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启元年的夏天,大晟王朝如同一架刚刚结束大修、重新上路的古老战车,在帝后二人的合力驱动下,开始迸发出不同以往的活力。而沈清辞,就是那个不断给这架战车更换“高性能零件”和“新型燃料”的工程师。
紫宸殿上,关于在几个主要产粮区推广“新式曲辕犁”和“代田法”的提议,再次引发了一场小型辩论。反对者无非是老调重弹,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
沈清辞这次懒得打口水仗,直接甩出数据:“皇庄试验田,使用新式犁与代田法,亩产较往年提升两成。诸卿若不信,三日后可随本宫亲往皇庄观摩验收。”
(事实胜于雄辩,等你们看到金灿灿的麦浪,看谁还敢哔哔。)
三日后,皇庄田埂上,一群身着紫袍绯衣的重臣们,看着眼前明显比其他地块更加饱满低垂的麦穗,陷入了沉默。有老农激动地跪地高呼“皇上万岁,娘娘千岁”,称这是他们种了一辈子地见过的最好的收成。
(看见没?这就是科技的力量!KpI超额完成!)沈清辞内心得意,面上却是一片淡然:“农为国本,些许改良,若能令百姓多收一斗粮,少受一分饥,便是值得。”
萧绝负手而立,看着眼前景象,对工部官员淡淡道:“既见成效,便尽快将新式犁图纸下发各州县官营匠作坊,全力打造,优先配给试行‘摊丁入亩’的地区。”
(老板就是老板,执行力一流,还懂得政策配套。)沈清辞再次点赞。
水利方面,沈清辞提出了“水泥”的简化版构想——利用石灰、黏土和铁矿渣等物混合煅烧研磨。经过工匠们无数次试验,虽然达不到现代水泥的标准,但得到的“胶泥”其坚固性和耐水性已远超这个时代的糯米灰浆。
第一条使用“皇家胶泥”加固的河堤在汛期成功抵御了洪水,消息传回,朝中那些原本对皇后“奇技淫巧”颇有微词的声音,顿时小了不少。
(很好,基础建设搞起来,Gdp才能稳步增长!)
太医院也被沈清辞折腾得够呛。她不仅要求整编医典,建立更系统的医学教育体系(皇家医学院筹备中),还强硬推行了“战场伤兵分级救治”、“煮沸消毒”、“隔离防疫”等概念,初期遭遇了巨大的阻力,直到一次边境小规模冲突后,采用新法的军医营伤员存活率远超以往,反对声才渐渐转变为将信将疑的观望。
(科学消毒,拒绝跳大神!等本宫把青霉素……呃,这个难度略大,以后再说。)
政务繁忙之余,家庭的温馨时光显得尤为珍贵。
这日晚膳后,萧绝在处理最后几份奏报,沈清辞则在灯下查看女子书院下一阶段的课程设计。萧珩在一旁安静地翻阅着地理图志,萧玥拿着小木剑比划着新学的防身动作,萧念则趴在柔软的地毯上,摆弄着几个彩色的布偶,嘴里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
那枚从地宫带出的黑盒,被萧绝放在了书案一角。
殿内烛火温暖,气氛安宁。萧念玩得开心,爬到萧绝脚边,仰着小脸甜甜地叫了一声“父皇”。萧绝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弯腰将她抱起,放在膝上。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那一直毫无动静的黑盒,表面雕刻的凤鸟云纹,竟极其微弱地闪过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金芒,如同夜空中最遥远的星辰闪烁了一下,随即熄灭。
虽然短暂,但一直分神留意着黑盒的沈清辞和感官敏锐的萧绝,都清晰地捕捉到了!
