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谷一战,汉军大获全胜。贵霜主将阿尔达希尔被兀突骨一斧劈成两半,其倚仗的“不死军”重步兵在藤甲军和力士营的冲击下损失惨重,狼狈溃逃。羌氐联军更是土崩瓦解,首领迷当在乱军中仅率少数亲卫逃入深山,不知所踪。曾经雄踞西北、屡为边患的羌氐联盟,经此一役,脊梁骨被彻底打断,势力一落千丈。
胜利的喜悦弥漫在整个汉军大营,但更大的影响,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正迅速向更广阔的羌氐部落区扩散。与以往汉军征讨后往往“叛而复降,降而复叛”不同,这一次,羌氐各部感受到的,是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战栗和敬畏。这种敬畏,不仅来自于西凉锦马超那早已传遍草原的“神威天将军”威名,更来自于此战中如同魔神降世般的两道新身影!
溃散的羌氐骑兵将恐怖的战场景象带回了草原深处的帐篷和山谷。他们用带着颤抖的声音,向族人描述着那场噩梦般的战斗:
一个是身高一丈、身披乌黑重甲、如同山岳般的巨汉!他手中的巨斧每一次挥动,都带着撕裂大地的力量,贵霜将军的弯刀和铠甲在他面前如同纸糊,连人带马被劈开的惨状,成了所有目睹者永恒的梦魇。羌人们惊恐地称他为“破山巨灵”——寓意其力量足以劈开山岳,乃是大地孕育的恐怖神灵!
另一个是年纪轻轻却勇不可当、使一对镔铁轧油锤的少年将军!他的双锤挥舞起来,如同雷霆风暴,贵霜重甲步兵的铁甲在他锤下如同陶器般碎裂,十几个回合便阵斩贵霜大将阿格斯的战绩,早已被渲染得如同神话。羌人们敬畏地称他为“撼岳雷君”——寓意其双锤之威足以撼动山岳,攻击如雷霆般迅猛暴烈!
“破山巨灵”兀突骨!“撼岳雷君”黄叙!
这两个充满力量与敬畏的名号,伴随着那些血腥而夸张的传说,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短短时间内就传遍了岷山、邛崃山乃至更遥远的河湟地区每一个羌氐部落。原本许多还在观望、甚至心怀侥幸的部落酋长,在听闻“神威天将军”马超麾下又添了这样两位堪比天神的人物后,心中最后一丝抵抗的念头也烟消云散。
连贵霜帝国派来的、装备精良的“天兵天将”都被这三位“天将军”如同砍瓜切菜般击败,他们这些部落的勇士,又如何能够抗衡?
接下来的局面,出乎意料地顺利。汉军主力尚未开展大规模清剿,各地的羌氐部落便纷纷派来使者,带着良马、皮毛、药材等贡品,前往汉军大营表示归顺。使者们态度恭顺,言辞恳切,无不强调对“神威天将军”马超以及新近扬威的“破山巨灵”、“撼岳雷君”的敬畏之情,愿意臣服于长安天子的统治,永不为患。
马超的大帐前,几乎每日都挤满了来自不同部落的使者,场面热闹非凡。
“烧当羌使者,进献良马百匹,黄金百两,祈求内附,愿为陛下守边!”
“参狼羌使者,献上雪莲、虫草等珍稀药材,发誓永世臣服!”
“白马羌、牦牛羌、青衣羌……大小部落三十余,联名上表,请求设置郡县,接受王化!”
庞统看着这前所未有的景象,捻须微笑,对马超、黄忠等人道:“孟起将军神威远播,汉升将军老当益壮,更有兀突骨、黄叙二位贤侄一战成名,威震诸羌!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也!羌氐畏威而不怀德,今见我军天威如此,焉敢不服?”
马超亦是意气风发,他虽傲,但对黄叙、兀突骨的表现也是真心佩服,朗声笑道:“此乃陛下洪福,将士用命!兀突骨将军真乃天神下凡,黄叙贤侄勇冠三军,有他二人在,何愁羌患不平?” 他当即下令,对这些前来归附的部落,一律好言抚慰,记录在册,承诺奏报长安天子,予以封赏,并划定牧区,互市通商。
黄忠看着儿子英姿勃发的模样,老怀大慰,拍着黄叙的肩膀:“叙儿,如今你也是名震西陲的‘天将军’了!切不可骄矜,当以孟起将军为榜样,忠君报国,守护疆土!”
