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坤庙乐章之十
安和
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
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
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
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
注释
1. 妙算申帷幄:指谋略在军帐中筹划(化用“运筹帷幄”)。
2. 神谋及庙庭:指决策在宗庙(朝廷)中商定,强调谋略神圣。
3. 两阶文物备:台阶两侧陈列礼乐典章(“文物”指典章制度、礼乐仪节)。
4. 七德武功成:“七德”指武功七种美德(禁暴、戢兵等),谓战功告成。
5. 校猎长杨苑:在长杨宫苑(汉代皇家猎场)狩猎演武,代指军事训练。
6. 屯军细柳营:以周亚夫屯军细柳营典故,赞军纪严明。
7. 献凯入:战胜后献捷报、奏凯歌。
8. 重城:指京城。
译文
帷幄之中施妙算,朝廷之上展神谋。
两阶礼乐仪典备,七德武功今告成。
长杨苑中习猎战,细柳营里屯雄兵。
将军凯旋献捷报,京城内外歌舞腾。
说明
此诗颂武功政绩,从谋略筹划到军事行动,再到凯旋庆典,展现国家强盛、军纪严整。用“细柳营”等典故,突出将领才略与军队威仪,洋溢着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气。
在历史的浩瀚长卷中,祭祀活动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信仰,是连接往昔与当下、人与神灵祖先的神圣纽带。唐代刘子玄所作的《安和》,作为一首特定用于祭祀场合的乐章,以其凝练且富有力量的笔触,徐徐铺展开一幅涵盖国家治理、军事成就与祭祀氛围的雄浑画卷,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所蕴含的庄重神圣,更深入体现了儒家思想对礼仪的尊崇以及对祖先功绩的敬仰与感恩。
诗的开篇“妙算申帷幄,神谋及庙庭”,仿若一声沉稳有力的钟鸣,瞬间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智慧与谋略的朝堂场景。“妙算申帷幄”,“妙算”指的是精妙绝伦的谋略,“申”有施展、运用之意,“帷幄”则是古代军队中主帅所居的营帐,常用来指代决策中心。此句生动地描绘出在那神秘的帷幄之中,谋士们凭借着卓越的智慧,精心谋划着国家的战略方针,每一个策略都经过深思熟虑,仿佛是一场在无形战场中的智慧博弈。这些谋略关乎国家的兴衰荣辱,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神谋及庙庭”,“神谋”强调了谋略的高明与神圣,“庙庭”即庙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重要场所,象征着国家的权力核心。这表明这些精妙的神谋不仅在军事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更延伸到庙堂之上,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此联通过对谋略在帷幄与庙庭中施展的描写,深刻地强调了谋略和智慧在国家治理中的不可或缺性。古人深知,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英明的决策与深远的谋略,而这些智慧的结晶往往源自对祖先经验的传承与借鉴。在祭祀的语境下,这也体现了对祖先智慧的深深敬仰,祖先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的治国理政经验,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成为国家发展的宝贵财富,为整首诗奠定了庄重而深邃的基调。
颔联“两阶文物备,七德武功成”从国家的文治与武功两个维度,展现出国家的繁荣昌盛之景。“两阶文物备”,“两阶”在古代礼仪中具有特殊意义,是朝堂前的台阶,左右分列。“文物”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而是指礼乐典章制度以及相关的礼器、服饰等,代表着国家的文化与礼仪建设。此句描绘出两阶之间,各类文物陈列整齐,礼乐制度完备,人们遵循着严谨的礼仪规范,社会秩序井然。这不仅是国家文化繁荣的象征,更是儒家思想中“礼”的具体体现,彰显了国家对文化传承与礼仪教化的高度重视。“七德武功成”,“七德”出自《左传》,指的是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种德行,常用来形容武功的卓越。此句表明国家在军事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凭借着强大的武力,保家卫国,平定战乱,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武功的成就并非单纯的武力征服,而是建立在高尚的德行之上,体现了国家的强大与正义。此联通过对文物与武功的细致描写,全方位地展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强大,是对祖先功绩的高度赞美。祖先们在文治与武功方面的卓越成就,为后世子孙创造了和平繁荣的生活环境,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永远铭记与敬仰,也为祭祀活动增添了庄重与自豪的氛围。
颈联“校猎长杨苑,屯军细柳营”将视角聚焦到国家的军事活动上,进一步展现国家的军事力量与威严。“校猎长杨苑”,“校猎”即打猎,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军事训练活动,通过打猎可以锻炼士兵的骑射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长杨苑”是古代着名的皇家苑囿,这里成为校猎的场所,更显其规模与规格之高。在长杨苑中,士兵们骑着矫健的战马,手持锋利的武器,追逐着猎物,喊杀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场面十分壮观。这不仅是一场狩猎活动,更是国家军事力量的一次展示,彰显了国家的尚武精神和强大的战斗力。“屯军细柳营”,“屯军”指驻扎军队,“细柳营”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的地方,以军纪严明而着称。此句描绘出军队在细柳营中整齐驻扎,军容严整,纪律严明,士兵们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国家出征。这体现了国家对军事力量的重视和有效管理,以及军队的高度纪律性和战斗力。此联通过对狩猎与屯军的生动描写,深刻地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威严,再次体现了对祖先军事才能的敬仰。祖先们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和保卫了国家,他们的军事智慧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成为后世子孙学习的榜样,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尾联“将军献凯入,歌舞溢重城”将诗歌的氛围推向了欢庆的高潮,展现出国家的胜利与繁荣。“将军献凯入”,描绘了将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后,凯旋而归的壮丽场景。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铠甲,威风凛凛,身后是凯旋的将士们,他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他们带着胜利的荣耀和敌人的战利品,回到都城,接受百姓的欢呼与赞扬。这一场景不仅是对将军和将士们英勇奋战的肯定,更是国家强大军事力量的体现。“歌舞溢重城”,“歌舞”代表着欢庆与喜悦,“溢”字形象地描绘出这种喜悦之情如同潮水一般,充满了整个重城。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国家的胜利,街道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这不仅是对胜利的庆祝,更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在祭祀的背景下,这也表达了对祖先的感恩与祈福。祖先们的庇佑与功绩使得国家能够取得胜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人们在欢庆的同时,也不忘向祖先表达感激之情,祈求祖先继续保佑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