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的清晨是在香火气中醒来的。四人一行混在熙攘的人流里,朝着东北角走去,远远就望见娘娘宫(天后宫)那独特的飞檐翘角,香烟缭绕如云盖。
“好热闹!”陈远忍不住惊叹。宫前广场上,卖药糖的、捏面人的、卖风筝的,各式摊贩早已支开摊子,吆喝声此起彼伏。一个耍钹的艺人正把两只铜钹抛得上下翻飞,引来阵阵叫好。
【叮!新场景解锁:天后宫】
【文化观察任务:记录三种以上民间祈福方式】
【奖励:本地信仰知识+1】
利玛窦眼睛发亮, already 掏出他的小本子和炭笔:“圣母玛利亚!这里的信仰活动比澳门还要丰富!”他指着宫门前巨大的香炉,“看,他们在向女神献香火,这与欧洲向圣母点蜡烛有异曲同工之妙。”
太子压低斗笠,轻声道:“小心些,锦衣卫的暗桩最喜欢混在这种地方。”
沈青璃自然地挽住陈远的胳膊,假装成一对寻常夫妻,低声道:“分头打听,一炷香后在三官殿前汇合。”她的手臂温热,陈远一时有些僵住。
【系统提示:宿主心率异常升高】
【分析原因:1.紧张 2.兴奋 3.其他...】
“其他!”陈远在脑海里吼道。
【是什么宿主心里最清楚】
“滚滚滚。。。。”
利玛窦最先有收获。他被一个卖“中西合璧”护身符的摊子吸引住了。“这位爷,瞧瞧!”摊主热情地拿起一个银牌,上面既刻着妈祖像,又刻着十字架,“请洋和尚开过光的,保平安、保发财、保姻缘,还能防中邪!”
利玛窦目瞪口呆:“这...这不合教义...”
“合!怎么不合!”摊主唾沫横飞,“妈祖娘娘管海上的事,洋神仙管岸上的事,这不正好嘛!买个呗爷?”
【发现重要文化融合现象!】
【记录:民间信仰的实用主义倾向】
另一边,太子在一个卦摊前驻足。老道士瞥了他一眼,忽然压低声音:“这位小哥,看你印堂发亮,不是寻常人啊。要不要算算前程?”太子摇头欲走,老道士又急道:“要不测个字?问问吉凶?”
太子心中一动,写下“械”字。
老道士端详片刻,脸色微变:“‘械’字,从木从戒,木为机关,戒为警省。小哥问的可是城西那地方?听老夫一句劝,戒之慎之,那地方...”他左右看看,声音更低,“...吃人不吐骨头啊。”
就在这时,一阵喧哗传来。一队官差簇拥着几个穿着机械局服饰的人走来,为首的正是昨日那个山羊胡考官!四人立刻低头,混入人群。
陈远和沈青璃假意在香炉前上香,听到身边两个老太太的嘀咕:
“张奶奶,您也来给娘娘磕头?”
“可不是嘛!我家老二在机械局当差,这两天总说心慌,我来求个平安符。”
“哎呦巧了!我家那口子也是!说是夜里老听见齿轮响,求娘娘保佑吧...”
陈远与沈青璃对视一眼,心中了然:机械局的异常,百姓们早有察觉!
在三官殿前汇合时,利玛窦兴奋地展示他的收获:一个十字架和妈祖像合二为一的护身符。“太神奇了!他们甚至发展出了融合的祈祷词!”他模仿着摊主的语调,“‘阿弥陀佛圣母玛利亚妈祖娘娘保佑’!”
太子则神色凝重:“那个老道士说机械局‘吃人不吐骨头’,还给了我这个。”他摊开手,掌心是一枚锈蚀的齿轮,上面刻着个“逃”字。
忽然,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响起。众人回头,看见昨日客栈那个小伙计正站在卖药糖的李瘸子摊前,悄悄朝他们招手。
四人挤过去,李瘸子抬起浑浊的眼睛,沙哑道:“几位香客,要求什么?”
陈远福至心灵,递上几个铜板:“求个平安。”
李瘸子捏起一块药糖,用油纸包了,塞进陈远手里,慢悠悠道:“平安是福啊...可这天津卫,快要不安宁喽。”他敲敲糖摊,“昨夜三更,河王爷又点兵了,蓝汪汪一片,朝着机械局去了...”
沈青璃轻声问:“老人家,您可知那是怎么回事?”
李瘸子嘿嘿一笑,露出仅剩的几颗牙:“嘛河王爷点兵,糊弄小孩儿的!那是...”他忽然刹住话头,警惕地四下看看,压低声音,“...是地底下的东西饿啦!得喂!”
就在这时,那个山羊胡考官竟朝糖摊走来!李瘸子立刻大声吆喝:“药糖!败火润喉的药糖哎!”同时飞快地在摊上画了个箭头,指向娘娘宫后院。
四人会意,迅速离开。绕到宫后人少处,利玛窦忽然停下,指着墙根下一块不起眼的石碑:“看这个!”
石碑半埋土中,刻着些模糊的文字和图案。太子拂去泥土,念出残文:“...永乐十年,三宝太监于此立锚,镇海眼,安地脉...”
图案正是一个齿轮状的锚!
【发现关键信息:时空锚点】
【关联分析:机械局地底可能存在更大规模的“锚点”】
陈远若有所思:“所以机械局建在这里不是偶然...”
突然,一阵阴风吹过,后院的古柏哗哗作响。沈青璃猛地抓住陈远的手臂,指向柏树枝杈间——那里挂满了红色的许愿牌,其中一个牌子上,赫然画着与掌柜收到的纸条上一样的齿轮符号!
符号下面,是一行小字:
“月晦之夜,河眼开。”
四人站在古柏下,只觉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这娘娘宫前,拜的到底是海神娘娘,还是什么别的...东西?
利玛窦在胸前画了个十字,又觉得不对,朝正殿方向拜了拜,喃喃自语:“上帝啊,或许这就是您指引我来的意义...”
系统幽幽地弹出提示:
【信仰模块过载,是否需要清理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