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商行”的威胁,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赵云和蔡琰不敢有丝毫懈怠。两人分头行动,积极应对。
蔡琰通过荀府管家,递了帖子求见荀攸,希望能得到一些指点或帮助。然而,荀攸那边却传来消息,说荀大人近日公务繁忙,被尚书台紧急事务缠身,暂时无暇他顾。这无疑给蔡琰泼了一盆冷水,看来指望荀攸直接干预商事,希望不大。
她又试着通过袁府送纸的管家,递话给袁荧小姐,希望能有机会当面陈述困境。但袁府那边回应也很模糊,只说小姐近日身体不适,不便见客。这更让蔡琰感到不安,难道袁家也有所顾忌,或者……受到了某种压力?
两条最直接的“上层路线”似乎都走不通了。蔡琰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赵云那边的进展也不顺利。他悄悄联系了几家城外的小型原料供应商,但对方一听是要绕过“洛阳商行”供货,都面露难色,支支吾吾地拒绝了。显然,“商行”早已打过招呼,控制了上游渠道。
更糟糕的是,几天后,麻烦开始显现了。
先是几家长期合作的、规模较小的书肆和文具店,陆续派人来打招呼,语气委婉地表示,因为“货源紧张”或“资金周转困难”,暂时不能再进“云琰纸”了。赵云心里明白,这肯定是“商行”在背后施压。
接着,一些老主顾来买纸时,也隐晦地提醒赵云,说市面上有人在传“云琰纸”的坏话,什么“用料不实、容易虫蛀”之类的谣言。虽然这些客人相信赵云的人品和纸张质量,但流言蜚语毕竟会影响生意。
最让赵云恼火的是,他去采购一批急需的碱料时,原本谈好价格的几家供货商,突然同时翻脸,要么说没货,要么把价格抬高了五成不止!摆明了是“商行”在卡他们的脖子!
“这帮王八蛋!太欺负人了!”赵云回到店里,气得一拳砸在墙上,震得灰尘簌簌落下。原料价格上涨,销售渠道受阻,资金链眼看就要出问题!再这样下去,用不了一个月,他们就真得关门大吉了!
蔡琰看着赵云焦躁的样子,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但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她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赵师兄,急也无用。”蔡琰给赵云倒了杯水,“他们越是如此,越说明他们心虚,怕我们真的做大。我们绝不能屈服。”
“可不屈服又能怎么办?”赵云接过水,一饮而尽,烦躁地说,“荀先生见不到,袁小姐也病了,原料买不到,客人被吓跑……咱们这是要被他们活活困死啊!”
蔡琰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既然正道走不通,那我们就……剑走偏锋!”
“偏锋?怎么走?”赵云看向她。
“他们不是想垄断吗?”蔡琰冷冷道,“那我们就打破他们的垄断!他们控制的是洛阳城内的渠道和原料。如果我们能把纸卖到洛阳城外去呢?或者,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新的、他们无法控制的原料?”
“卖到城外?”赵云一愣,“可咱们人生地不熟的……”
“事在人为!”蔡琰道,“我记得,之前有位从河东来的客商,对我们的纸很感兴趣,还留了地址。或许可以联系他试试。另外,关于原料,我一直在想,除了竹子和麻,是否还有其他植物可以造纸?比如……树皮?或者废弃的渔网、破布?”
她越说思路越开阔:“只要我们能在原料和销路上打开一个缺口,商行的封锁就不攻自破!”
赵云被蔡琰的坚韧和智慧所感染,重新燃起了斗志:“对!师姐你说得对!天无绝人之路!咱们不能坐以待毙!我明天就去打听河东那位客商的消息!原料的事,也一起想办法!”
就在两人商议对策、准备背水一战之际,转机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这天傍晚,店铺快要打烊时,一位穿着普通、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的老者,慢悠悠地踱进了店里。他看起来像个寻常的老学究,在店里随意看了看纸张,最后停在那批“云琰精笺”前,拿起一张,仔细摩挲了许久。
“掌柜的,这纸……怎么卖?”老者声音有些沙哑。
赵云正在清点账目,头也没抬:“精笺一刀,一百二十文。”
“嗯,不贵。”老者点点头,又问道,“这纸……可能用于抄录典籍?久存不蠹?”
赵云这才抬起头,看到老者那认真的样子,便耐心解释道:“老先生放心,我们的纸用的是特殊工艺,加了防虫的药材,最是适合保存书籍字画。不少太学的博士都用来抄录珍本呢!”
“哦?”老者似乎很感兴趣,“可否取些笔墨,让老朽一试?”
赵云便取来笔墨。老者铺开纸,蘸墨试写了几行字,看着墨迹迅速被纸张吸收且不晕染,字迹清晰饱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好纸!果然是好纸!”老者连连赞叹,他放下笔,看向赵云,斗笠下的目光似乎锐利了几分,“听闻近日,贵坊遇到些麻烦?”
赵云心里一惊,警惕地看着老者:“老先生是何人?”
老者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块小小的木牌,递给赵云。赵云接过一看,只见木牌上刻着一个古朴的“蔡”字。
“蔡?”赵云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看向里屋的蔡琰,“师姐!你快来看!”
蔡琰闻声出来,看到那木牌,也是脸色一变,连忙对老者行礼:“可是……伯父派您来的?”这木牌,是她父亲蔡邕身边一位老仆的信物!
老者点点头,压低声音道:“小姐,老爷近日听闻坊间流言,知你与赵掌柜处境艰难,特命老奴前来。老爷说,他在朝中虽不便直接出面,但已修书一封,递与御史中丞皇甫嵩大人。皇甫大人素来正直,且与少府监张让等人不睦。老爷请皇甫大人酌情,在合适的场合,为‘云琰纸’美言几句,或可缓解尔等压力。”
皇甫嵩!这可是当朝名将,平定黄巾之乱的大功臣!虽然现在担任文职的御史中丞,但威望极高!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蔡琰和赵云又惊又喜,连忙向老者道谢。
老者摆摆手:“小姐不必多礼。老爷还说,望小姐善自珍重,遇事多与赵掌柜商议,谨慎行事。纸坊之事,乃利国利民之业,不可轻弃。”说完,他买了些纸,便匆匆离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送走老者,赵云和蔡琰激动得差点抱在一起(当然,最后关头忍住了)。有了蔡邕的暗中相助,尤其是可能得到皇甫嵩这样的重臣的支持,他们顿时感觉底气足了很多!
“师姐!蔡大人……他到底是关心你的!”赵云兴奋地说。
蔡琰眼中也闪烁着泪光,她点点头:“父亲他……终究是念着父女之情的。”
虽然危机尚未完全解除,但希望的曙光已经出现。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斗争,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