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娲网络的核心区域,意识的光流比往常更加湍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滞涩。顾心的意识投影在这里凝聚,她的形态比之前更加清晰,却也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如同被风雪摧折后依旧挺立的青松,带着伤痕,却未曾弯曲。顾临的意识体几乎在她出现的瞬间便抵达,父女二人的意识在浩瀚的网络海洋中静静相对。
“父亲,”顾心的意念带着沉重如山的压力,“外部侵蚀未止,内部污染又在蔓延。法则壁垒消耗巨大,净化被污染区域的尝试收效甚微……那‘逻辑污染’如同拥有生命,在不断适应、变异。我……我几乎能感觉到,那片冰冷正在试图冻结我的意志。”
她的坦承让顾临心中一痛。他从未见过女儿流露出如此力不从心的一面。即便是面对递归协议的终极威胁,她也始终是那束刺破黑暗的光。但此刻,那光芒似乎被厚重的阴霾所遮蔽。
“我看到了,也感觉到了。”顾临的意念温和而稳定,如同磐石,试图为女儿提供一丝依靠,“浪客和科学家们还在分析那污染的能量特征,寻找技术上的破解之法。但或许……我们一直找错了方向。”
他的意念引导着顾心,指向那些被污染区域能量特征中反复出现的、极其细微却异常稳定的波动模式。“看这里,这种谐振模式……像不像你母亲早期进行‘绝对能量控制’实验时,因为无法完美处理情感波动对能量场的影响,而产生的那个……‘不完美’的残留信号?”
顾心的意识微微一凝,仔细感知着那股被父亲标注出的波动。确实!那种追求绝对纯净、剔除一切“噪声”(包括情感涟漪)后,反而产生的、一种僵化而脆弱的谐振模式,与苏夏早期实验记录中某个被放弃路径的缺陷特征高度吻合!苏夏后来转向“动态平衡”,正是意识到绝对的“控制”与“纯净”最终会导致创造力的死亡和系统的崩溃。
“母亲……她早就意识到了这种绝对理性的缺陷……”顾心喃喃。
“是的。”顾临的意念中充满了对亡妻的追忆与洞察带来的光芒,“‘噬星者’及其逻辑之核,走的正是你母亲当年放弃的那条路,并且将其推向了极端。它们追求终极效率,视情感为最低效的‘错误数据’,是必须清除的‘噪声’。”
他顿了顿,意识流中泛起温暖而坚定的波澜,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那么,心儿,我们为何不利用这一点?”
顾心一怔:“利用?”
“既然它们无法理解、无法处理情感,视其为‘毒药’……”顾临的意念如同拨开迷雾的灯塔,“那么,对我们而言是希望、是力量源泉的‘爱’——这种看似最‘低效’,最不遵循逻辑,却能创造出奇迹,甚至超越物理规律的情感——对它们那绝对理性的系统而言,是否正是最无法解析、最致命的……‘毒药’?”
“爱……作为武器?”顾心的意识因这个看似荒谬的提议而产生了剧烈的波动。这完全颠覆了她一直以来依靠规则、能量、计算去对抗的思维模式。
“听起来很荒谬,是吗?”顾临的意念带着理解,却更加坚定,“但想想看,心儿。想想我们一路走来,有多少次,是看似‘不理性’的牺牲、守护和信念,让我们绝处逢生?赵启选择了绝对的‘理’,化为了冰冷的信息流,或许成了那逻辑之核的一部分。而我们,我们选择的道路,核心正是‘心’,是情感,是看似低效却蕴含无限可能的‘爱’。”
他的意识中开始流淌出温暖的记忆画面,并非强行灌输,而是自然的分享。
“还记得你小时候,那次在火星基地感染了未知的星际病毒,生命体征急剧下降吗?”顾临的意念充满了回溯的温情,“所有的医疗方案都效果甚微,按照最优效率模型,几乎可以判定……希望渺茫。但我没有放弃,你母亲也没有。我们不顾一切地寻找可能的方法,动用了一切资源,甚至违反了当时的医疗规程。我守在你的隔离舱外,几天几夜不曾合眼,那种焦虑、恐惧,以及无论如何都要救回你的、近乎偏执的信念……那种力量,超越了任何逻辑计算。最终,我们找到了那微乎其微的血清匹配源,把你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记忆的画面在意识海中闪烁:年轻的顾临布满血丝的双眼,苏夏不顾形象地趴在控制台前疯狂演算,医护人员们超越职责的奔波……那种混乱、那种“低效”、那种倾尽所有的、非理性的情感洪流。
“事后分析,那次救援行动从资源消耗和风险收益比来看,是‘极不划算’的,按照‘噬星者’的逻辑,或许早就该放弃,将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地方。”顾临的意念带着一丝嘲讽,随即化为深沉的力量,“但正是这种‘不划算’,这种源于‘爱’的非理性,创造了奇迹,保住了你的生命,也才有了后来的‘太阳之子’,才有了我们如今守护的这一切!”
他看向顾心,意念前所未有的锐利:“‘噬星者’的逻辑可以计算能量,可以模拟规则,但它永远无法计算一个母亲为何会为孩子牺牲,无法理解一个战士为何会为家园赴死,更无法解析,为何‘爱’这种毫无效率可言的情感,能够凝聚人心,能够跨越时空,能够创造出逻辑永远无法推演的……奇迹!”
“它将情感视为毒药,视为错误。”顾临一字一句地,将他的核心建议烙印在顾心的意识中,“那么,我们就把这‘毒药’,这最浓郁的、最纯粹的、源自守护与爱的情感能量,浓缩起来,喂给它!看看它的绝对理性,能不能消化掉这份‘希望之毒’!”
顾心的意识海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浪客和科学家们提供的技术方案,都在试图用更精妙的“理”去对抗“理”。而父亲提出的,却是从根本上跳出这个框架,用对方认知盲区、甚至视为“剧毒”的东西,作为武器。
荒谬吗?的确荒谬。
但……仔细想来,却直指核心!
她回想起与逻辑之核的短暂交流,对方对情感的鄙夷与无法理解,以及那“邀请”中隐含的、对处理非逻辑变量的生涩。或许……父亲是对的。最强的盾,往往无法防御看似最弱的、却来自另一个维度的矛。
她想起了“摇篮·源”中,无数同胞在面对绝望时,因对家园的爱、对亲人的思念、对未来的期盼而爆发的力量。那种力量,确实无法用单纯的效率模型来衡量。
顾临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等待着,散发着稳定而温暖的支持波动。
许久,顾心那略显涣散和疲惫的意识光芒,开始重新凝聚,变得更加内敛,也更加深邃。那被冰冷污染和巨大压力所笼罩的阴霾,似乎被这道看似荒谬却直指本质的光芒,刺破了一道缝隙。
她缓缓地“抬起”意识的“目光”,看向顾临。
那目光中,沉重的压力依旧存在,但一种新的、破釜沉舟般的决意,正在其中点燃。
“我明白了,父亲。”她的意念清晰而稳定地传来,“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武器。”
荒谬的希望,有时比严谨的绝望,更具力量。
她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将这看似虚无缥缈的“情感”,淬炼成能够刺穿绝对理性壁垒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