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部的设计室里,键盘敲击声和图纸翻动的声音此起彼伏。孙飞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茶,从格子间中间缓步走过,目光扫过手下工程师们的屏幕,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孙主任,您看看这个。”刚工作两年的小李急忙起身,手里拿着一张地形图,“青山坡那段线路,地质勘察报告显示东侧有滑坡风险,我在想是不是要改道?”
孙飞没有接图纸,只是瞥了一眼,轻轻吹了吹茶杯上飘起的热气。
“改道会增加多少成本?工期延长多久?有其他替代方案吗?”
小李一时语塞,脸涨得通红:“我、我还没细算……”
“先做全面分析,有了完整方案再来找我。”孙飞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回到办公室,孙飞轻轻关上门,将外间的嘈杂隔绝。他的办公室整洁得不像话,桌面上除了一台电脑、一盆绿植和一本日历,别无他物。墙上挂着一幅省区电网规划图,红蓝线条纵横交错。
部门副主任周涛正好进来送文件,看到孙飞悠闲地站在窗前,忍不住皱眉:“老孙,青山坡那段线路问题不小啊,你不盯着点?设计交稿期限只剩一个月了。”
孙飞转过身,笑容淡然:“让他们先折腾。你坐。”
周涛叹了口气坐下:“我知道你主张放手让年轻人锻炼,但这个项目关系到五个市的夏季用电保障,耽误不起啊。”
“正因为耽误不起,我才不能事事亲力亲为。”孙飞端起茶杯轻啜一口,“你记得三年前南城电网崩溃事故吗?”
“当然记得,因为一条220千伏线路故障,导致半个南城停电六小时。”
“当时我是技术负责人,整天埋头在图纸堆里,检查每一个细节,却忽略了整体规划。”孙飞目光深远,“如果当时有人跳出具体工作,多思考一下备用线路的布局,也许事故就能避免。”
周涛沉默了。
孙飞继续道:“我现在的工作不是画得最多最快的那个,而是确保所有人都在做正确的事。”
正说着,孙飞的手机响起。他看了一眼,按下免提键。
“主任,我是小王。关于临东市那个改建项目,业主方坚持要用老型号的导线,说成本低。可那型号已经快淘汰了,库存不足,供货周期长,反而会拖慢进度。我该怎么处理?”
孙飞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业主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他们想省钱,而且要赶在八月前完工,确保夏季用电高峰。”
“那就找出比老型号更省钱、效率更高的方案。新型号虽然单价高,但施工便捷,工期能缩短多少?你算过吗?”
电话那头停顿片刻:“这个……我没细算。”
“把两种方案的全周期成本对比做出来,包括施工难度、工期差异、后期维护成本。然后直接去找业主方的刘工,他懂技术,只是需要有人给他充分的数据支持。”
“我明白了,马上就去办!”
挂断电话,孙飞看向周涛:“明白了吗?如果我一头扎进具体问题里,谁来思考这些关系?”
周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起身离开。
办公室重新恢复宁静。孙飞坐回椅子上,打开抽屉取出一份文件——《特高压输电线路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前景》。这是他悄悄准备的技术报告,旨在推动部门向更高端的设计领域迈进。
他刚翻开第一页,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不等他回应,小李和几个年轻工程师就涌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与紧张交织的表情。
“主任,我们有重大发现!”
孙飞挑眉,示意他们继续说。
“您让我们全面分析青山坡线路问题,我们重新研究了那片区域的地形和地质资料,”小李铺开一张大地图,“如果放弃绕行方案,改为直接穿越青山坡最险峻的一段,采用新型塔基加固技术,不仅能缩短线路长度,还能避免滑坡风险区。”
孙飞身体微微前倾:“新型塔基加固技术的可行性验证过吗?”
“已经联系了技术供应商,他们愿意派专家配合我们做测试。而且,”小李声音有些激动,“这个方案比原计划节省至少八百万元投资!”
孙飞沉默片刻,拿起红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去做更详细的方案,我给你们三天时间。”
年轻人离开后,孙飞重新坐回座位,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色。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给手下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一周后,设计部会议室座无虚席。青山坡线路方案评审会正在举行。项目总负责人、设计院副院长亲自到场。
“直接穿越险峻山区?你们考虑过施工难度吗?”副院长眉头紧锁,质疑道。
小李站在投影屏前,略显紧张但准备充分:“我们与三家施工公司交流过,他们都表示只要有合理的施工方案,技术上完全可行。这是他们提供的初步意见。”
孙飞安静地坐在角落,看着手下年轻工程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当质疑声出现时,他没有立即站出来解围,而是留给团队自己应对。
“那么地质灾害风险呢?”另一位老专家发问。
团队里唯一的女工程师小张站起来:“我们请教了省地质大学的教授,这是他们提供的风险评估报告。结合我们准备采用的新型塔基技术,安全系数比常规方案高出百分之二十。”
会议室里的气氛逐渐转变,从怀疑到认可。
会议结束前,副院长终于看向一直沉默的孙飞:“孙主任,你怎么看?”
孙飞缓缓起身,走到投影屏前:“这个方案比我们原先设想的更好。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环顾自己的团队成员,“它证明了我们部门有能力攻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线路设计难题。我已经起草了一份报告,建议以此为契机,组建复杂地形专项技术团队,为我们院争取更多高端项目。”
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将那份《特高压输电线路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前景》报告展示给大家。
会议室静了片刻,随即响起热烈的讨论声。
会后,副院长拍着孙飞的肩膀:“原来你早有准备。这个月看你整天在办公室‘闲着’,我还担心你们部门进度跟不上呢。”
孙飞微笑:“管理者要比手下闲,才能思考更重要的事情,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这话有道理。院里正在筹划西南地区特高压线路的投标项目,看来你们部门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
回办公室的路上,周涛追上孙飞:“你早就料到他们会找到这个解决方案?”
“不,我料到的是,只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正确的引导,他们会找到比我想象中更好的解决方案。”孙飞停下脚步,望向设计室里忙碌的年轻人们,“我们的工作不是成为最好的画图员,而是培养出比我们更优秀的设计师。”
那天晚上,当初起质疑他的小李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经过孙飞门口时,他发现门虚掩着,里面灯还亮着。透过门缝,他看到孙飞站在白板前,上面画着一张复杂的线路图,旁边密密麻麻写满了计算公式。
小李正要悄悄离开,孙飞头也不回地说:“进来吧。”
“主任,您还没下班啊?”
“白天处理日常管理,晚上才能静心研究新技术。”孙飞指了指白板,“这是针对西南山区的新型塔基设计,有些难点需要攻克。”
“我以为您……”
“以为我只会喝茶看报?”孙飞笑了,“我只是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白天,我的工作是确保你们有发挥才能的空间;晚上,我的工作是确保部门有更广阔的未来。”
小李怔在原地,终于明白了孙飞那句“管理者要比手下闲”的真正含义——那不是真正的闲,而是为了腾出思维空间,谋划更长远的发展。
“主任,我能跟您一起学习这个新技术吗?”
孙飞递过一支记号笔:“当然,总有一天,你会坐在我的位置上,思考比我今天更远的事情。”
窗外,城市的灯火通明,一条条由他们设计的输电线路如同血脉,将光明与动力输送到每一个角落。而在孙飞的办公室里,新一代电力设计者的成长之路,正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