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坤庙乐章之二
金奏 不详作者
一本无此章。阴灵曜祉,轩曜降精。祥符淑气,庆集柔明。瑶俎既列,雕桐发声。徽猷永远,比德皇英。
《郊庙歌辞·金奏》解析
一、生僻字注音
1. 曜(yào):照耀,读音同“耀”。
2. 祉(zhi):福,读音同“止”。
3. 猷(you):计划、谋略,读音同“由”。
4. 俎(zu):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礼器,读音同“祖”。
二、注释
1. 金奏:以钟磬等金属乐器演奏的宗庙乐歌,此处代指祭祀乐章。
2. 阴灵曜祉:阴灵指地神或祖先神灵,曜祉(yào zhi)指显现福祉。
3. 轩曜降精:轩曜(xuān yào)指轩辕星(即黄帝之星),降精指降下精气(喻神灵降临)。
4. 祥符淑气:祥符指祥瑞征兆,淑气指祥和之气。
5. 庆集柔明:庆集指福庆汇聚,柔明特指女性的贤德(如皇后、圣母)。
6. 瑶俎(zu)既列:瑶俎指饰以美玉的祭器,列指陈列祭品。
7. 雕桐发声:雕桐指雕刻的桐木乐器(如琴瑟),发声指演奏礼乐。
8. 徽猷(hui you)永远:徽猷指美好宏大的谋略,永远即长久流传。
9. 比德皇英:皇英指娥皇、女英(尧之女,舜之妻),代指贤德女性,比德即德行可比肩。
三、译文
钟磬奏响,地神显现福祉;轩辕星降,神灵播撒精气。
祥瑞与淑气汇聚,福庆集于贤德柔明的神灵(或女性)。
美玉饰就的祭器已陈列妥当,雕刻的桐木乐器奏响乐章。
美好的德政谋略将永远流传,德行可与娥皇、女英比肩。
四、文化背景
此诗为古代宗庙祭祀乐歌,属吉礼范畴, likely 用于祭祀女性神灵或先祖(如圣母、皇后)。诗中以“柔明”“皇英”强调女性的贤德,以“金奏”“瑶俎”“雕桐”渲染祭祀的庄重华贵,体现儒家“礼治”思想与对女性德行的推崇。句式工整,多用四字句,符合郊庙歌辞典雅庄重的文体特征。
在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唐代,祭祀活动承载着人们对天地神灵、祖先先辈的尊崇与敬畏,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彦伯所作的这首《仪坤庙乐章·金奏》,作为祭祀仪坤庙时演奏的乐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生动地展现了祭祀现场的庄重肃穆,细腻地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与祈愿。
诗的开篇“阴灵曜祉,轩曜降精”,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祭祀世界的大门。“阴灵”,在古代文化观念里,代表着阴间的神灵,这些神灵被视为拥有超凡力量和神秘智慧的存在。“曜祉”,“曜”意为光辉照耀,“祉”则指福泽,描绘出神灵的光辉如同璀璨星辰,洒下无尽的福泽,庇佑着人间。“轩曜”指代轩辕星,在古人心中,轩辕星象征着帝王,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威严。“降精”一词,形象地表现出神灵的精华如同天降祥瑞,降临人间,赋予这片土地生机与希望。此联通过对神灵降临和福泽的生动描绘,深刻地象征着人们对神灵的无比崇敬以及对庇佑的强烈渴望。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内心深处对神灵的敬畏之情,那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虔诚,同时也饱含着对神灵庇佑的热切祈求,期望神灵的恩泽能够如阳光雨露,滋养世间万物。
“祥符淑气,庆集柔明”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现场的祥瑞氛围。“祥符”,即吉祥的符瑞,在古代,人们认为祥符是神灵对人间的认可与眷顾,是好运和幸福的象征。“淑气”,指祥瑞的气息,它弥漫在祭祀的每一寸空间,仿佛是神灵的温柔抚摸,给人带来安宁与喜悦。“庆集柔明”,“庆”代表着庆典、庆祝,描绘出祭祀现场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柔明”则寓意着光明与祥和,象征着这场祭祀活动的圆满成功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联通过对祭祀场景中祥瑞氛围的描写,深刻地象征着祭祀的圆满和成功。它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庇佑的感恩之情,每一丝祥瑞的气息、每一份喜悦的心情,都体现出人们对神灵的感激与爱戴。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再次表达了对神灵庇佑的祈求,希望神灵能够继续护佑人们,让生活永远充满阳光与希望。
“瑶俎既列,雕桐发声”将镜头聚焦到祭祀场景的具体细节。“瑶俎”,是用美玉制成的祭器,玉在古代象征着纯洁、高贵和美好,瑶俎的使用体现了人们对祭祀的高度重视和对神灵的敬重。“既列”描绘出这些精美的祭器整齐地摆放着,它们承载着人们的虔诚心意和丰富祭品,静静地等待着神灵的享用。“雕桐”,指雕琢精美的桐木乐器,桐木音色优美,常被用来制作乐器。“发声”则表现出乐器鸣奏时的美妙声音,那悠扬的旋律在祭祀现场回荡,仿佛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语言。此联通过对祭祀场景中祭器和乐器的描写,深刻地象征着祭祀的庄重与和谐。它传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感恩之情,每一件祭器的精致、每一个音符的跳动,都凝聚着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深情厚谊。诗人在这一联中,表达了对祭祀活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饱含着对神灵庇佑的殷切祈求,希望祖先和神灵能够感受到人们的诚意,赐予生活更多的幸福与安宁。
最后“徽猷永远,比德皇英”将对神灵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推向了高潮。“徽猷”,意为美德和谋略,它代表着神灵所具备的高尚品质和超凡智慧。“永远”强调了这种美德和谋略的永恒性,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永不磨灭。“比德皇英”,“皇英”通常指代皇帝的英明和美德,这里将神灵的德行与皇帝的英明相媲美,进一步突出了神灵德行的崇高。此联通过对神灵德行的赞美,深刻地象征着对神灵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它强调了神灵德行的崇高和永恒,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望,人们希望能够传承神灵的美德,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神灵精神传承的祈愿,希望后人能够铭记神灵的教诲,秉持高尚的品德,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整首诗宛如一首优美的乐章,通过对祭祀场景从神灵降临、祥瑞氛围,到祭器乐器的摆放鸣奏,再到对神灵德行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生动描绘,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古代礼仪之美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人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对神灵的崇高敬仰之情融入每一个字里行间,深刻地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后人透过这些文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氛围,体会到古人对神灵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使这首诗成为了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