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闻言脸色变了几变!
连忙起身,施礼!
“蒯公!”
“失礼!失礼!”
“此乃吾故人之子!”
“年纪尚轻,言语无状!”
“然,”孟达边赔礼致歉,边目光灼灼,又冰冷地看着蒯族长。
“此子之言?!”
“岂非无理?!”
“蒯公乃通明事理之长者,其中曲直,难道不明?!”
“是非对错,难道不辨?!”
“难道还要我孟达,非要掰开揉碎,将一切尽数挑明?!”
孟达这句话,宛如在蒯家族长心头重重一击!
他明白孟达的意思。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他长叹一声。
家里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
他蒯家与孟达有旧怨。
那几个不成器的,竟然妄想借此机会……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神色阴晴不定!
此时,与蒯家素来不睦的赵公却冷哼一声。
“蒯公,此时还摆什么世家谱?!”
“此刻多说无益!”
“若非你家与申仪过往甚密,又何至于此?!”
“今日之事,诸位还有何疑虑?!”
“要我说,孟将军忠肝义胆,天日可表!”
“身处险地,心却在社稷之间!”
“其忠贞可比为燕昭王下齐七十余城,虽遭谗见疑而志不屈之乐毅!”
“其忠勇可比复齐国七十余城之田单!”
“其刚直可比遭谗犹念赵国之廉颇! ”
“此乃古之良将之风!”
“我赵氏虽与将军过往无深交!”
“然将军此心此志,皎如日月,老夫敬佩之至!”
“我赵氏愿……”
“赵公!”
孟达厉声打断。
目光如冷电般扫过。
“赵公之言,折煞孟某也!”
“我孟达何德何能?能比之古之忠臣良将?!”
“本太守今日,请诸位来,是商议共同抗敌,绝无私心!”
“谁若再敢挑拨离间,惑乱人心,休怪本太守以军法论处!”
这一声叱喝,夹杂着战场杀伐之气。
顿时将赵公后面的话噎了回去。
也让所有人浑身一颤。
蒯族长闻言默然不语。
一时间,厅内气氛沉凝无比!
此时,一位与孟达关系尚可的王姓家主连忙表态。
“孟将军所言极是!”
“司马懿乃国贼,人神共愤!”
“我等深受国恩,又蒙将军庇护,岂会行那不义之事?!”
“我王氏愿献出家中存粮一千石,壮丁五十人,助将军守城!”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有些人愤恨地看着王家主。
有些人默然不语。
有些人准备效仿!
没过多久,一个声音响起。
“我赵氏愿出钱五千贯,帛两百匹,犒劳守城将士!”
“为陛下除国贼,为新城保平安!”
说话的是赵公!
他说的正气凛然,慷慨激昂!
他这话一出,各家主脸色大变!
良久,方才有一个声音说道。
“张氏愿出钱三千贯,帛一百匹……”
其余家主见状,无可奈何长叹一口气!
“李氏愿出……”
“钱氏愿出……”
……
最后,各家踊跃效仿,争相表态!
等各家都表态完!
那赵公目光灼灼地看了一眼孟达。
孟达朝他微微颔首。
赵公会意,立马起身,扫视了一眼在场各位家主。
最后落在蒯公身上。
高呼一声:
“孟将军深明大义!为国除贼,保境安民,生死不顾!”
“我等,唯将军马首是瞻,共抗国贼!”
他这话一出来。
王家家主立马跟上。
“唯将军马首是瞻,共抗国贼!”
其他家主见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也是跟上。
“唯将军马首是瞻,共抗国贼!”只是喊的声音没有那么大,显得有些有气无力,意兴阑珊!
孟达目光锐利无比地看着蒯公。
又看了一眼那块玉佩!
蒯家主被孟达看得如芒在背!
他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也表态。
“我蒯家出钱六千贯……”
孟达闻言做出大喜之状。
心中冷哼,“算你这老匹夫尚未昏聩,知道出这买命钱!”
面上却是郑重一礼!
“蒯公深明大义!”
蒯公别过头去不受孟达之礼。
也只是随意拱手作为回礼!
他自始至终都不随众人附和!