黄叙经历大战,气质愈发沉稳,抱拳道:“父亲教诲,孩儿铭记于心!此战全赖将士用命,军师妙算,孩儿不敢居功。”
兀突骨则没那么多想法,咧着大嘴,扛着巨斧,看着络绎不绝前来臣服的使者,只觉得浑身舒坦,对庞统嚷嚷:“军师,这帮羌崽子这下老实了吧?早知道这么能打,咱们早点来就好了!哈哈!”
庞统笑道:“将军勇猛,世间罕见。然,平定易,安抚难。接下来,需在此地设置都护府,派遣官吏,兴办学校,推广农耕,使其渐染华风,方能长治久安。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随着最大抵抗力量的瓦解和诸羌的归附,汉军西征的主要军事目标已基本达成。庞统一面整顿兵马,清剿少数负隅顽抗的残敌,一面将捷报和善后方略,以六百里加急,分别呈送长安的天子刘协和汉南的州牧刘基。
消息传回长安,刘协大喜过望,在朝堂之上盛赞马超、黄忠、兀突骨、黄叙等将领之功,尤其是对“破山巨灵”与“撼岳雷君”的威名大加赞赏,下旨重赏三军,并着手规划在羌地设郡立县之事。
而承汉城中的刘基,接到庞统详细的战报后,更是畅快大笑!
“好!好一个‘破山巨灵’!好一个‘撼岳雷君’!”刘基手持捷报,对麾下众臣道,“兀突骨憨勇忠诚,黄叙年少有为,此战扬我汉南军威,更打通了两南商路关键一环!传令,重赏征西将士,尤其是兀突骨、黄叙二人,其所部兵马,赐号‘巨灵营’、‘雷君营’,以示殊荣!”
法正、徐庶等人亦是纷纷道贺。此战的胜利,不仅意味着困扰中原王朝多年的羌患得到极大缓解,更意味着一条连接汉南、益州西部、汉中乃至长安的“西路商道”被打通,汉南州的战略空间得到了巨大拓展,再非偏安一隅的格局!
兀突骨与黄叙,这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勇冠三军的猛将,凭借断魂谷的惊世一战,真正名扬天下,成为了与“神威天将军”马超并列、令羌氐部落闻风丧胆的“天将军”。他们的威名,如同插上翅膀,超越了战场,成为了汉南强军和不可战胜的象征,也为刘基未来的霸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西陲的天空,因这三颗璀璨的将星,而显得格外明亮。
就在西征大军捷报频传,兀突骨、黄叙“天将军”之名威震羌氐之际,汉南州东线的荆州边境,另一场关乎战略主动权的较量,也在紧张的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荆州,武陵郡,临沅城。
此地地处湘西,山高林密,水系纵横,是连接汉南州与荆州腹地的咽喉要道。自诸葛亮为刘备定策,命张飞驻守此地以来,这位燕人猛将便如同一根坚不可摧的铁钉,牢牢楔在了汉南北上的必经之路上。张飞到任后,一面加固城防,一面剿抚并用,震慑境内反复无常的五溪蛮沙摩柯等部,将武陵郡经营得铁桶一般,切断了汉南通过陆路与荆州乃至中原的大部分商贸联系,给汉南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汉南州牧刘基与军师法正、徐庶等人深知,欲破荆州封锁,武陵郡是关键。硬攻伤亡太大,且易与刘备势力彻底撕破脸。几经权衡,决定采取“以武会友,慑敌为上”的策略,派遣精锐部队前出至武陵边境,进行大规模军事操演,展示肌肉,并伺机与张飞部进行“切磋”,若能挫其锐气,或可动摇其封锁决心,甚至寻机打通部分商路。
担此重任的,正是以枪法精湛、沉稳果决着称的平虏中郎将——童林!刘基授予童林“巡边使”之职,命其率“无当飞军”精锐五千,并孟获麾下熟悉山地作战的夷兵三千,前出至武陵郡边境的“壶头山”一带扎营,与张飞的临沅城遥相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