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太阳不怎么好,朦朦胧胧的。
因为夜里讨论过坐窝孵鸡蛋的事,导致第二天云澈看到自家母鸡下蛋,就想起了陆鸣的混话。
掂量着温热的鸡蛋,心里衡量它们的大小重量。
云澈不禁失笑。
王婶收拾完从厨房出来,看见云澈这副模样,就知道是恋爱的酸臭味,啧啧两声也不多说。
于是拉着他一起做起了鞋样子,顺带跟妞妞说说话,免得她心里苦闷。
中午秦有花过来一趟,看着女儿乖巧地跟着王婶和云澈做活计,而且脸上也有了几分笑意,她又暗暗抹了抹眼泪。
抹完眼泪,撑着笑脸跟王婶和云澈打了招呼,叮嘱孩子听话,方才匆匆离去。
她也要做工的。
“妞妞中午想吃什么?”
等秦有花走了,云澈才想起吃午饭这回事。
妞妞没想到中午还能吃饭,磕磕巴巴地拒绝道:“不……不饿,婶婶我不饿。”
没得到答案,云澈索性也不管她的意见了。
直接跟王婶商量起来,最终定下了疙瘩汤。
这也是一种面食,云澈说不上来它的做法,感觉像是一摊面糊子贴着锅边在沸腾的开水上甩来甩去,有点费烧火的……
按王婶的说法,这疙瘩汤也考验手艺。
手艺好的,扯出来的疙瘩汤滑溜又爽口,有嚼劲。
手艺差的,扯出来一坨一坨的夹生大疙瘩,难吃得很。
中午回来吃饭的陆鸣见饭还没做好,就劈点柴火备着,现如今有煤炉子填补燃料空缺,柴已经不紧张了,但还是要自己劈的。
不一会儿疙瘩汤扯好,他也就洗了手上桌吃饭。
王婶给妞妞盛了一碗,跟她在厨房门口吃,陆鸣啃着黄瓜跟云澈在堂屋门口吃。
“这两天要变天,我们商量着先在山下囤点柴火垛,方便过阵子来人暂时搭窝棚凑合住,再做些饼子吃食带下去备着……”
陆鸣低声跟云澈说着事情进度,云澈边吃边听。
搭台子就是这样,事情多,而且繁琐。
假如没有连云峰这些人做后盾,光凭云澈自己是绝对成不了事的。
说什么大乾太祖开局一个碗有多传奇多励志,还不是得靠起义军的班底,才有发挥空间。
单靠他自己白手起家组建势力,那就悬了,有没有大乾都难说。
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相辅相成。
时势是英雄诞生的土壤,英雄是推动时势发展的关键力量。
眼下时势已经出现苗头,云澈能不能成为这个推动时势的英雄,还未可知。
嘴上说不饿的妞妞喝了两碗疙瘩汤,虽然还有点眼巴巴的意思,王婶却是不给她吃了。
怕她撑着了。
下午过半,天色果然阴沉下来。
云澈从风磨坊的山顶夹道上往回走时,又碰见了苗嫂子,她是来换油的。
年也过完了,山上住着到底不方便。
山下九村遗址还有土坯墙的架子,像面前十八寨的人一样找竹子做梁,和玉米小麦的秸秆顶凑合一下就能有个房子住。
她们都想下山去收拾房子了。
“妞妞在你那还好吧?我听有花说她不想下山盖房子了,要去山外那边跟着她男人张罗,到时候妞妞咋安排?”
苗嫂子把背着豆子的口袋在山道边放下,打算跟云澈说会儿话喘喘气。
“可能先跟着王婶住庙里吧,山外刚打算张罗起来,带个孩子去也不方便。”
中午秦有花来时没有跟云澈说,云澈也不太清楚这个,但估摸着对方不会带着孩子下山干活。
收拢流民这个活人多手杂,不适合有孩子跟着。
哪怕妞妞已经是大孩子,能跑能跳还能帮着干点活,也不宜在那种复杂的环境里待。
“那是,在庙里也好,清静。”
苗嫂子以为妞妞这辈子有了归宿,当下也是连连点头。
觉得有山神庙太好了,女子被欺负了过不下去,还能在庙里有个安身之所。
云澈没想到对方有这种误会,就顺口问起了苗嫂子的大孩子,那个已经送出去的儿子。
“过阵子天气暖和,先生就要教课了,还有洛城来的人教算盘,要不跟你兄弟说一声,叫送上来学,你没空来回跑,到时候我帮你看一眼。”
说起认字打算盘,苗嫂子眼睛一亮,估摸着孩子的年纪,有点小,但识字不怕早。
她巴不得越越早越好!
“那行啊,回头我给家里带话,叫他们带上来。”
虽然孩子送出去了,但苗嫂子毕竟是生母,总归希望孩子能过得好,当即一口应下。
两人在山道上闲话几句,眼看时辰不详,赶紧各忙各的去了。
到了寨里,天上飘起细碎的雨点。
或高或低扯着嗓子喊孩子的声音不断响起,各家各户都在收拾东西,也有的在互相指责吵架,然后不停手的铺盖房顶,进行紧急弥补,只希望雨不要太大。
烟火气十足的春雨,云澈无暇欣赏。
他也得加紧脚步往家跑,雨淋湿了头发可是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