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的,贾宝玉面上完全不见喜悦,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但这次却不同以往,不止是因为他被迫要来见泥猪癞狗,还因着另一件事儿。
他的通灵宝玉不见了。
原来这天早上醒来时,秋纹、麝月几个侍候他穿衣裳,免不了要调笑几句。
然而等到佩玉的时候,却不见了通灵宝玉。
今儿可是老太太的寿辰,出了这样子的事,怎么看也不像是吉兆,因此几个丫鬟都不敢声张出去。
绮霰斋里的众人立时忙作一团,四处找寻那玉,却总不能得见。
“爷昨儿不还好好带着的么?”袭人记得真切,昨日贾宝玉屁颠屁颠跑去找甄思和献殷勤,无功而返时还曾作势要摔玉的。
只是没有观众,他也就悻悻然收回去了。
“爷昨儿从园子里回来,可有去过别的地儿?”袭人既是问贾宝玉,也同样在问昨天陪同他外出的几个丫头。
“昨儿回来......”碧痕昨天一直有跟着贾宝玉,自然沉思起来,又道:“爷后来出去了一遭,再回来时也不知道那玉还在不在。”
碧痕虽然说不准通灵宝玉是在哪儿丢的,但她很清楚,绝对不能是在府里丢的,不然她这个昨天随侍的丫鬟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因此费尽心思暗示应该是在贾宝玉外出时遗失的。
袭人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她的小心思,可也不介意顺着往下说。
若是找到了还好,只当没丢过就行。
可若是真个儿找不到了,那岂止是碧痕,她们几个也要挨训的。
倒不如把责任推到外面的小厮身上,先将自个儿撇清了最好。
“出去是出去过,可也就小半个时辰,不至于会丢吧......”贾宝玉并未察觉丫鬟们的想法,仍在思索着昨日行程。
虽说他平日里嘴边常挂着“什么劳什子玉,我不要它”之类的话,但其实还是很舍不得的。
毕竟从小就被灌输“生来衔玉大富大贵”的思想,他自己也早就信了,认为这玉定是自己身份不一般的见证。
如今竟然丢了,他还是有些慌张的,不过倒不如袭人她们那么担心。
既然是通灵宝玉,通了灵的物件儿,肯定会自己回来的。
唯一不妥的就是时间,早不丢晚不丢,偏偏在老太太大寿之日没了,要是给老太太知道肯定又是一番血雨腥风。
贾宝玉不觉得自个儿会被怎么样,他觉得以目前的情况,就算没了通灵宝玉,老太太肯定还是一样宠他。
只是肯定会发动人四处搜寻的,要是扰了姊妹们清静就不好了。
至于他身边这些丫鬟会不会受到惩罚?很遗憾,贾宝玉还没心思在乎她们。
袭人见一时找不到,便先对贾宝玉道:“今儿是大喜之日,爷可千万瞒着,莫要让老太太知道了。”
贾宝玉点点头,他也是这般想的。
......
再说回正堂内,贾宝玉心不在焉的进来,却发现玉树临风的凉王殿下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心里便是一喜。
他这日本以为是来听衍圣公唠叨的,心里很是不舒服。
想想也知道,一个书生就满口的仕途文章,极是烦人。
而这衍圣公竟是天下书生的首领,又是个老头子,想来更是惹人厌。
还没等贾宝玉和孔继宗说上话,他早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了。
然而此刻峰回路转,凉王竟然也在这里,属实是意外之喜。
贾宝玉心道要是老爷早说凉王在,他不就高高兴兴来了么。
“殿下,你怎么也在这里,莫不是特意来找我的?”贾宝玉很是高兴的坐在凉王旁边。
凉王一愣,心道你不知道今儿是你祖母寿辰么,怎么问的话这么没水准?
