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出一个时空对照,李元昊在牦牛城里兽性大发之时,在宋朝那边所发生的事则是宰相张士逊和枢密使杨崇勋因为喝酒误事而被罢职,吕夷简由此回京再度出任大宋的宰相。
我们还是继续来说李元昊。
在与吐蕃人连番进行了两场恶斗之后,李元昊也变得清醒了过来。看来这吐蕃人还真是不好惹,单单只是一个小小的牦牛城就让他费尽了吃奶的劲儿外加阴谋诡计才得以搞定,而且这还不是唃厮啰的主力大军。传言中唃厮啰手下可是有一支五六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这份家底是他李元昊此时所不具备的,如果真的要跟唃厮啰决一雌雄,那可能还真要动员起党项人的全部力量才能有所胜算,这种买卖太大太沉,李元昊还得从长计议。就此,李元昊放弃了一鼓作气征服吐蕃人的宏伟愿望。
既然吐蕃人不好对付,那么接下来时刻都觉得手心发痒总想找人打架的李元昊又该去跟谁叫板呢?按理说应该是回鹘人,毕竟他们现在已经只能躲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某个角落里苟延残喘,只要李元昊带上人马再过去踹一脚就能把他们彻底地逐出河西之地。可是,李元昊并没有这样做,他的行为再一次地出乎众人的意料。
就在赵祯将年号改为景佑的这个公元1034年,李元昊也改了年号,这一次他是彻头彻尾地在向大宋挑衅,因为他的这个年号跟宋朝的景佑没有半点关联,他的年号是“开运”。这是一个在不久之后让李元昊本人以及他的那帮自诩为博学广才但又在宋朝那边怀才不遇的汉人狗腿子们差点后悔得吐血的年号,因为后晋的亡国之君石重贵覆灭之时正是用的这个“开运”作为年号。
不过,这会儿李元昊本人对这个年号倒是相当的满意。李元昊作为臣子竟然敢私定年号,这是公然的反叛行为,宋朝那边是不是应该有所反应呢?赵祯至少也得派个使者过来申斥一下吧?哼哼,事实上,宋朝那边什么反应都没有,他们装聋作哑当做什么也不知道。赵祯在忙着跟美人儿谈情说爱,大臣们在忙着为了权力和富贵而你争我抢,你李元昊想怎么玩都没关系,只要你不主动找宋朝的麻烦就行。
可是,李元昊还就是要招惹宋朝,他宁肯放着回鹘人不去收拾也要到宋朝这边来发点小财。没错,李元昊在反复思量之后还是觉得只有宋朝最好欺负,而且宋朝家大业大,不像吐蕃和回鹘,后面这两个都是穷鬼,李元昊哪怕是抢了他们一口铁锅都会招来一帮跟他拼老命的家伙。
反观宋朝,党项人从他爷爷李继迁那会儿开始就不断地跑过去打家劫舍,但宋朝却是不痛不痒地派个人过来警告一番了事,大多数时候宋朝甚至懒得连个屁都不肯放,这种好事怎么可以放着不去做呢?这样的冤大头不去欺负干嘛要去招惹又穷又横的吐蕃人和回鹘人呢?
这年的二月、五月和七月,李元昊相继派兵并联络当地的党项部落侵掠宋朝府州、环州和庆州三地,其中位于党项东面的府州更是先后两次被李元昊派兵给扫荡了一番。他们不但抢东西,而且还肆意妄杀宋朝的边民,宋朝这边还是讲究一个所谓的“先礼后兵”对其进行了一番警告,但李元昊对此根本就充耳不闻。说来这也是我们这边的“优良传统”,每次都是被人欺负得忍无可忍且让民众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后才做出所谓的“忍无可忍之下的适当反击”。
见宋朝果然如传说中的那般好欺负,李元昊的胆子变得更大了,他开始蚕食宋朝的土地,简单来说就是在宋朝的边地筑寨设堡。到了后来,李元昊越发猖狂,他竟然在前出边境的百里之外修筑了一座城池,名曰“白豹城”,然后他又为了拱卫这座军城而在周边修建了作为子城的“后桥小堡”。
这一下可就让宋朝的边关将领无法忍受了,宋朝这边的庆州柔远寨蕃部巡检嵬逋(这是一个早就归附宋朝的党项人)带兵直接踹了李元昊的这个小窝。这可就给了李元昊发兵的口实:我不过就在你宋朝的地盘上修了几间简陋的小房子,可你宋朝竟然敢派人来拆我的房子,真是岂有此理!
