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咚!咚!咚!”三更天的梆子声刚过,司礼监的值房外,小太监小李子的脚步声踩着积雪,慌得像踩在刀尖上。他抬手拍门,指节冻得通红,声音带着哭腔:“冯公公!冯公公!张府……张府传来急报,首辅大人……首辅大人薨了!”

门内,冯保正对着一盏孤灯批阅奏章。那是一份关于西北边防军饷的奏疏,张居正病重期间,一直是他代为梳理这些政务。听到“薨了”二字,冯保握着朱笔的手猛地一顿,笔尖在奏疏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红痕,像一道血印。他缓缓抬头,目光直勾勾地盯着门板,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你再说一遍。”

“首辅大人……今日午时,在江陵老家病逝了。”小李子推门进来,跪在地上,脑袋磕得地砖“砰砰”响,“张府的人快马加鞭来报,刚进京城就直奔司礼监,说……说让公公您知道。”

冯保缓缓放下朱笔,站起身。他没有扶案,也没有骂街,只是一步步走到窗边,推开那扇雕花木窗。寒风卷着雪沫子灌进来,打在他脸上,他却像毫无知觉。窗外的雪已经下了三天,紫禁城的屋檐、宫墙,全被白雪覆盖,一片死寂。

“知道了。”他说,声音平静得可怕。

小李子愣在原地,不知该退还是该留。往日里,哪怕是一点小事,冯保也会或怒或急,可今日,首辅病逝这样的天塌下来的事,他竟这般平静。

冯保没有再看他,只是转过身,重新坐回案前。他拿起那份被划花的奏疏,眼神空洞地盯着上面的字,却一个也看不进去。从万历元年到万历十年,整整十年,他与张居正一内一外,联手推新政,斗勋贵,整吏治,好不容易让大明朝有了点中兴的气象。可如今,这根擎天之柱,就这么倒了。

他就这么坐着,一动不动。窗外的光从鱼肚白,到日上三竿,再到夕阳西下,最后被夜幕彻底吞噬。值房里没有点灯,黑暗中,只有冯保紧攥着扶手的手,指节发白,青筋暴起,泄露着他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他比谁都清楚,张居正一死,那些被压制了十年的怨气与野心,很快就会像决堤的洪水,将他淹没。

果然,不出三日,京城的风向就变了。

先是御史台的御史李植,上了一道弹劾冯保的奏章,说他“借新政之名,行贪墨之实”,请求皇上彻查。这道奏章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紧接着,翰林院的几位编修联名上疏,弹劾冯保“结交外臣,干预朝政”,言辞尖锐,直指其“僭越之罪”。

短短五日,弹劾冯保的奏章就堆满了内阁的案头,像一座小山。而这背后,最活跃的,正是此前被冯保调离京城的张鲸和张诚。

张鲸刚被召回京城,就立刻找上了张诚。两人在张诚的值房里密谈,桌上摆着一壶酒,几碟小菜,却没人有心思动。

“张兄,”张诚压低声音,从袖中掏出一张纸,上面列着密密麻麻的条目,“你看,这是我整理的冯保的罪状,一共十二条,条条都是死罪。”

张鲸接过纸,借着烛光仔细看了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贪墨敛财,家产逾内库’,‘结交外臣,与张居正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压制异己’,‘僭越礼制,私用御用品’……好,好得很!这些罪状,足够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光有这些还不够。”张诚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皇上这些年被冯保和张居正管得死死的,心里早就憋着火。我们得把这些罪状润色一下,重点突出冯保如何‘欺君罔上’,如何‘管束皇上’,勾起皇上的怨气。”

张鲸点点头:“没错。当年皇上想赏给郑贵妃几匹绸缎,冯保都敢拦着,说什么‘国库空虚,当以节俭为先’,这口气,皇上能忍到现在?还有,张居正当年逼着皇上读书,冯保在一旁帮腔,动辄就向李太后告状,皇上对他,早就恨之入骨了。”

两人越说越兴奋,当即找来笔墨,重新草拟弹劾奏章。他们互相补充,字字诛心,把冯保塑造成一个权倾朝野、欺君罔上的奸宦形象。写完后,两人又联络了朝中十几个被新政打压过的官员,让他们一同联名上疏,形成合围之势。

奏章送进宫中的第二天,万历皇帝就召了陈矩进宫。

乾清宫内,暖炉里的炭火燃得正旺,却驱不散殿内的寒意。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上,手里捏着那份联名弹劾的奏章,脸色阴沉。他才十八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这些年被张居正和冯保管束得严严实实,连玩乐都要看两人的脸色,心中的不满早已积压如山。

“陈矩,”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探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张鲸等人所奏,冯大伴这些罪状,果真如此不堪吗?”

陈矩跪在冰冷的金砖上,深深叩首,额头贴在地上,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艰涩:“回皇上,冯公掌权多年,行事或有专断之处,亦难免有思虑不周,授人以柄。然,奴婢斗胆直言,冯公与张先生同心协力,推行新政,整顿吏治,稳固边防,于国有功,亦曾尽心竭力辅佐陛下与太后。还望陛下明察秋毫,念其旧劳。”

他知道,自己这番话,或许会触怒皇帝,但他不能不说。冯保虽有过错,却也绝非奏章上那般十恶不赦。新政能推行十年,国库能从空虚变得充盈,边防能从松弛变得稳固,冯保在其中的作用,不可磨灭。

皇帝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嗯”了一声,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的扶手。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道:“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陈矩心中一沉,知道皇帝心中的猜疑之种已然生根发芽。他再叩首,缓缓退了出去。走出乾清宫,寒风迎面吹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知道,冯保的日子,恐怕到头了。