“咳,宝玉啊,几日不见,你圆润了许多啊!”凉王饶有深意地抚摸着贾宝玉的肩膀,面上笑容莫名。
贾宝玉总觉得这种笑容以前在薛蟠脸上也见到过,不过很快就为自己愚蠢的想法感到愧疚。
凉王何等英雄人物,怎么会和薛蟠一个样子呢。
大抵凉王自从没了苏方道之后春闺寂寞吧,现在见着肥肥胖胖的贾宝玉,总感觉心中莫名有一股邪火在燃烧,动作不由得便亲昵了几分。
贾宝玉对凉王也是颇为欣赏的,见对方如此亲近,心里也相当得意,因此很是积极地回应。
“如海啊,你也真是的,明明都在京城里,也不说来府上坐坐,莫非是做了大官就看不上我们家了?”贾政抚着胡子,笑着同林如海道。
对于这个先考了探花郎、又位列宰辅的妹夫,贾政是相当尊敬的。
贾母大寿之日,林如海和贾敏自然没有不到场的道理。
林如海笑道:“平日里事务繁忙,又不想让这些琐事扰了老太太清净,确实是来得少了。”
“不过珂儿和玉儿都在这里,他们替我尽尽孝心也是应该的。”
这样说着,林如海和贾政推门而入,先看见的自然是正与衍圣公侃侃而谈的林珂。
两人都点点头,一个是为自己家里有人能得衍圣公欣赏而高兴,一人则是纯纯得意于自己马上就要做国丈了。
然而转眼往里看,就见到贾宝玉和凉王基情满满的样子,顿时黑了脸。
“宝玉,你怎么能对凉王殿下这样轻佻!”贾政脸色涨红,简直没脸面对林如海。
贾宝玉一下子收了手脚,起身行礼道:“见过林姑父。老爷,我只是和殿下关系很好,并非举止轻佻。”
“你还顶嘴!”贾政简直要气坏了,若非好多人在场,他甚至想要取大棒伺候贾宝玉一通。
每当被贾政训斥的时候,贾宝玉总是像只鹌鹑一样,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凉王起身笑道:“林尚书、贾大人,宝玉所言非虚,本王和他确实关系极好。”
贾政即刻便不再说什么,他知道凉王名声很好,绝非贪爱男风之人。
而且贾家如今的基本策略就是站凉王这一边,贾宝玉和他关系这般亲近,贾政还是很乐见的。
林如海看着凉王笑了笑,心里什么想法却不得而知。
另一边孔继宗在旁看戏看得高兴,笑道:“安林侯觉得凉王如何?”
林珂看了眼凉王那边,回以一笑:“凉王待人以诚,很多时候不分彼此,自然是极好的。”
孔继宗呵呵一笑,不再言语。
不分彼此么,这可不一定是件好事。
......
荣庆堂内,贾母端坐主位,正与一众来客聊天,笑得满脸皱纹。
南安太妃和贾母说了一大通无关紧要的事情,终于是寻着机会问起贾家家里的公子小姐。
“他们见人腼腆,本来是要他们留后看家的,不过你家小郡主也在后面,自然可以一见。”
贾母心里高兴,她本就有让贾宝玉在这些京城贵妇面前露上一面,凭宝玉的风范,自然能得到这些人的喜欢,也好让她们知道宝玉是多好的人儿。
于是她便让人去叫宝玉和姑娘们过来,又特意吩咐不必全部找来。
而那边贾宝玉在林如海和贾政,乃至孔继宗的三重夹击下,感觉生不如死。
这样好的日子,他分明应该在姊妹们那里才对,为什么要在这里忍受只知道经济仕途的糟老头子们的唠叨?
好在他不用继续煎熬,贾母就派了人来找他,贾宝玉自然是一蹦三尺高,乐呵呵与这些烦人的家伙告别,快步往荣庆堂去。
然而路上却碰着贾环,贾环笑嘻嘻地凑到近前,问他:“二哥,昨儿休息的可还好?”
贾宝玉正急着去后院内,哪里有心思搭理贾环?因此只会敷衍两声,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贾环冷哼一声,心道今儿非要你好看,也跟着他进了荣庆堂。
这时候姑娘们还没过来,只有贾宝玉和贾环先来。
贾母看见贾宝玉时,脸上笑容更加灿烂,可随即又看到后面缀着个贾环,心里那叫一个腻歪。
怎么这个孽障也跟来了?这么多贵客都聚在这里,可别丢了贾家的人!