以此为由,李元昊率领万余铁骑杀入了庆州境内誓要给自己讨个说法和“公道”。以万余精锐骑兵去攻打宋朝那些军寨里为数可数的边防军,李元昊自觉稳操胜券,而让宋朝人感到可悲的是,李元昊这次还真的是算准了。宋军首先由庆州缘边都巡检杨遵、柔远寨监押卢训带领百余名骑兵与党项人战于龙马岭,这点人马岂能是李元昊的对手,宋军这一战毫不意外地战败。
在这之后,不知对方兵力虚实的宋军由环庆路都监齐宗矩、走马承受赵德宣、宁州都监王文带兵前去迎击李元昊,他们在节义峰被李家的祖传绝招——伏兵计给打得大败,就连主帅齐宗矩都被李元昊给俘虏了。说来这个齐宗矩也是咎由自取,宋军的侦骑早就警告过他,说是李元昊在前方可能有伏兵,但骄狂自大的齐宗矩根本不听,他倒是很勇猛,可结局却是自取其辱(齐宗矩最后是在被李元昊给囚禁了好多年之后才被放归宋朝)。
经过这么几番战斗之后,李元昊在吐蕃人那里丢掉的脸面总算是在宋朝这边给找了些回来。他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然后他便开始杀人——杀他自己的人,而且是他的族舅和生母!
这件事要追溯起因还得从李德明时期说起。李元昊在名义上是辽国的外甥,但实际上他的母亲并不是辽国的那位公主,而是出自党项族里的大族卫慕氏。因为给李德明生了个儿子且是长子,加之李元昊自幼时起就极受李德明的喜欢,所以这个卫慕氏也因此而在李德明的妻妾当中备受尊崇,她娘家的那些兄弟顺带着也在李德明的手下颇受重用,这其中权力最重的便是卫慕山喜。然而,当李德明死了以后,作为党项新任大酋长的李元昊肯定对父亲的旧臣没那么信任和依赖,而且也正因为你卫慕山喜手握大权才更加让李元昊对你心怀猜忌。
反过来说,这边的卫慕山喜也对李元昊极其看不顺眼。
之前李德明的基本“国策”就是闷声发大财,他对吐蕃和回鹘是可打可不打,对大宋则是张开嘴喊大哥,伸出手要吃喝,这小日子简直是过得不要太爽。卫慕山喜在这其中也是没少得利,但李元昊这一上台却是连连用兵拼了命地折腾,这可就让卫慕山喜抓狂了:我们这帮老朽都没你那么大的精力,我们就想着好好过这眼下的太平日子,可你李元昊不但要招惹吐蕃人和回鹘人,就连大宋你也要去招惹,你这不是自寻死路想英年早逝吗?我们这把老骨头可不想陪你玩啊!
眼瞅着自己越发地被李元昊所猜忌和防范,而且自己本来也对李元昊的种种行为感到不安甚至是愤怒加仇恨,于是卫慕山喜决定干掉李元昊,要么另立新王要么他自己上去。遗憾的是,此人做事还是不够缜密,面对李元昊这么一头生性警觉且凶狠的恶狼,卫慕山喜的阴谋还没开始实施就泄露了。结果也不难猜测,卫慕山喜及其党羽被李元昊一网打尽,然后卫慕山喜全族人无论男女老幼全被处死。是的,全族,这里面甚至包括李元昊的生母卫慕氏,另外也包括李元昊的那位已经是他妻子的表姐。
关于李元昊杀其生母的具体始末已经无从查证,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是用一杯毒酒把自己的母亲给送到了地下去陪他的父亲李德明。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表姐斥责他此举实在是泯灭人性和人伦,于是大怒之下的李元昊对自己的表姐兼妻子也杀心骤起,但他的这位表姐此时已经身怀六甲,李元昊因此而饶了她一命,但他表姐的全族却一个也没留全部被处死。等到来年的五月,当这个女人产下一名男婴后,李元昊的第五个老婆野利氏向其进谗言说这个孩子长得跟李元昊一点也不相像,很有可能是他的表姐与其他男人偷情所生。李元昊几乎想都没怎么想,仅是凭借这句话他就把自己的这位表姐兼老婆给杀了,更惨的是,那名刚出生的婴儿也被李元昊下令处死!
