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桂花的香气尚未散尽,秋日的晨光已经透过纱帘洒满了寝殿。沈清辞睁开眼时,只觉得一阵轻微的眩晕,胃里也泛起些许不适。
“王妃可是没休息好?”贴身丫鬟端着温水进来,见她面色略显苍白,关切地问道。
沈清辞轻轻摇头,正要起身,那股眩晕感又袭了上来。她扶着床沿稳了稳心神,忽然想起月事已经迟了半月有余。
前世她也曾有过这样的症状,只是那时...
“去请太医吧。”她轻声吩咐,心中却已有了几分猜测。
太医来得很快,仔细诊脉后,脸上渐渐浮现出惊喜之色。他起身对着闻讯赶来的夜君离深深一揖:“恭喜王爷,王妃这是喜脉啊!已经一个多月了。”
夜君离原本冷峻的面容瞬间凝住,握着沈清辞的手不自觉地收紧:“当真?”
“千真万确。”太医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深了几分,“王妃脉象平稳有力,胎气稳固,实在是天大的喜事。”
沈清辞垂眸抚上自己的小腹,那里尚且平坦,却已经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前世她也曾怀过孩子,却在三个月时被沈若薇设计陷害而小产。那一夜的血色,至今仍是她的梦魇。
“清辞?”夜君离注意到她的失神,声音不自觉地放柔。
她抬起头,对上他关切的目光,微微一笑:“我没事,只是...有些意外。”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王府上下。管家喜不自胜,当即命人在府中各处挂上红绸。侍女们个个眉开眼笑,连一向严肃的暗卫统领都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传令下去,王府上下赏三个月月钱。”夜君离难得喜形于色,又转头对太医道,“日后王妃的平安脉一日一请,所有饮食起居都由你亲自把关。”
“臣遵旨。”太医连连应下。
不到半日,喜讯已经传遍了京城。
最先登门道贺的是杨太傅。老人家拄着拐杖,却步履生风:“老臣早就说过,王妃是有大福之人!这可是天佑我大启啊!”
接着是朝中各位大臣府上送来的贺礼,从珍贵的药材到精巧的孩童玩物,琳琅满目地堆满了前厅。就连宫中也派了内侍前来,送来了太后亲赐的长命锁和如意镯。
最让人动容的是百姓们的反应。不知是谁将消息传到了市井,第二日王府门前就堆满了百姓们自发送来的贺礼——新鲜的瓜果、手绣的虎头鞋、平安符,甚至还有一篮子还带着露水的野花。
“这些都是百姓们的心意,推辞不得。”管家为难地禀报。
沈清辞看着那些朴素的礼物,眼中泛起暖意:“都收下吧,每样礼物都记下来处,日后一一回礼。”
她特意让侍女将那些野花插在寝殿的花瓶里,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神宁静。
三日后,秋纹带着春桃和夏竹再次来访。这一次,她们带来了一整套亲手缝制的婴儿衣物。
“这是用最柔软的棉布做的,针脚都留在外面,不会磨着孩子娇嫩的皮肤。”秋纹小心翼翼地展开一件小小的襁褓,上面用彩线绣着吉祥的云纹。
春桃捧出一双虎头鞋:“这是我娘教我的针法,说是能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夏竹则是一套精致的肚兜,上面绣着百子图,每一个孩童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你们...”沈清辞抚摸着那些细腻的针脚,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秋纹笑道:“我们知道王府什么都不缺,但这是我们的心意。愿小世子或小郡主平安喜乐,一世无忧。”
消息传到城西时,李员外府上却是一片诡异的寂静。
书房内,李员外焦躁地踱着步:“偏偏在这个时候...若是让她生下嫡子,摄政王的地位就更稳固了。”
阴影中,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主子吩咐,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这个孩子出生。”
李员外擦擦额角的汗:“可王府守卫森严,如何下手?”
“总会有机会的。”那个声音阴冷地说,“别忘了,我们手中还有那张牌...”
与此同时,靖王残部也在暗中蠢蠢欲动。
“这是天赐良机。”一个满脸疤痕的男子压低声音,“怀孕的女人最是脆弱,我们正好趁此机会...”