(有反应了!)沈清辞心头一跳,屏住呼吸。
萧绝目光骤凝,看向怀中的萧念。小丫头浑然未觉,正用小手好奇地摸着父皇龙袍上的金线刺绣,脸上是全然的依赖和满足,眉心那点金印平静而柔和。
(情绪安宁,精神放松,血脉共鸣……谢景行说的,难道就是这种状态?)沈清辞恍然大悟。之前他们要么让萧念刻意去“想”,要么是在她情绪波动时能力被动触发,反而都不是开启黑盒需要的“对的状态”。
萧绝与沈清辞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照不宣。看来,开启黑盒的钥匙,就在萧念身上,但需要时机,强求不得。
温馨之下,暗影送来的消息却不容乐观。
“陛下,娘娘,”癸一的声音在殿外响起,带着一贯的冷肃,“青羽卫残部与江南三家对新政‘摊丁入亩’抵触最烈的豪强秘密接触频繁。他们似乎计划双管齐下:一方面在市面上大规模投放精制假币,扰乱金融;另一方面,似乎在密谋一次针对……小公主的行动,可能想趁朝廷忙于平息经济动荡和可能的地方骚乱时下手。”
(就知道这帮人不甘心!经济战加上人身威胁,玩得挺花啊。)沈清辞眼神冷了下来。
“那三家豪强,查清底细。”萧绝命令,声音里听不出情绪,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动怒的前兆。
“已查明。其中两家与旧朝皇室有姻亲,另一家则暗中与南方未臣服的靖安王有往来。”
(果然,内部反动势力和外部割据势力勾结上了。)沈清辞皱眉,“假币的事情我来处理,正好之前布的网可以收了。至于念儿那边……”
“加派双倍暗影,十二时辰轮守。凤仪宫内外,增设机关。”萧绝打断她,安排得不容置疑,“朕倒要看看,谁敢伸手。”
与此同时,年轻的太子萧珩也开始更深入地参与朝政。萧绝时常将一些不太紧要但颇具代表性的奏折交给他先行阅览,并写下处理意见。
一次,关于如何安抚因新政利益受损而颇有怨言的某地士绅,萧珩在票拟中并未采取强硬压制,而是提议由朝廷派出德高望重的官员前去“宣讲解惑”,同时允许当地士绅参与即将兴修的官道工程,以工代补,转换获利渠道。
这份票拟让几位阅卷的老臣都微微颔首。既维护了新政权威,又考虑了实际情况,给出了疏导而非堵塞的解决方案,仁厚而不失智慧。
(瞧瞧我儿子!这政治手腕,这情商!天生当领导的料!)沈清辞得知后,再次陷入“我崽世界第一棒”的骄傲情绪中。
大晟内部变革初见成效,外部也开始感受到这股新生的力量。
西羌王派来了自己的亲弟弟作为使臣,携重礼庆贺新朝建立,并正式签订盟约,开放边境五市。南疆圣女蓝凤凰也派遣了规模更大的使团,不仅带来了珍稀药材和巫蛊秘宝,还正式转达了巫王对晟武帝的问候与对两国友好的期望。
甚至连更遥远的高句丽、扶桑等国,也听闻了东方这个新兴强大王朝的消息,纷纷派来了试探性的使团。
万国来朝的雏形,已初步显现。
接待使团的宴会上,看着那些身着异域服饰、言辞恭谨的使者,沈清辞一边保持着母仪天下的端庄微笑,一边内心疯狂吐槽:
(外交部礼仪司差点忙到秃头,光是安排座位顺序就吵了三天!幸好本宫提前给他们做了个‘国际关系重要性评估表’,不然还得乱套。不过……看着自家产品(大晟)开始获得国际市场认可,这感觉,爽!)
萧绝坐在主位,接受着各方使节的朝拜,神色平静,唯有在目光掠过身旁的沈清辞和台下乖巧坐着的孩子们时,才会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他知道,眼前的繁华只是开始,暗处的敌人不会坐视大晟壮大,南方的藩王、旧朝的余孽、诡秘的青羽卫……都在阴影中窥伺。
但,那又如何?
他握紧了袖中的手,感受着体内奔涌的力量,以及身边人传来的坚定温度。
这天下,这家人,他守定了。
(第18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