让我们回到李元昊鸩杀自己母亲的时候。次月,李元昊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他为其取名为“宁令哥”,这个孩子正是李元昊的第五个老婆野利氏所生,这下知道野利氏为什么要向李元昊进谗言了吧?她这样做完全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今后可以不受任何威胁地继承李元昊的大位。之所以这时候要说到这个宁令哥——这位未来的西夏皇太子,原因就在于李元昊在十四年后正是死在了他的这个亲生儿子的手上,而这件事的诱因则是李元昊强行霸占了本是要嫁给宁令哥做新娘的党项大美人没藏氏。
这也就是说,李元昊前一个月杀了自己的母亲,后一个月送他上西天的人就出世了,而且这人还是他的亲生儿子!
轮回报应,屡试不爽!
李元昊毒杀其母的这种泯灭人性和人伦的行为看似令人匪夷所思,但从源头上来看其实也不是那么的令人无法理解和释怀,别忘了他是谁的种,他的爷爷可是李继迁。李继迁干了什么?李继迁可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全然对自己生母的安危不管不顾的狼人——是狼人,不是狠人,甚至在这方面他不是人。
当年曹光实将李继迁的母亲给生擒,宋朝方面本以为有了这么一个重量级“人质”在手里就可以让李继迁老实一点,可结果却是李继迁继续地该干嘛干嘛,想干嘛干嘛。汉人在古代说妻妾如衣服,没了可以再换,这个说法确实有辱女性,但汉人的儒家礼教也没说母亲可有可无,甚至连某些野兽也没有对自己母亲的安危完全漠视,但李继迁就干出了这种事。
当时宋朝这边有大臣提出要以李继迁母亲的项上人头逼迫李继迁俯首听命,否则就砍了这个老太太,但赵恒最终还是因为顾及“天朝上国”的体面以及人伦之道而放弃了这种想法,老太太也一直被宋朝好吃好喝地招待着,既不放回也不加以为难,而李继迁呢?他也知道自己如果向宋朝索要自己的母亲,宋朝那边必然会提条件,于是他干脆就当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然后继续举起刀在宋朝的周边杀得是风生水起。
如此“大义灭亲”实乃我等这些想要做大事之人的精神和行为楷模,既然有这么一个英雄一般的大人物做爷爷,那么到了孙子李元昊这里同样的也是出于“大义”而用毒酒鸩杀生母又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呢?
再说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对照,李元昊杀母的这会儿工夫,宋朝那边则是曹彬的孙女被选为了大宋的新任皇后。
党项这边无论里外都已经是被李元昊杀得血流成河,可这样的一个恶魔邻居开始发狂并把目光早就盯在宋朝身上的时候,大宋的君臣们却对近在咫尺的危险毫无警觉。大宋的皇帝此时正忙着批阅各类奏疏且还为自己的勤政而沾沾自喜,业余时间他更是把那看似无尽的精力都放在了和各色美人探讨人生的伟大事业里,但赵祯即便如此辛勤劳作却也只是做了一些无用功。
对比李世民、朱元璋、康熙这一类同样阅女无数的帝王,赵祯在这方面的成绩简直令人无法直视,别人都因为儿子太多整日为了皇位斗来斗去而烦恼不已,可赵祯尽管也是努力工作但却直到临死之前都在为自己没有儿子而死不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