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卷:归途何方
第299章:微弱的坐标回响
隔离舱门开启的瞬间,带着一股灼热能量逸散后的焦糊味和冰冷的金属气息。林昊几乎是踉跄着被医疗机器人扶出来的,他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细密的冷汗,眼神却异常明亮,仿佛有星云在其中燃烧、旋转。
“立刻进行全身规则同化度扫描!重点监测意识海稳定性!”苏晴雪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指挥着医疗团队将林昊安置上移动医疗床。她的手在微微颤抖,只有紧紧攥住才能抑制住。刚才那瞬间从隔离舱内传出的、令人灵魂战栗的冰冷“注视”,让她几乎要强行中止实验。
“我没事……”林昊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抓住苏晴雪的手,力道大得惊人,“晴雪,我看到了……一个‘空洞’!”
在迅速赶往医疗中心的路上,林昊强忍着精神上的剧烈消耗和规则冲击带来的眩晕感,断断续续地描述了他意识被拉入那片规则星图后所见的景象。那浩瀚的、标记着无数文明毁灭节点的星图,以及那冰冷无情的“未授权访问”警告,都让旁听的核心团队成员感到不寒而栗。
但最终,他聚焦于那个奇特的“空洞”。
“它不在任何已知的‘标记’点上,周围也没有‘织网者’活动的痕迹。它给我的感觉……是‘空’的,但又不是虚无,更像是一个预留的接口,一个未被激活的通道。它的规则波动极其微弱,与‘源初谐律’背景几乎融为一体,但又存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差异性。”林昊努力寻找着准确的词汇,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
【根据林昊首席描述,结合实验最后时刻捕获的、异常规则扰动残留数据分析,】逻辑节点7号的声音在医疗中心响起,【该‘空洞’坐标点,有83.7%的概率是一个非自然形成的规则结构。其信号特征与‘织网者’网络、已知清理机制触发点均不匹配,符合‘系统预留接口’或‘隐藏节点’的初步特征。】
“能确定坐标吗?”一位导航部门的军官急切地问。
林昊摇了摇头,脸上浮现一丝疲惫的苦笑:“太微弱了,而且只出现了极短的一瞬。就像在狂风暴雨的海洋中,听到了一千公里外一声微弱的钟响,只能大致判断一个方向,无法精确定位。”
医疗扫描结果显示,林昊的身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则辐射冲击,需要静养,但他的意识海出人意料地稳定,甚至比实验前更加凝练了几分,仿佛那次与底层规则的短暂碰撞,对他而言也是一次锤炼。
消息迅速在方舟高层中传开。一个可能的、与“设计者”或“后门”相关的坐标方向被发现了!尽管它模糊不清,遥远得令人绝望,但这却是自发现宇宙被设计真相以来,他们获得的第一个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线索。
希望,如同在绝对黑暗中摸索了无数岁月后,终于在指尖感受到的一丝微弱气流。它可能通向生路,也可能通向更深的陷阱,但无论如何,它提供了一个方向,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争论随之而来。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稳妥的“溯源行动”,沿着“织网者”的网络慢慢摸索,虽然慢,但相对安全。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应该立刻调整航向,朝着林昊感知到的那个“空洞”方向进发,集中所有资源进行定向探测,哪怕希望渺茫,也值得一搏。
苏晴雪主持了决策会议。她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让导航部门和科研团队根据林昊提供的模糊方向,结合方舟现有的星图和数据碎片,进行初步的路径推演和风险评估。
推演结果并不乐观。那个方向位于一片前所未有的、在“星骸遗民”记录中也属于空白区域的遥远虚空。航程将极其漫长,远超方舟现有补给和能源储备的乐观估计。途中是否会遭遇未知的危险,更是完全的未知数。
“这是一个赌上一切的抉择。”苏晴雪看着会议室里一张张凝重而疲惫的面孔,缓缓开口,“继续‘溯源行动’,我们或许能安全一段时间,但最终可能还是一无所获,在绝望中被清理。而前往这个未知的坐标……我们可能会在途中耗尽一切,也可能找到最终的答案,无论是生路,还是终结。”
她将目光投向躺在医疗床上、通过远程连接参与会议的林昊。
林昊虚弱的眼神中透着坚定:“我相信我的感知。那不是毁灭的标记,那是……不同的东西。呆在原地是等死,缓慢追踪是在拖延死亡。只有朝着未知的可能前进,才有一线生机。这是我们打破僵局的唯一机会。”
长时间的沉默后,投票开始。
最终,方舟最高议会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决议。
方舟,这艘承载着人类最后火种与众多同盟文明的孤舟,将再次调整航向,驶向那片连“织网者”都未曾标注的、充满未知的深邃黑暗。
目标:林昊感知中,那微弱的坐标回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