不出半月,一道查抄冯保家产的旨意,就从宫中颁了下来。

这道旨意,让整个京城都炸了锅。有人拍手称快,有人暗中叹息,也有人等着看笑话。而令人意外的是,陈矩主动向皇帝请缨,要求督办查抄之事。

皇帝略感诧异,他原本以为,陈矩与冯保素有交情,定会避嫌。但转念一想,陈矩素来以“刚正”闻名,让他去督办,或许正好能坐实冯保的罪名,堵住那些说闲话的人的嘴。于是,皇帝便应允了。

查抄冯保府邸那日,天色阴沉。锦衣卫和东厂的番子包围了冯府,府门外挤满了围观的百姓,议论声不绝于耳。

“听说冯保贪了不少钱,这下要被抄家了!”

“活该!当年他帮着张居正搞新政,得罪了多少人,现在张居正死了,他也该倒霉了!”

“嘘,小声点,小心被东厂的人听见!”

陈矩一身官服,站在冯府门前,神色凝重。他挥手示意:“进去吧,按规矩查抄,登记造册,不得私藏,也不得滥杀无辜。”

番子们鱼贯而入,很快,府内就传来了翻箱倒柜的声音。陈矩跟在后面,一步步走进这座曾经权势滔天的府邸。

冯府的规模并不算小,亭台楼阁,一应俱全。但与那些勋贵府邸相比,并不算奢华。可当番子们打开库房的大门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库房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一箱箱的金条、银锭,闪烁着刺眼的光芒。还有那些古玩字画、奇珍异宝,摆满了整个库房。宋元时期的书画,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唐伯虎的真迹,王羲之的墨宝……许多连内库都罕见的珍品,在这里竟随处可见。

“我的天,这么多宝贝!”一个年轻的番子忍不住惊呼出声。

陈矩站在库房门口,脸色铁青。他缓缓走到一幅《清明上河图》的摹本前,那摹本笔触细腻,栩栩如生,即便是摹本,也价值连城。他又看向案上摆着的一尊商周青铜鼎,鼎身的纹饰精美绝伦,一看就是国宝级的文物。

“早知今日之祸,当初又何必要将这些身外之物,看得如此之重!”陈矩对着身旁的书记官,低声叹道。他的声音里,满是痛心疾首。

书记官连忙点头:“陈公公说得是,这些东西,终究是祸根。”

陈矩没有再多说,只是吩咐道:“仔细登记,一件都不能漏。”

他转身走出库房,目光扫过府内的下人。冯保的家人,大多面带惊恐,尤其是几个年幼的子侄,躲在乳母怀里,瑟瑟发抖。冯保没有亲生儿子,只有一个过继的嗣子冯邦宁,如今也才十五岁。

陈矩心中一动,走到负责看管冯保家人的番子身边,压低声音道:“冯公的家人,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不得苛待。只抄没明面上的财产,私下里的一些衣物、银两,让他们带着,别赶尽杀绝。”

那番子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属下明白。”

陈矩又叮嘱了几句,才继续在府内巡查。他知道,冯保罪有应得,但他的家人是无辜的。这是他唯一能为这位昔日盟友、亦是复杂对手,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查抄工作一直持续到深夜。登记造册的账目,堆了满满一桌子。据统计,冯保的家产,光是金银就有百万两之多,加上古玩字画、奇珍异宝,总价值不下千万两,比国库还要充盈。

消息传到宫中,万历皇帝龙颜大怒。他没想到,冯保竟然贪了这么多钱,当即就要下旨处死冯保。但李太后得知后,出面劝阻,说冯保是两朝旧臣,曾辅佐过先帝,又尽心辅佐万历,虽有罪过,却也不至于死。

万历皇帝拗不过母后,最终下旨,将冯保贬往南京闲住,家产全部查抄入库,家人免于株连。

冯保离京那日,天色灰蒙,寒风卷着尘土,扑打着通州码头。没有隆重的仪仗,没有送行的官员,只有几辆简陋的马车和寥寥数名仆役。冯保穿着一身素色布衣,头发花白,形容憔悴,再也没有了往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威严。

陈矩一身素袍,独自策马而来。他在码头边停下,翻身下马,走到冯保面前。

两位在紫禁城风云中起伏数十年的老太监,在凛冽的寒风中执手相看,却都无言。往日的权谋、争执、合作、猜忌,在此刻都化作了难言的沉默。江河日下,人事全非。

许久,冯保才缓缓开口,声音嘶哑低沉:“你怎么来了?”

“送送你。”陈矩的声音也有些沙哑。

冯保苦笑一声,摇了摇头:“不必了。我如今是戴罪之身,你与我走得太近,小心引火烧身。”

“我不怕。”陈矩看着他,“你我相识数十年,不管是敌是友,这份情分,还是在的。”

冯保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封好的信,塞到陈矩手中。他的手冰凉而颤抖,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陈矩……这封信,是咱家的罪己书。待咱家去了之后,方可呈递皇上。”

陈矩接过信,入手沉甸甸的。他没有问里面写了什么,是忏悔,是辩白,还是最后的进言?他只是郑重地将信收入怀中,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在南京,多保重。”

冯保没有再说话,只是拍了拍陈矩的手,转身登上了船。

船家解开缆绳,扬起船帆。小船在浑浊的河水中缓缓前行,渐行渐远,最终化作一个模糊的黑点,消失在铅灰色的天际。

陈矩独立在空旷的码头上,任由越来越大的风雪扑打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却仿佛毫无知觉。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