孟达也不在意。
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看着眼前这群面上恭敬从命,实则心思各异的豪族!
心中重重冷哼一声!
“此刻并非清算之时,稳定压倒一切!”
他收敛心神,朗声道:
“好!”
“诸位家主,深明大义,实乃新城之福!”
“既如此,往日种种,皆如云烟!”
“自今日起,望诸位与孟达,与全城军民,同心同德,共抗国贼!”
“方才诸位所承诺钱粮壮丁,便请即刻交付王卓将军统一调配!”
“若有阳奉阴违,或是暗中仍与城外国贼勾连者……”
他语气骤然转冷。
森然道:
“休怪孟某法令无情!”
“申仪及其党羽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不敢!!!”
“绝不敢!!!”
赵公、王公高声应答!
其他众家主则是冷汗涔涔!
孟达这才点了点头。
吩咐亲卫带他们下去,与王卓对接具体事宜。
待豪族们离去。
孟达长长舒了口气。
看向邓芝,眼中带着一丝钦佩与后怕。
“军师,若非你料事于先,又以雷霆手段稳定局势!”
“今夜恐生内变矣!”
邓芝微微摇头。
“此乃权宜之计!”
“豪族虽暂服,其心未必真安!”
“关键仍在于能否守住城池,挫败司马懿之攻势!”
他话锋一转:
“然,经此誓师与慑服豪族,城内大局基本稳定!”
“我等可专心对外了!”
就在这时,一名白毦暗卫悄然入内。
低声禀报。
“军师,如您所料!”
“如今市井间皆言司马懿为掩盖篡逆之心,欲屠城灭口!”
“并流传‘三马同槽’‘马食槽粟’等谶纬之言……”
“满城军民,皆惧其狠毒,愤其不臣,守志愈坚!”
暗卫顿了顿,补充道:
“属下回来时,亲耳听到两个守城士卒在交谈,说‘怪不得司马狗贼这么急着破城,原来是怕申仪通吴,‘三马同槽’‘马食槽粟’传出去!”
“‘咱们要是降了,岂不是成了通吴之贼?!’”
“‘岂不是帮着他遮掩丑事?!’”
“‘死也不能让这国贼得逞!!!’”
……
邓芝闻言颔首。
“东市乱局如何?”
“回军师,王卓将军率死士弹压,已诛杀为首悍匪十余人,乱民溃散,府库无恙,火势亦已扑灭。”
“王将军正亲自坐镇,安抚民众,重申宵禁之令。”
邓芝闻言,点头!
“如此,甚好!”
“汝且下去,传我之令,不得松懈!”
“诺!”
暗卫领命而去。
邓芝看着暗卫消失在黑夜中的身影。
目光幽深。
他知道,情况还是万分紧急!
司马懿乃老谋深算之辈。
其人智谋超群!
一篇檄文打不倒他!
他转身看着舆图,眉头紧锁。
良久,沉吟道。
“这谶纬流言须全力散播出去,让天下皆知!”
“以此,争取制胜之机!”
他深知,这图谶之言的可怕!
他暗自感叹,陛下是如何想出这等流言谶语的?!
思量无果!
良久,方叹道:
“陛下真乃天人也!!!”
“‘三马同槽’!‘马食曹粟’!”
“果真毒辣无比!!!”
虽是如此说,他眼中却闪烁着锐利无比的光芒!
“陛下曾断言,曹魏天下迟早要被司马家篡夺!”
随着与曹魏的交集日益加深,邓芝对此愈发深信不疑!
在与司马懿的数次交锋中,邓芝更是深切感受到了此人的深沉与可怕!
因此,他决心加快散播那些关于“三马同槽”“马食槽粟”的谶纬流言,务必要让天下人尽皆知!
他转过身来,目光炯炯地望向孟达与陈到,压低声音说道:
“孟将军,汝可如此如此……”
孟达闻言,眼中遽亮,深深点头。
邓芝又看向陈到:
“陈将军,汝则如此如此……”
陈到神色郑重,眼中闪过明悟之色!
命令既下,亲卫统领与死士统领领命而去。
陈到也迅速调动白毦暗卫,全力展开行动。
邓芝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誓要将这几句动摇人心的谶语,传遍天下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