又要出事了。
这天,马强派恶奴马勇去讨债。马勇回来禀报说,债主翟九成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分钱都拿不出来。马强一听,眼睛一瞪,恶狠狠地说:“没有钱就这么算了?赶紧把他送到官府,让县官逼着他还!”马勇赶忙凑上前,笑嘻嘻地说:“员外先消消气,这次讨债倒发现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我到翟九成家里,他把我让进屋里,一个劲儿地求我宽限。结果我一扭头,瞧见炕上坐着个天仙似的姑娘。我一问,翟九成说是他外孙女,叫锦娘。她爹妈去世得早,孤苦无依,从小就跟着姥爷生活,今年刚满十七岁。平日里,翟九成全靠这姑娘做些针线活儿,勉强维持生计。之前员外您吩咐过,让我留意漂亮女子,依我看,这锦娘的容貌,那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
马勇这番话,听得马强心里直痒痒,脸上顿时乐开了花,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立刻派了八个恶奴,跟着马勇,风风火火地赶到翟九成家,要把锦娘抢回来抵债。
这边马强在招贤馆里心急火燎地等着,还向众人炫耀:“今儿我可有大喜事了!你们总说之前抢来的女子漂亮,那跟这次的比可差远了。等会儿人来了,让你们都开开眼!”有几个会溜须拍马的,赶紧奉承道:“这都是员外您福泽深厚,我们哪能比得上?这顿喜酒我们算是吃定了!”也有人看不惯马强这副嚣张的样子,故意打趣:“好是好,就怕传到后院,到时候可就不好收场了。”马强满不在乎地大笑起来:“到时候喝酒,大家都斯文点儿,别瞎嚷嚷!”
正说着,马勇急匆匆跑回来禀报:“锦娘带到!”马强迫不及待地喊道:“快带上来!”就见一个身姿婀娜的女子,穿着朴素的衣裳,头上没戴任何首饰,哭哭啼啼地被推进了大厅。马强见她虽然满脸泪痕,却难掩娇柔之态,越看越心动,满脸堆笑地说:“姑娘别哭了,只要你乖乖跟了我,以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别怕,往前走几步,别害羞。”
没想到锦娘抬起头,声音清脆却带着怒意:“你这个强盗贼人,平白无故抢良家女子,还有没有王法?我今天落到你手里,大不了一死,谁稀罕你的荣华富贵!”话音未落,锦娘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剪刀,猛地朝马强扑了过去。马强反应还算快,慌忙往旁边一闪,只听“刷”的一声,剪刀狠狠地扎进了椅背上。马强吓得“哎哟”一声,恼羞成怒地吼道:“不识好歹的贱人!”随即吩咐恶奴,把锦娘关进了地牢。原本兴致勃勃的马强,一下子像被泼了盆冷水,满心的欢喜瞬间消散。为了消气,他只好拉着众人喝酒作乐。
再说翟九成,为了护着外孙女,被恶奴们拳打脚踢,打得遍体鳞伤。眼睁睁看着锦娘被抢走,他急得直跺脚,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哭了好一阵子,他突然发现锦娘平时用的剪刀不见了,心里咯噔一下:“坏了,外孙女肯定是想用剪刀跟那恶贼拼命!”他心急如焚地跑到马强的地盘附近,想打探消息,可找了一圈,什么都没打听到。他又怕被马强的人发现,给自己招来更大的麻烦,只好垂头丧气地往回走。
走到路边,看见一棵柳树,翟九成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又累又绝望,心里想着:“自从女儿女婿走了,留下锦娘这孩子。我辛辛苦苦把她养大,就盼着能给她找个好人家,了却我这辈子的心愿。谁能想到,会出这么一档子祸事!锦娘这一去,要么用剪刀杀了那恶贼,要么自己寻短见。她要是死了,我这么多年的心血就全白费了;要是真把马强杀了,他们能放过我吗?”越想越觉得走投无路,翟九成心一横:“唉!眼不见,心不烦,不如死了干净!”他站起身,解下腰间的丝绦,走到柳树下,打算上吊自尽。