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副总裁的恐慌
星耀大厦顶层,赵小暖对着新挂上的“副总裁”名牌已经发了十分钟的呆。她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冰凉的铜质牌面,又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来。
“这一定是梦…”她喃喃自语,“我居然和大佬的名字出现在同一张组织结构图上…”
“怎么?”林晓月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笑意,“要我掐你一下证明不是梦吗?”
赵小暖猛地转身,看到林晓月倚在门框上,手里端着两杯咖啡。“大佬!我…我觉得我不行!”她几乎是扑过去,语无伦次,“我只会跑通告、写段子、组织后援会…副总裁?这太高科技了!”
林晓月把一杯咖啡塞到她手里,拉着她在会客区的沙发上坐下。“还记得你第一次帮我组织‘反内卷社团’吗?”她啜了口咖啡,悠闲地问。
“那能一样吗?”赵小暖哭丧着脸,“那时候最多就是被教务处训话,现在可是要管几百号人,决定几亿的投资!”
“原理都一样。”林晓月晃着咖啡杯,“找到对的人,用对的方法,解决对的问题。只不过现在你的‘社团成员’多了点,‘活动经费’也多了点。”
她看着赵小暖依旧惨白的脸,放下杯子,语气认真起来:“小暖,知道我为什么选你吗?”
赵小暖茫然摇头。
“不是因为你是最厉害的经纪人,也不是因为你最懂技术。”林晓月直视着她的眼睛,“是因为在所有觉得我‘疯了’的时候,只有你真心觉得我‘酷’。”
“在所有人都想着怎么赚钱的时候,只有你还记得我们在地下室吃火锅时说的——要做点‘有意思’的事。”
赵小暖愣住了,眼眶微微发红。
“所以,”林晓月拍拍她的肩,语气又轻松起来,“别想着当个‘合格’的副总裁。就当是…帮我把这个‘有意思’的梦想,玩得更大一点。”
**中节:第一课:摸鱼管理学”
赵小暖的第一次高层会议,紧张得同手同脚走进会议室。林晓月坐在主位,对她眨眨眼,示意她坐在自己右手边。
会议内容是讨论一个新艺人培训项目的预算。财务总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成本控制,ppt上满是复杂的图表和数据。
“等一下。”林晓月突然举手打断,看向赵小暖,“小暖,你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全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赵小暖手心冒汗,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觉得…”
她突然想起林晓月刚才在办公室说的话——“用对的方法”。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不再看那些令人头晕的数字,而是回忆着带艺人的经验。
“这个培训周期太长了。”她声音还有些发颤,但思路逐渐清晰,“新人就像网红,热度来得快去的也快。我们应该把资源集中在头三个月,用爆款内容打开市场,而不是搞长达一年的‘系统培训’。”
她越说越流畅,甚至拿起平板快速画了个草图:“看,如果我们把培训拆成‘快速出道’和‘长期提升’两个阶段,前期成本能降40%,成功率反而可能更高…”
会议室安静下来。几位原本不以为然的资深总监开始交头接耳,显然被这个新颖的思路打动了。
林晓月满意地点头,在会议记录上批注:“按赵总的思路调整方案。”
散会后,赵小暖还处在兴奋和恍惚中。“大佬,我刚才…”
“表现得不错。”林晓月揽住她的肩,“记住,最好的管理不是让人不敢摸鱼,而是让人心甘情愿地为了能安心摸鱼而高效工作。”
赵小暖噗嗤笑出声:“这算什么?摸鱼管理学?”
“没错!”林晓月理直气壮,“这可是我融合了两个世界的智慧结晶!”
**下节:传承的火种”
几天后的深夜,林晓月巡视办公室时,发现赵小暖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她推门进去,看到赵小暖正对着一份项目书抓头发。
“遇到难题了?”林晓月拿起桌上的零食,自然地坐在她对面的桌子上。
赵小暖愁眉苦脸:“这个跨界合作项目,两边团队理念完全不同,吵了一星期了。”
林晓月翻看着项目书,突然笑了:“简单。你明天把他们拉到公司楼下那家火锅店去开会。”
“啊?”赵小暖傻眼。
“记住,”林晓月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没有什么矛盾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第二,如果不行,就点特辣锅底。”
看着赵小暖似懂非懂的样子,她跳下桌子,语气变得认真:“小暖,你不需要成为第二个我。你需要的是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方式。”
她指向窗外灯火通明的城市:“我的方式是用科技改变世界,你的方式可能是用内容和连接温暖人心。没有高低之分,只是路径不同。”
赵小暖怔怔地看着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第二天,她真的把两个团队拉去了火锅店。在蒸腾的热气和毛肚的香气中,僵持不下的双方竟然真的慢慢找到了共同语言。
晚上,赵小暖给林晓月发消息:「大佬,火锅战术成功了!他们还约了下次一起去唱K!」
林晓月回复:「不错,下次可以试试烧烤,适用于需要称兄道弟的场合。附:烧烤店推荐清单.pdf」
赵小暖看着手机,忍不住笑了。她走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脚下的城市。灯光如同繁星,而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仰望星星的小迷妹。
她打开备忘录,郑重地写下:「副总裁守则第一条:相信直觉,保持有趣。」
窗外,一轮新月升起。传承的火种,已在悄然间传递。而属于赵小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