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护国公府的西厢房夜夜灯火通明。窗纸上映着长子许明伏案苦读的身影,案头堆积的经卷、墨锭与砚台,在烛光下泛着沉静的光泽。他已是弱冠之年,眉目间承袭了张衍之的英气,却多了几分书卷气,为了即将到来的秀才科考,日夜埋首书海,常常读到三更方休。
“明儿,该歇息了,喝碗汤再读吧。”余晚星端着一个黑漆托盘,轻轻推开房门。托盘上一碗温润的银耳百合羹冒着袅袅热气,旁边还放着一杯清澈的茶饮,茶香混着甜香,驱散了房内的墨味与倦意。
许明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起身行礼:“娘,又劳烦您了。”他接过银耳百合羹,暖意顺着瓷碗传到掌心,小口喝下,清甜软糯的滋味在舌尖化开,连日来的烦躁竟消散了不少。
“备考虽急,也需劳逸结合。”余晚星坐在他身边,轻轻拂去案上的纸灰,“你这几日眉眼间带着倦色,想必是精神太过紧张,肝火旺盛,这银耳百合羹用的是空间里的灵泉水熬制,百合能清心安神,银耳可滋阴润燥,正好能缓解你的疲惫。”
自从许明全力备考,余晚星便格外留意他的饮食调理。空间虽已消失,但此前储存的灵泉水还有不少,她又在府中开辟了小药圃,种植空间留存的草药与食材,每日变着花样为许明制作安神健脑的膳食,助力他保持最佳状态。
第二日清晨,天刚破晓,余晚星便在厨房忙碌起来。她取出空间留存的灵米,淘洗干净后,与提前泡发好的莲子、芡实一同放入砂锅中,用文火慢熬。灵米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比普通稻米更添几分清甜。她又切了几片薄薄的天麻,与红枣、枸杞一同放入另一个砂锅中,炖上一只肥嫩的老母鸡——天麻能平肝息风、祛风通络,搭配灵泉水炖制,既能补气血,又能缓解备考带来的头痛眩晕。
许明晨读归来,正撞见余晚星从厨房端出天麻炖鸡汤,浓郁的香气让他食指大动。“娘,今日的汤闻着格外香。”
“这是天麻炖鸡,”余晚星笑着将汤碗递给他,“你近日读书辛苦,常常说头痛,天麻能缓解头痛,补而不燥,你多喝点。”
许明接过汤碗,一饮而尽,温热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浑身都暖洋洋的,连日来的头痛果然减轻了不少。他放下碗,心中满是感激:“娘,有您这样照顾我,我一定能考中秀才,不辜负您的期望。”
“娘不求你名列前茅,只求你尽力就好,保重身体才是根本。”余晚星又递给他一杯清茶,“这是用空间灵泉水冲泡的菊花枸杞茶,菊花能清肝明目,枸杞可滋补肝肾,你读书久了,多喝些能保护眼睛。”
许明接过茶杯,浅啜一口,清冽的茶香中带着一丝甘甜,眼睛的干涩感瞬间缓解。他看着母亲鬓边的几缕银丝,心中一阵酸涩——母亲既要打理医馆,又要照料全家,还如此费心为他调理身体,他唯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关爱。
此后,余晚星每日都会为许明准备不同的调理膳食。清晨是灵米莲子粥配鸡蛋,上午是菊花枸杞茶与核桃、杏仁等健脑坚果,午后是银耳百合羹或冰糖雪梨水,晚餐则有清蒸鱼、炒青菜等营养均衡的菜肴,每一道菜都融入了空间食材与灵泉水,既美味又滋养。
在余晚星的精心调理下,许明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此前的疲惫、烦躁与头痛都渐渐消失,读书时也更加专注,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有了明显提升。他不再熬夜苦读,而是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效率反而更高。
这日,许明正在书房背诵经义,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弟弟许阳的欢呼声。他放下书卷,走出房门,只见许阳正拿着一幅画向他炫耀:“大哥,你看我画的你读书的样子!娘说你现在状态越来越好,一定能考中秀才!”
许明看着画中自己伏案苦读的身影,旁边还画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心中满是温暖。他摸了摸许阳的头:“谢谢你,阳阳。大哥一定会努力的。”
余晚星站在廊下,看着兄弟二人的互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备考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只要许明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坚定信念,定能有所收获。而她能做的,便是用自己的医术与爱心,为他保驾护航,做他最坚实的后盾。
离科考越来越近,许明的心态越发平和。他每日依旧按时读书、休息,饮食规律,精神饱满。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母亲的关爱与支持都是他最宝贵的财富。而他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以赴,用最好的成绩回报母亲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