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河口镇外的旷野,能见度不足百米。这种天气既给防守方提供了掩护,也给进攻方创造了隐蔽接敌的条件。
林骁站在一号碉堡的观测位上,双眼紧盯着雾气弥漫的前方。整个河口镇防御圈已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但表面上却静得出奇,只有偶尔从镇内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寂静。
“指挥官,无人机显示日军侦察车再次出现,这次后面跟着两辆卡车。”通讯器里传来周勇低沉的声音。
林骁立即调出无人机画面。果然,昨天那辆侧三轮摩托车去而复返,后面跟着两辆满载士兵的卡车,大约是一个小队的兵力。
“他们想进行武力侦察。”林骁立刻判断出日军意图,“通知各单位保持隐蔽,放他们进入有效射程。”
雾气中,日军队形逐渐清晰。侦察车在距离镇子一公里处停下,车上的日军军官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后面的卡车上跳下数十名日军士兵,呈散兵线向前推进。
“指挥官,让他们再靠近吗?”碉堡内的机枪手低声请示,手指已经搭在扳机上。
林骁摇摇头,目光却投向部署在镇内制高点的防空炮阵地。那四门经过改装的防空炮已经调整为平射模式,炮口对准了远处的日军车队。
“铁锤,计算最佳射击参数。” “目标距离985米,风速2级,建议使用延时引信炮弹。”
林骁接通防空炮阵地的通讯:“目标日军侦察车,一发试射。”
“轰!” 防空炮特有的沉闷炮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炮弹划过一道低伸的弹道,在侦察车前方二十米处爆炸,溅起大片的泥土。
日军侦察车立即倒车企图撤退,后面的步兵也纷纷卧倒。
“修正参数,全炮齐射!”林骁果断下令。
四门防空炮同时喷出火舌,炮弹如同死神的镰刀般扫向日军车队。第一轮齐射就准确命中了目标,侦察车被直接击中,瞬间化作一团火球。后面的两辆卡车也遭到波及,一辆被炸翻在地,另一辆冒着黑烟试图调头。
“漂亮!”观测所里传来一阵低沉的欢呼。
但林骁的脸色依然凝重。通过望远镜,他看到那些日军步兵已经迅速展开战斗队形,依托地形开始还击。
“各碉堡注意,封锁日军退路。机枪手自由射击,别让他们跑了。”
刹那间,十座碉堡的射击孔同时喷出火舌。重机枪的弹雨如同泼水般洒向日军散兵线,在晨雾中划出无数道耀眼的弹痕。
日军显然没有料到会遭到如此猛烈的火力打击。在防空炮和机枪的双重打击下,这个侦察小队很快就被歼灭大半,只有少数几个士兵连滚带爬地逃回了雾中。
战斗仅仅持续了十分钟就结束了。阵地上留下了三十多具日军尸体和三辆燃烧的车辆。
“停止射击!侦察班前出检查战场。”林骁下令。
一队红警士兵谨慎地走出阵地,开始打扫战场。林骁也在一排士兵的护卫下前往现场。
侦察车的残骸还在燃烧,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和血肉混合的焦糊味。几个工兵正在检查车辆残骸,其中一个抬头报告:
“指挥官,这辆车装备了无线电和测绘仪器,确实是来侦察的。”
林骁点点头,目光落在那个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日军军官身上。从他身边散落的地图可以看出,这家伙已经详细标注了河口镇外围的防御工事位置。
“指挥官,金属回收队报告,这些残骸可以拆解出大约2000单位金属。”通讯兵跑来报告。
“立即组织回收。注意警戒,日军很可能进行报复性炮击。”
果然,就在回收队开始作业后不久,远处传来了炮弹破空的声音。
“炮击!全体隐蔽!”
士兵们迅速躲进工事。第一轮炮弹落在阵地前方,显然是在试射。紧接着,更多的炮弹接踵而至,重点轰击碉堡和防空炮阵地。
“指挥官,需要炮兵还击吗?”周勇在通讯器中间道。
“不,让日军浪费弹药。”林骁冷静地说,“通知各单位注意防炮,统计损伤。”
日军的炮击持续了十五分钟才逐渐停止。由于工事坚固,除了几个外围阵地轻微受损外,主要防御设施都完好无损。
炮击停止后,林骁立即接通系统:“铁锤,分析炮击数据,确定日军炮兵阵地位置。”
“正在分析弹道...日军炮兵阵地位于西北方向5.2公里处,应该是两个炮兵中队,约12门75mm山炮。”
这时,无人机也传回了最新侦察画面。画面显示,日军主力已经完成展开,正在兵分三路:中路一个中队直扑河口镇正面,左路一个中队向镇东迂回,右路则是一个加强中队,配备了大量机枪和掷弹筒,显然是要主攻镇西的碉堡群。
“果然来了。”林骁深吸一口气,“通知各部队,按第三号预案准备迎敌。”
通讯兵立即将命令传达下去。整个河口镇防御圈开始调整部署:正面阵地加强火力,两翼做好反迂回准备,预备队进入指定位置。
林骁走出碉堡,沿着交通壕向指挥部走去。沿途的士兵们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战前准备,看到指挥官经过,纷纷立正敬礼。
“都准备好了吗?”林骁问一个正在检查机枪的士兵。
“报告指挥官,准备好了!让小鬼子有来无回!”士兵年轻的脸庞上满是坚毅。
林骁拍拍他的肩膀,继续向前走去。在指挥部门口,他遇到了周勇和刘顺。
“指挥官,镇内已经完成疏散,重要物资都转移到了地下掩体。”刘顺报告道。
“民兵队也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支援任何一段阵地。”周勇补充说。
林骁点点头,走进指挥部。巨大的沙盘上,参谋们正在根据最新情报调整敌军标记。
“日军中路已经进入三公里范围,左路四公里,右路最近,只有两公里了。”
林骁站在沙盘前,目光锐利。日军这个三路进攻的战术很标准,但也很大胆。他们显然是想利用兵力优势同时施加压力,寻找防线的薄弱点。
“命令炮兵,锁定日军右路集群。等他们进入开阔地后,进行五分钟急袭射击。” “通知二团,抽调一个连增援镇西阵地。” “防空炮阵地随时准备压制日军机枪火力。”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整个指挥部如同精密的仪器高效运转。
这时,观测所传来报告:“日军右路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一千米范围!”
林骁走到观测孔前,举起望远镜。晨雾已经散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日军士兵黄色的军装正在田野间移动。阳光下,刺刀反射着寒光。
“终于来了。”林骁轻声说,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准备迎接我们给日军准备的盛宴吧。”
指挥部里,所有军官都屏住了呼吸。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