“不可轻举妄动。”另一个较为沉稳的声音打断他,“夜君离必定加强守卫,此时动手无异于自投罗网。”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她生下孩子?”
“当然不。”沉稳的声音冷冷道,“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
这些暗流汹涌,沈清辞并非毫无察觉。
这夜,她靠在夜君离怀中,轻声道:“我总觉得,有些人不会善罢甘休。”
夜君离的手轻轻覆在她的小腹上,目光却锐利如刀:“放心,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们母子。”
次日,王府的守卫明显加强了。夜君离还特意从暗卫中挑选了四名女暗卫,日夜不离地保护沈清辞。
“这也太兴师动众了。”沈清辞看着眼前恭敬行礼的四名女子,无奈地笑道。
“小心驶得万年船。”夜君离执起她的手,“我已经失去过你一次,不能再承受第二次。”
他很少如此直白地表达情感,沈清辞心中一动,终是点了点头。
随着孕期推移,沈清辞的孕吐渐渐严重起来。常常是才吃下去的东西,转眼就又吐了出来。夜君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命人寻遍了京城的开胃食谱。
这日,沈清辞忽然想起前世在靖王府时,厨房有个老厨娘擅长做一种酸梅汤,最是开胃。她随口提起,夜君离当即命人去寻。
没想到,这一寻竟真找到了那位已经回乡养老的老厨娘。老人家听说王妃怀有身孕,特意做了当年最拿手的几样小菜,亲自送到王府。
“这酸笋鸡皮汤最是开胃,老身当年在靖王府时,靖王妃...啊不,是那个沈若薇怀胎时,也最爱喝这个。”老厨娘一时说漏了嘴,吓得连忙跪下。
沈清辞却敏锐地抓住了她话中的信息:“你说沈若薇也怀过胎?”
老厨娘战战兢兢地回答:“是...是的,就在王妃您...您去世前两个月。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孩子没保住...”
沈清辞与夜君离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前世沈若薇竟然怀过萧煜的孩子?这件事她从未听说过。而且时间点如此巧合,就在她“病逝”前两个月...
“这件事我会派人去查。”夜君离沉声道。
沈清辞点点头,心中却隐隐觉得,这个意外发现的孩子,或许与当年的真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孕期的疲惫让她很快将这件事暂时放下。如今最重要的是平安生下这个孩子,至于那些陈年旧事,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一个月后,王府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宴会,答谢各方对王妃有孕的祝贺。宴席上,沈清辞虽然面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已经好了很多。
“王妃气色越发好了。”杨太傅欣慰地说,“看来小世子是个体贴的,知道心疼母亲。”
沈清辞微笑着抚上已经微微隆起的小腹:“是啊,这几日已经不怎么吐了。”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忽然有侍卫来报,说是有个疯疯癫癫的老道士在王府门外吵闹,非要见王妃一面。
“说是能预知胎儿吉凶,要亲自为王妃卜上一卦。”侍卫禀报道。
夜君离皱眉:“赶走便是。”
“等等。”沈清辞却心中一动,“让他进来吧。”
老道士被带进来时,满堂宾客都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衣衫褴褛却目光炯炯的老人。他也不怕生,径直走到沈清辞面前,盯着她的肚子看了许久。
“怪哉,怪哉!”他忽然拍手笑道,“此子命格贵不可言,却有一劫。渡得过,便是真龙临世;渡不过...”
“渡不过如何?”夜君离冷声问。
老道士摇摇头,从怀中取出一道符纸:“将此符佩戴在身,或可避过一劫。记住,生产之日,切忌见红。”
说完,他也不等赏赐,大笑着扬长而去。
满座宾客面面相觑,都觉得这道士疯言疯语,不可尽信。唯有沈清辞握着那道符纸,心中泛起一丝不安。
是夜,她躺在床上,反复回想着老道士的话。
“生产之日,切忌见红...”
窗外,一轮残月挂在树梢,投下清冷的光辉。沈清辞轻轻抚摸着肚子,感受着里面小小的动静。
无论如何,她都要护这个孩子周全。这是她和夜君离的血脉,也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夜色渐深,王府各处的灯笼次第亮起,将这座府邸装点得如同白昼。而在京城某个阴暗的角落里,一场针对这个未出世孩子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