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老宅的茶香
沈家老宅的书房里,檀香的青烟袅袅盘旋,与雨前龙井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沈瀚山坐在紫檀木大师椅上,慢条斯理地烫着茶杯,动作带着历经岁月沉淀的从容。
林晓月罕见地穿着一身素雅的新中式连衣裙,正襟危坐,试图模仿出一点“大家闺秀”的气质,可惜没过三分钟就感觉浑身不自在。顾云深坐在她身旁,姿态倒是无可挑剔的优雅,只是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收紧,泄露了一丝不常有的紧张。
“云深,”沈瀚山将第一泡茶汤倒入茶海,声音平稳,“听说寰宇最近在布局轨道能源站?”
来了。林晓月心里一紧,这是要考校商业能力了。
顾云深微微颔首,言辞清晰而审慎:“是的,沈老。这是基于对未来五十年能源结构的预判。星耀在材料学上的突破,让这个项目具备了可行性。”
他没有夸夸其谈,而是精准地阐述了项目前景、风险评估以及与星耀技术的协同效应,逻辑严密,数据扎实。
沈瀚山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又斟了一轮茶。他转而看向林晓月,话题却陡然一转:“晓月,你小时候,最喜欢缠着你爸爸带你去实验室。”
林晓月一怔,一段模糊而温暖的记忆涌入脑海——穿着小白大褂的小女孩,踮着脚看父亲操作精密的仪器,试管里彩色的液体如同魔法。
“我记得,”她眼神柔软下来,“那时候觉得,那些会发光的仪器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玩具。”
“你父亲总说,你天生就该吃这碗饭。”沈瀚山目光深远,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伤,“他若看到今天的你,看到你不仅继承了衣钵,还将它发扬光大,会很欣慰。”
这番话,比任何商业考校都来得沉重,也来得温暖。林晓月感到鼻尖微酸。
沈瀚山将两杯茶推到他们面前,语气郑重了几分:“沈家交到你手里,我放心。以后的路,你们俩要互相扶持。”
这简单的几句话,等同于正式的认可与托付。
中节:无法拒绝的礼物
茶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沈瀚山状似无意地提起:“云深,听说你名下有个‘星海资本’?”
顾云深心领神会:“是的,主要投资前沿科技领域。”
沈瀚山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一份泛黄的文件,是一份地契的复印件,推到他面前。
“这是……”顾云深接过,只看了一眼,瞳孔便微微一缩。林晓月好奇地凑过去,也愣住了。
地契上的地址,正是她父母最初创立那个小实验室的旧址。那里承载着一切的起点,也承载着陨落的伤痛,后来几经转手,早已不知所踪。
“我年纪大了,打理这些琐事力不从心。”沈瀚山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送出了一件寻常物件,“你们年轻人思路活,拿去看着用吧。”
这份礼物的分量,太重了。它不仅是一块地皮,更是沈家过往的核心象征之一,是林晓月(沈明薇)情感的根脉。沈瀚山将它交给顾云深,其认可与信任,已不言而喻。
林晓月眼眶发热,看向顾云深。
顾云深站起身,对着沈瀚山深深鞠了一躬,语气是从未有过的郑重:“沈老,这份礼物太珍贵了。我向您保证,它会承载着‘明薇创新基金’的使命,成为孕育下一个奇迹的摇篮。”
他没有说“谢谢”,而是许下了承诺。这比任何感激之词都更有力量。
沈瀚山脸上终于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容,他摆了摆手:“好了,正事说完。王妈饭菜应该准备好了,去吃饭吧。”
下节:饭桌上的家常
餐厅里,饭菜的香气驱散了书房的凝重。王妈果然做了一桌子拿手菜,色香味俱全,充满了家常的温暖。
林晓月彻底放松下来,筷子使得飞起,一边给沈瀚山夹菜,一边还不忘吐槽:“爷爷,你都不知道,顾云深他居然不喜欢吃香菜!这么反人类的口味,是不是资本家特有的毛病?”
顾云深面不改色地把她夹过来的香菜默默拨到一边:“我认为,对食物味道的偏好属于个人自由。”
沈瀚山看着他们一来一往,眼中笑意加深,慢悠悠地喝了一口汤:“互补才好。”
饭吃到一半,林晓月想起正事,嘴里含着块红烧肉,含糊不清地说:“爷爷,我跟云深商量好了,那个实验室旧址,我们想把它建成一个开放式的创新孵化器,名字就用‘明薇’,基础科研方向就定在……”
她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构想,眼神发光,哪里还有半分刚才装出来的淑女样子。
沈瀚山耐心听着,不时点点头,最后只温和地说:“你们决定就好。需要家里支持,就开口。”
饭后,顾云深被沈瀚山叫去下棋。林晓月溜达到院子里,看着熟悉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曾经她在这里感到束缚,如今却找到了坚实的后盾。
不知过了多久,顾云深走出来,将一件外套披在她肩上。
“怎么样?我爷爷没为难你吧?”林晓月忙问。
“沈老棋力深厚,”顾云深答非所问,牵起她的手,“他让我告诉你,以后常回家吃饭。”
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身上。回程的车里,林晓月靠着顾云深的肩膀,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夜景,心里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诶,你说,”她忽然想起什么,仰起头,“我爷爷把那块地给你,是不是也算我的嫁妆啊?”
顾云深低头看她,眼底映着窗外的流光溢彩,唇角微扬:
“你可以这么理解。”
林晓月满意地靠回去,小声嘀咕:“那看来我这‘商业联姻’,还挺划算。”
车内响起顾云深低沉而愉悦的笑声。家族的认可,如同无声的磐石,为他们未来的征途,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