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府书房内,灯火未熄!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
孟达因惊惧忧虑过甚,坐立难安!!!
邓芝遂让他巡城,督办城防诸事。
他深知,让孟达有所司职,远比枯坐于书房有益。
且能安抚人心,收拢各方势力。
待孟达离去,邓芝并未急于歇息。
他独自立于那幅巨大的舆图前。
身形凝定如雕像。
唯有深邃目光在襄阳至新城间的山川河流上反复巡弋。
司马懿必来,此点已毋庸置疑!
然其究竟从何而来,却如笼罩荆山汉水间的重重迷雾。
这关乎整个战局成败。
若能料定其行军路线,便可抢占先机。
将有限守备力量集于要害。
甚至设伏以待,予其迎头痛击。
他深吸一口气,强令心绪沉静。
摒除所有杂念。
心神完全浸入对司马懿其人与荆襄地理的剖析之中。
然那“未知”所带来的沉重压力,如影随形。
令他肩头恍若压着千钧重担!
一旦算错,便是万劫不复。
新城内外,不知多少性命将因此而丧?!
此念如阴火灼心。
使得他太阳穴亦隐隐作痛。
“用兵之道,向来讲究‘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孙子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邓芝低声自语。
指尖自襄阳重重划过!
“司马懿乃善兵之辈,且此番意在奇袭。”
“行军当如何方能最为隐秘,不令我方察觉?”
“千里奇袭!”
“千里奇袭!”
“千里奇袭!”
他背负双手,口中反复念诵。
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路径抉择!至关重要!”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襄阳!
司马懿大军果真会自襄阳发兵么?!
邓芝眉头深锁,目光沉凝!
他不断自问,会否如此?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襄阳。
此乃司马懿都督荆豫的驻节之地。
亦是曹魏南疆根本。
“若从襄阳西进,”邓芝指尖划过舆图,低声推演。
“可沿汉水北上,经筑阳、房陵。”
“或走陆路,经宜城、鄀县,翻越荆山余脉。”
“此两路,一循水道,一沿山径……”
“此,皆为常道。”
他眉头紧蹙。
此不符兵贵用奇之道!
“不妥。”邓芝微微摇头。
“襄阳虽为根本,然其目标过大。”
“大军一动,粮秣调集,舟船征发,必然惊动四方。”
“我大汉之白毦暗卫必能侦知!”
“纵使其昼伏夜出,欲将上万大军行踪完全隐匿,亦难如登天。”
“此非奇袭之道,司马懿深谙兵法,岂能不知?”
他凝视襄阳,目光却似已穿透此城。
投向更北方。
“况且陛下密信警示在前,言司马懿或将奇袭。”
“关键在一奇字!”
“用奇!用奇!”
邓芝口中不断念叨!
“用奇啊!用奇啊!”
他仿佛心有所得。
却如隔薄纱,似镜花水月,捉摸不定!
他眉头紧锁,垂首沉思,反复踱步!
良久,仍未能通透!
此时,案头灯花噼啪一声轻响。
爆出一串细碎火星,随即迅速黯淡。
邓芝下意识抬头。
瞥见窗纸已透出微明。
四更天了!
时光正一点点流逝。
而答案仍隐于迷雾之后。
此等与时间竞逐的焦灼,令他心间一紧。
恰在此时,孟达入内。
见邓芝模样,轻声道:“军师,尚未歇息?”
邓芝微微颔首。
他自觉仿佛即将抓住关键。
却迟迟无法捅破那层窗纸!
他感觉近来思虑过度……
眉头紧皱,周身紧绷!
孟达见邓芝来回踱步,亦无心睡眠。
遂坐于榻上,自用点心茶水。
偶瞥邓芝,却不敢打扰。
只觉食不甘味,坐不安席!
良久,孟达实难按捺。
问道:“军师,如何了?可遇疑难?”
邓芝仍未理会!
孟达见状,无奈,亦不深究。
他知邓芝一旦凝神思索,便心无旁骛!
他亦自思索。
其自身亦堪称知兵之人!
昨日军师将司马懿千里奔袭,比作韩信千里袭陈馀!
司马懿果真能比肩韩信否?
竟如此用兵如神?
心下不由打鼓!
思量良久,未有头绪。
不禁长叹一声:“唉!司马懿啊!韩信啊!唉!”
“司马懿若果真如韩信一般!唉!”
孟达尚在自言自语,独自哀叹!
邓芝却猛地回头,大叫一声:“韩信!对!韩信!”
此声石破天惊。
恍若一道电光骤然劈开他脑海中厚重迷雾!
他浑身剧震。
眼中疲惫焦灼霎时扫尽。
迸发出慑人光彩。
这一声大叫,惊得孟达险些自榻上栽倒!
邓芝却不顾孟达。
目光灼灼视之,眼中光芒惊人!
“韩信,对,韩信!”
他在房内连连顿足!
“对,韩信,对!”
“有了,对!便是韩信!”
他自觉已彻底抓住关窍!
此举令孟达茫然不解。
几疑军师失心疯!
邓芝怀无比震撼舒畅之心。
忽地纵声长笑:“韩信,对,韩信!”
孟达忙起身,近前观瞧状若癫狂的邓芝!
“军师,你怎的了?!”
邓芝看着孟达。
唇边、眼中、面上俱是笑意。
目光炽热!
极力压低声音,语调微颤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孟达闻言,先是怔忡一瞬!
随即周身猛震,似有所悟。
却未全然明了!
欲再问,邓芝却笑而不语!
邓芝迅疾回身。
他已想得明白!
一个更大胆、却更契合司马懿行事风格的策略。
于方才一瞬,在孟达无心呢喃“韩信”二字时。
如暗夜中划过电闪。
骤然照亮他的思绪。
他紧紧盯住舆图!
“司马懿根本不在襄阳!”
邓芝指尖猛地北移。
重重落于一地!
宛城!!!
他以指节重重叩击!
此时孟达凑近。
见邓芝手指所点之处,皱眉道:“宛城?!”
“是了!宛城!”其声带着豁然开朗的激动。
似自语,似应答孟达!
“司马懿都督荆、豫二州,宛城乃豫州重镇!”
“其以‘北调’为名,迷惑我等与曹魏朝堂!”
“此乃一重‘明修栈道’!”
“令人以为其大军自襄阳出发。”
“此为其第二重‘明修栈道’!”
“若第一重‘明修栈道’为我所察!”
“则第二重‘明修栈道’正可启用!”
“恐怕,其人已亲率精锐,秘密北上宛城!”
“真正的奇袭大军,将自宛城发兵!”
孟达闻此,方才疑惑顿消,不住点头!
邓芝却未理会孟达。
手指自宛城向南划出一条线路。
“若从宛城发兵……”
则路径不仅隐秘,更令人防不胜防!
其军自宛城南下,经安众、涅阳,入丹水地界。
而后,循丹水河谷南下。
再转入浙水河谷。
连越芦花岭、马鞍山、白土关等数道险峻山岭。
便可如神兵天降,直抵我新城东南!
手指又重重点向襄阳!
若从襄阳发兵……
两条路线于脑中反复比对!
他思绪愈发明晰。
如此比对,优劣立判!
心下亦愈发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