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的黎明是在急促的哨声中到来的。
天还没亮,镇子四周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红警士兵和民兵们分成数队,在预定位置开始构筑防御工事。铁锹与石块碰撞的声音、木材被锯断的声音、还有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战前的交响乐。
林骁亲自在镇外巡视。他手里拿着工程师绘制的防御工事图,不时停下脚步指点调整。
“这个机枪碉堡的位置再往左移十米,要能够覆盖到那条小路。” “环城沟的深度至少要三米,底部要铺设竹刺。” “把那个土坡削平,不能给日军提供任何掩护。”
跟在他身后的周勇和几位团长飞快地记录着命令。每个人都清楚,这些工事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决定生死。
“指挥官,按照这个进度,今天天黑前就能完成主要工事的建设。”周勇报告道。
林骁点点头,目光投向远处正在劳作的人群。除了士兵,还有许多普通镇民自发前来帮忙。男人们帮着搬运木材石块,妇女们则负责送水送饭,连孩子们都在帮忙传递工具。
这时,刘顺带着几个镇上的长者走了过来。
“指挥官,乡亲们听说要打鬼子,都想出份力。”刘顺指着身后的人群,“大家把家里能捐的都拿来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上前,颤巍巍地说:“长官,咱们镇子好不容易才从鬼子手里解放出来,绝不能再让鬼子打回来!这是我家祖传的一口铜钟,捐给队伍造子弹!”
说着,几个年轻人抬上来一口硕大的铜钟。看那成色,确实是有些年头的古物。
“这...”周勇有些犹豫,“老人家,这是您家的传家宝啊。”
老者激动地说:“传家宝再好,也比不上保住咱们的家园重要!”
这一举动仿佛打开了闸门,镇民们纷纷抬来自家捐献的金属物品:破旧的铁锅、损坏的农具、甚至还有几尊铜佛像。
“铁锤,估算这些金属的价值。” “扫描完成...总计约相当于3200单位金属。特别是那口铜钟,纯度很高。”
林骁心中感动,但他还是摆摆手:“乡亲们的心意我们领了,但这些传家宝不能收。”
“指挥官!”刘顺急道,“这是大家的一片心意啊!”
“正是因为如此,才更不能收。”林骁提高声音,让所有人都能听见,“红警军团保卫河口镇,是因为这里是中国的土地,住着我们的同胞!不是为了搜刮大家的财物!”
他走到那口铜钟前,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这口钟,应该继续挂在镇子里,等我们打跑了所有鬼子,让它为和平而鸣!”
镇民们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老人悄悄抹着眼角,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
然而林骁话锋一转:“不过,如果大家真想帮忙,我倒是有个请求。”
“指挥官请说!” “只要能打鬼子,让我们做什么都行!”
林骁指着正在修建的工事:“我们需要更多的木材和石料。如果乡亲们家里有闲置的,可以借给我们。等打完仗,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这个要求立即得到了响应。不到一个小时,各种建筑材料就从各家各户运到了工地上。
有了镇民们的帮助,工事修建速度大大加快。到中午时分,十座钢筋混凝土机枪碉堡已经初具雏形,环镇挖掘的壕沟也完成了大半。
林骁站在刚刚完工的一号碉堡里,通过射击孔观察着外面的地形。这个碉堡位置选得极好,可以控制通往镇子的主要道路。
“周勇,每个碉堡配备一挺重机枪和两名射手。另外在碉堡之间布置移动火力点,形成交叉火力网。”
“明白!我已经让工程兵在镇外埋设地雷了。”
就在他们检查防御工事时,一个侦察兵急匆匆地跑来:“报告!日军先头部队的侦察车已经出现在五公里外!”
指挥所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林骁冷静地问:“有多少?” “一辆三轮摩托,上面有三个鬼子。他们走得很慢,好像在侦察地形。”
“通知各部,继续施工,不要主动开火。放他们再靠近些。”
林骁走到观测口,举起望远镜。果然,在远处的山路上,一辆日军的侧三轮摩托车正在缓慢行驶。车上的日军不时停下,用望远镜观察河口镇的方向。
“他们在绘制我军布防图。”周勇判断道。
林骁冷笑:“那就给他们看点想看的。”
他接通了刘顺的通讯:“让民兵队按照预定方案,开始在镇外进行假动作。”
命令下达后,一队民兵扛着用木材伪装的“火炮”,大摇大摆地在镇外移动。另一队民兵则在不同位置生起炊烟,制造驻军众多的假象。
这个计策果然奏效。日军的侦察车在观察了一个多小时后,调头返回。
“指挥官,为什么不把他们干掉?”一个年轻的军官不解地问。
“留着他们回去报信更好。”林骁解释道,“我们要让日军误判我们的兵力,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出其不意。”
他转向周勇:“工事修建还要加快速度。我估计,最迟明天早上,日军的主力就会到达。”
整个河口镇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以更高的效率运转起来。镇民们听说鬼子已经近在咫尺,不但没有恐慌,反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备战中。
夜幕降临时,主要的防御工事已经全部完工。十座碉堡如同钢铁巨兽,扼守着通往镇子的要道。三米深的环城壕沟已经注水,水底密布尖锐的竹刺。雷区、铁丝网、机枪阵地层层布设,构成了一道死亡防线。
林骁在周勇的陪同下,进行战前最后一次巡查。
“一团负责正面防御,二团在左翼,三团在右翼。炮兵阵地设在镇内,已经测算好射击诸元。”
“民兵队的任务是什么?”
“刘顺带领民兵负责镇内治安,同时作为预备队。另外,已经组织镇民做好了疏散准备,如果战况不利,可以立即撤往红星站。”
林骁满意地点头。布置得相当周全。
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河口镇防御工事已完成。稳定度提升至53%。解锁新单位:战斗工程师。”
随着提示,一个新的单位图标在系统界面中亮起。战斗工程师,价格300金属,具备普通工程师的所有能力,同时可以携带武器作战,还能够建造更先进的防御设施。
“来得正是时候。”林骁立即下令,“生产二十名战斗工程师,配属到各防御节点。”
这一夜,河口镇无人入睡。
士兵们在阵地上进行最后的准备,检查武器,分配弹药。镇民们则聚集在祠堂里,由刘顺统一安排后勤支援。就连孩子们都安静地待在家里,不哭不闹。
凌晨四点,林骁站在镇中心最高的钟楼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月光下,隐约可以看到一队队黑影正在向河口镇方向移动。
“他们来了。”
通讯器里立即传来各部队确认准备就绪的报告。
林骁深吸一口气。这是他来到这个时空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防御作战。两个中队的日军,将是红警军团面临的最大考验。
但看着镇子里严阵以待的士兵,看着那些虽然紧张但目光坚定的镇民,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
“全体注意,按计划行事。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
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在渐亮的天光下,日军的队伍如同一条毒蛇,缓缓向河口镇逼近。
钢铁与鲜血的碰撞,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