可是大家都在,贾母也不好再用恶劣的态度对待贾环,只好一视同仁般微笑以待。
“宝玉,环儿,你们都来了呀。”
贾母说完就感到奇怪,“环儿”这个称呼她是完全没喊过。
贾宝玉一看这么多妇人,倒也不犯怵,应对起来很是流畅。
他毕竟是从小长在女人堆里的,没少被王夫人和贾母当作稀罕货炫耀给其他妇人看,因此对这种事倒也很习惯。
既然都是来庆贺贾母生日的,这个面子还是要给,在场的贵妇们对贾宝玉都是各种称赞,叫贾母好生舒心。
然而这些人顺带着也夸了贾环不少句,看见贾环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贾母才刚生出的几分欢喜立刻又烟消云散了。
收拾好了心情,贾母看向南安太妃。
她知道南安太妃家里有位小郡主,那可是金枝玉叶,若是现在的贾家可以与之结亲,自然是大好事一件。
然而南安太妃何许人也?她早就听说了贾宝玉是什么性子。且不说她不会让女儿跳火坑,霍婉玥自己也断无可能看得上。
她喜欢文采过人者不错,可并不会因此就对李后主之类的人高看一眼。
因此南安太妃只是笑着说了几句敷衍的话,却一点儿实质性的东西都没说。
贾母不免有几分气馁,可很快就又振作起来。
就算没能和南安郡王家结上亲事,不是还有玉儿留着么。
尚书之女比起郡主来是要差一些,但难得两个都是自己喜爱的,足以弥补这一缺陷了。
可贾环却不乐见这一情形,他定要贾宝玉出个大糗才好,于是故意道:“二哥,你那块通灵宝玉呢,今儿是老太太的生辰,不妨拿出来给大家看看,也好添添喜庆?”
贾宝玉顿时一怔,他现在可没有玉,要是给老太太知道了可不得了。
在场的妇人们也都是爱凑热闹的,都知道这通灵宝玉的传闻,便起哄让贾宝玉拿出来看看。
正在贾宝玉心里踌躇,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王夫人笑道:“宝玉,你昨儿到我那里请安,竟把通灵宝玉给忘在那里了,属实太过粗心。”
说着,王夫人从怀里掏出块玉来,正面反面皆有篆文,竟然真是通灵宝玉!
贾环眼睛瞪得极大,心道之前那块宝玉不是给他丢进茅坑了么,怎么会出现在王夫人怀里?
难道王夫人跳下去......
贾环知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有一件事很确定:
他要完蛋了。
方才只想着让贾宝玉遭大殃,便完全没想过要掩饰,说的那番话只要有心人稍稍回想,如何不知道是他暗地里做的?
王夫人冷眼看向贾环,心道果然是这混账做下的好事!
好在自己早有准备,不然这种日子要是要他得了逞,不知道老太太要怎么生气呢。
这边才传看过通灵宝玉,门外就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黛玉、宝钗、宝琴、湘云和探春过来了,黛玉身边还有个霍婉玥。
霍婉玥一路走一边劝道:“林妹妹,你留在这里又有什么好处呢,那贾宝玉不是什么好人,你可不要给他骗了!”
黛玉一面感慨这位姐姐心直口快有话就说,一面又深深为之头疼。
就这么一路推辞,总算是捱到了堂内。
却说那南安太妃一看这么多俏丽丫头进来眼就亮了,在看到自己女儿缠着一个瘦些的丫头时,便知道这人就是林黛玉了。
她方才一直在跟贾敏套近乎,现在见着正主,当即很是热情地拉过来说话。
“真是极好的品性,属实我见犹怜。”南安太妃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面的贾敏很是无奈,又一个盯上自己女儿的人要失望了。
林黛玉有些拘谨,只觉得哥哥办事不行啊,怎么圣旨还没赐下来,平白让她废了许多口舌。
南安太妃一看机会难得,林丫头父母今儿都在贾府,又有众多人作为见证,不妨干脆直接提亲,事成之后也是一桩美谈。
至于是否会被拒绝,她倒是没有想过。难道世间还会有父母不希望女儿嫁到王府?
虽然南安郡王府不如北静王,并不能世袭罔替,但也绝非其他人家能比上的。
贾母也看出这妯娌竟然是冲着自己外孙女来的,当即就要出言劝阻,却见鸳鸯急匆匆进来。
“老太太,外面有天使来了,要宣读圣旨呢!”
贾母心中大喜,珂哥儿和云丫头的婚事终于要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