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和蔡琰在月下互诉衷肠,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虽然约定暂时保密,但两人之间的气氛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是肝胆相照的“革命战友”,现在则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甜蜜和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充满了心照不宣的意味。
干活更有劲了!赵云现在捣浆抄纸,感觉像是在为未来的小家添砖加瓦,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蔡琰调配纸药、设计新花样时,嘴角也总带着浅浅的笑意,仿佛笔下的不是纸张,而是幸福的蓝图。
“云琰纸坊”的生意依旧红火,“洛阳纸贵”的余温尚在,每天客似云来。两人忙并快乐着,只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这棵刚刚茁壮成长的小树,已经被更高处的“大风”盯上了。
这天上午,生意正忙的时候,店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声。只见一队盔明甲亮、手持长戟的宫廷侍卫,簇拥着一名穿着绛紫色宦官服、面白无须、神情倨傲的中年太监,径直来到了“云琰纸坊”门口!
这阵仗,把街坊四邻和店里的客人都吓了一跳,纷纷避让。
为首的那名太监,尖着嗓子,拖长了音调高声道:“圣——旨——到!云琰纸坊管事赵云、蔡琰接旨——!”
圣旨?!
如同晴天霹雳,在小小的纸坊炸响!所有人都惊呆了!赵云手里的算盘“啪嗒”一声掉在柜台上,蔡琰也从后院匆匆走出,脸上写满了惊疑。
圣旨?皇帝下的命令?给他们这小店?这……这是福是祸?
来不及细想,赵云和蔡琰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衫,在侍卫的示意下,走到店门口,对着那太监手中的黄绫卷轴跪了下去。周围的百姓和客人也呼啦啦跪倒一片。
那太监展开圣旨,用特有的尖细嗓音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洛阳西市有云琰纸坊,所造之纸,洁白胜雪,韧而能受墨,颇合朕意。特宣纸坊管事赵云、蔡琰,即刻携佳纸入宫觐见,不得有误。钦此——!”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皇帝听说“云琰纸”不错,让他们带着纸进宫去瞧瞧。
可这简单的旨意背后,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和不确定性!
赵云和蔡琰叩头谢恩,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皇帝怎么知道他们的纸?还“颇合朕意”?这明显是有人“推荐”了!是谁?荀攸先生?皇甫嵩大人?还是……袁家小姐?或者是……不怀好意的人?
进宫觐见?这可是面圣啊!天大的荣耀!但也是天大的风险!伴君如伴虎,一句话说错,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那宣旨的太监合上圣旨,皮笑肉不笑地看着赵云和蔡琰:“二位,起来吧。收拾一下,带上你们最好的纸,这就随咱家进宫吧。可别让陛下等急了。”
“是……是,公公。”赵云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起身接过圣旨,手心里全是汗。
蔡琰相对镇定一些,她悄悄塞给那太监一小锭银子,低声问道:“敢问公公,可知陛下因何召见我等?也好让我等有所准备。”
那太监掂了掂银子,脸色稍霁,压低声音道:“咱家也是奉命行事。听说,是张常侍在陛下面前提了一嘴,说宫里的纸粗糙不堪,不如西市一家小店造的纸好用。陛下好奇,便想见见你们。是福是祸,就看二位的造化了。快些准备吧!”
张常侍?十常侍之首的张让?!
赵云和蔡琰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一沉!果然是宴无好宴!这张让,分明是不怀好意!说不定就是个鸿门宴!
但圣旨已下,刀山火海也得去!
赵云赶紧让伙计去后院取来最新、最好的几刀“云琰精笺”,用锦盒仔细装好。蔡琰也回房迅速换了身相对庄重的衣裙。
两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宣旨太监和侍卫队伍,离开了纸坊,向着那戒备森严、深不可测的皇宫走去。
店外围观的百姓和客人这才敢起身,议论纷纷。
“我的天!赵掌柜和蔡姑娘被皇上召见啦!”
“这是要发达了啊!”
“未必是好事啊,宫里那是非之地……”
“希望他们吉人天相吧!”
坐在摇摇晃晃的宫车(太监给他们准备的)里,看着窗外越来越近的、巍峨壮丽的皇宫城墙,赵云感觉自己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他偷偷握住蔡琰冰凉的手,低声道:“师姐,别怕,有我在!”
蔡琰反手握紧了他,虽然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赵师兄,见机行事,谨言慎行。”
皇宫的大门,如同巨兽的口,缓缓将他们吞没。前方等待他们的,是莫测的君心,是狡诈的宦官,是巨大的机遇,也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