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的冬天,古都长安迎来了自盛唐以后,前所未有的一场旷世盛典。
经过数年倾国之力营建,大明西都已初具规模。
昔日残破的城墙被加固拓展,周长百里,巍峨雄壮。
城内,朱雀天街宽阔笔直,可容十六驾马车并行。
街旁,是拔地而起的新的皇城——虽未完全竣工,但核心的太极殿(含元殿遗址重建)、承天门等主体宫殿已告落成,飞檐斗拱,覆以金灿灿的琉璃瓦,在冬日的阳光下,闪耀着令人不敢直视的煌煌天威。
此刻,整座长安城旌旗蔽日,冠盖云集。从潼关到玉门,所有驿道皆已拓宽夯实,沿途驿站储备充足,用以迎候来自四面八方的贵宾。
城内主要街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站立着身穿新式赤色罩甲、手持燧发铳的京卫新军,军容严整,肃杀无声。
更有无数彩灯、绸缎装点着坊市,百姓夹道欢呼,空气中弥漫着檀香、酒香和一种沸腾的喜庆。
这座千年帝都,正以崭新的姿态,准备迎接它的主人——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以及即将前来朝拜的四方宾服的使臣。
冬至,大朝会。
天色未明,来自漠南、青海、西域、西藏、朝鲜、琉球、安南、暹罗乃至乌斯藏(西藏)等地的使团队伍,已按照礼部官员的引导,身着各式各样的民族盛装,怀揣着国书与贡礼,肃立于承天门外巨大的广场上。
他们的目光,既敬畏又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恢弘的新都,以及那支军威鼎盛、器械精良的帝国军队。
漠南代表:以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首领为首,他们献上九白之贡(白驼一、白马八)及无数皮草,神色恭顺。羊毛贸易带来的富足,已让他们彻底归心。
青海代表:固始汗特使献上青海骢百匹、冬虫夏草千斤,表达对“护教法王”册封的感激。
西域代表:原叶尔羌的贵族、吐鲁番的阿奇木伯克、哈密的畏兀儿头人,献上和田美玉、骏马、葡萄干等物,对洪承畴的“仁政”称颂不已。
西藏代表:五世达赖喇嘛和四世班禅的特使(高级喇嘛),献上金佛、唐卡、氆氇,并转达了达赖、班禅对“文殊大皇帝”(对崇祯的尊称)的虔诚敬意。
朝鲜国使:身着大明亲王服制,献上高丽参、貂皮、纸墨,执礼最恭,口称“小邦事大,永世不移”。
其他使团:琉球国的珍珠、安南国的象牙、暹罗国的香料……琳琅满目,堆积如山。
钟鼓齐鸣,雅乐高奏。承天门缓缓洞开。文武百官依品级鱼贯而入,登上高高的汉白玉台阶,进入气势恢宏的太极殿。
“皇帝升殿——!” 司礼太监尖锐悠长的唱喏声,穿透云霄。
崇祯皇帝朱由检,头戴十二旒冕冠,身着玄衣纁裳十二章衮服,腰佩太阿剑,在三十六名锦衣卫大汉将军的扈从下,缓步登上御座。
年仅二十四岁的杀手天子,面容清癯,但目光深邃如海,不怒自威,周身散发着一种君临天下、执掌乾坤的强大气场。
数年呕心沥血的改革与征伐,已洗去了他登基初年的青涩与焦虑,沉淀为一种深不可测的威严与自信。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殿内殿外,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震耳欲聋,直冲霄汉。
朝拜礼毕,崇祯皇帝缓缓起身,走到御阶之前,目光扫过殿下匍匐的四方使臣,声音清越而沉浑,透过扩音的铜喇叭,传遍整个广场:
“朕,承天命,抚华夷。自登基以来,惕厉奋发,内修政理,外攘夷狄。赖天地祖宗之灵,将士用命,万民协力,始有今日之微功。”
“今,东至苦兀(库页岛),西抵葱岭(帕米尔高原),南达万里石塘(南海诸岛),北括北海(贝加尔湖),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复汉唐之旧疆!”
“朕建西京于此,非为享乐,实欲居中控驭,永固西陲,使四海升平,万邦咸宁!”
“尔等远来,具见忠悯。自今以后,当恪守藩礼,永教和好,共享太平之福。若有冥顽不灵,敢犯天威者,虽远必诛!”
“虽远必诛!” 四字如同惊雷,在所有使臣心中炸响,令其战栗不已。
随后,崇祯皇帝颁布《昭告天下诏》,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并宣布了一系列怀柔远人的政策:减免藩属贡额,扩大互市,优待归附首领等。
朝会之后,皇帝在新建的麟德殿设千秋国宴,款待群臣与使节。
珍馐美味,歌舞升平,极尽奢华。席间,来自各地的乐舞表演,展现了大明文化的博大与包容。
翌日,崇祯皇帝更在长安城北的上林苑旧址,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大阅兵。
京营新军的燧发枪步兵方阵,行进间轮番齐射,声震四野。
关宁铁骑与蒙古附庸骑兵的联合马队,冲锋陷阵,蹄声如雷。
最新式的野战炮、攻城重炮依次亮相,实弹射击,地动山摇。
这场阅兵,不仅是武力的炫耀,更是国家实力、工业水平、组织能力的终极展示。
观礼的各国使臣面无血色,他们真正理解了,何为“天朝上国”,何为“不可战胜”。
崇祯八年冬至的西都大典,是崇祯中兴的巅峰时刻,也是这部波澜壮阔史诗的中期高潮。
它向天下宣告:一个疆域远超永乐、武功直追汉唐的全新的大明帝国,已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站在太极殿的高台上,崇祯皇帝俯瞰着脚下万国使臣匍匐的盛景,目光却投向了更遥远的西方。
葱岭(帕米尔)之外,还有广袤的中亚;南海之滨,更有无尽的波涛。西都的落成,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汉唐之功,朕已复之。然,天下之广,岂止于斯?”年轻的皇帝在心中默念,他的野心,随着帝国的版图,一同延伸向未知的远方。
这四夷来朝的盛况,仅仅是一个更宏大时代的序幕。帝国的车轮,将继续向着日落的远方,轰然前行。
(麻烦亲爱的书友们,给个五星好评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