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传来:“老丈,可别想不开!有什么难处,跟我说说!”翟九成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眼睛碧绿,胡须发紫。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上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哭诉了一遍,边说边抹眼泪,说自己没脸去见九泉之下的女儿女婿。
这位大汉正是北侠欧阳春,他听完后问道:“这马强如此恶霸,你为什么不告他?”翟九成苦笑着说:“我的爷!哪有那么容易啊!他有钱有势,在这一带臭名远扬,县里的官都向着他。就算我递了状子,人家也不会受理。”北侠说:“不是让你在这儿告,你去东京开封府,找包拯包大人告状!”翟九成连连摆手:“哎呀,那更不行了!从这儿到开封府,路途遥远,我哪来那么多盘缠啊?”北侠二话不说,从皮兜里掏出两个银锭,递过去说:“这好办,我给你十两银子做盘缠!”翟九成又惊又喜,连忙推辞:“您我素不相识,这么多银子,我怎么敢收?”北侠豪爽地说:“这有什么!只要你下定决心去告状,到了开封府,包管能报仇!”翟九成感动得“扑通”一声跪下磕头,北侠赶紧把他搀起来。
正说着,一个人骑着马,手里提着马鞭走了过来,说道:“您何必舍近求远呢?新任杭州太守清正廉洁,您去那儿告状就行!”北侠仔细打量这个人,总觉得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这人接着说:“您要是去告状,我家主人跟衙门里的人熟,能帮上忙。您要不信,看,那边树林下坐着的就是我家主人。”
北侠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树林下坐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旁边还站着个老仆,牵着一匹马。这一看,北侠心里“咯噔”一下,倒吸一口凉气,暗自寻思:“不好!他怎么会在这里?霸王庄高手如云,要是被他们认出来,性命难保。我也不好当面劝阻,看来只能暗中保护他了。”想到这儿,北侠对翟九成说:“既然新任太守清廉,那你就托这位小哥的主人帮忙吧。”说完,转身往东走了。
原来,这书生和老仆正是倪继祖和倪忠。北侠认出他们后,担心暴露,这才匆匆离开。倪忠带着翟九成,拜见了倪继祖。倪继祖详细询问了事情经过,还亲自写了一张状子交给翟九成。翟九成拿到状子,满心欢喜地回家,打算第二天五更天就动身去杭州府告状。
可谁能想到,冤家路窄。马强因为锦娘不肯屈服,把她关进地牢后,喝了几杯闷酒,带着恶奴骑马出来闲逛,迎面正好碰上了翟九成。翟九成一见马强,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马强恶狠狠地大喊一声:“给我追!”一群恶奴跟在后面紧追不舍。翟九成毕竟上了年纪,哪里跑得过这群如狼似虎的恶奴,没跑多远就被抓住,连拉带拽地拖到了马强面前。
马强居高临下地瞪着翟九成,恶声恶气地说:“老东西!你外孙女用剪刀刺我,我已经把她关地牢了。正想派人找你,你倒好,见了我不认罪,还想跑,真是找死!”马强本想用狠话吓唬翟九成,让他去劝锦娘乖乖就范。没想到翟九成喘着粗气,大声骂道:“你这个恶贼,强抢民女,还想让我给你赔罪?我恨不得立刻有人主持公道,把你这个恶霸绳之以法!”
马强听了,气得两眼圆睁,怒吼道:“好啊!你还想找青天老爷伸冤,看来是写了状子要去告状!搜!”几个恶奴一拥而上,扯开翟九成的衣襟,果然搜出一张纸,赶紧呈给马强。马强看完状子,脸色阴沉,一声不吭,心里暗自琢磨:“这状子写得这么厉害,是谁帮他写的?看来得好好查一查。”他随即吩咐两个恶奴,把翟九成送到县衙,逼着他立刻还清债务。
正吩咐着,马强突然瞧见远处有个人骑着马,后面还跟着个老仆。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