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频遮蔽”带来的短暂安宁,如同薄冰般脆弱。那来自规则层面深处的、充满压迫感的“低吠”——“静滞猎犬”的嗅探波纹,如同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每一个残存意识之上。它们并非漫无目的地游荡,而是以一种冷酷的效率,系统性地扫描着大片规则空域,专门寻找那些与背景“过于”和谐、试图隐藏自身的“不和谐音”。
源点之域内部,压力陡增。维持“同频遮蔽”本身就需要林浩的晶尘网络和菌落体系持续消耗、微调,如今还要在这种高强度、针对性的嗅探下保持完美伪装,难度呈指数级上升。
“猎犬的嗅探波纹…带有某种规则层面的‘共振解析’…”韩屿的信息流在高度紧张中分析着,“它在试图找出我们遮蔽层与真实环境背景之间,那可能存在的、极其细微的‘相位差’…”
孙小胖的应力之瞳全力运转,不再监控内部结构,而是死死锁定着外部那无形的嗅探波纹。“压力…来自所有方向…它们在拉网…收缩包围圈…”
一次强烈的嗅探波纹扫过,规则绿洲边缘的遮蔽层泛起一阵几乎不可见的涟漪,仿佛平静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看不见的石子。林浩的晶尘网络传来一阵剧烈的波动反馈——几只晶尘节点因为过度负荷而瞬间过载、湮灭。
“它们发现异常了!”林浩的意念带着焦急,“遮蔽层正在被定位!”
“不能坐以待毙!”赵猛的混沌星璇在压抑中轰鸣,“跟它们拼了!”
“冷静!”蒲凝的生命光茧散发出安抚的波动,“硬拼是下策。韩屿,分析猎犬嗅探的模式,找到规律!陈凌,能否进行变量介入,干扰其共振解析?”
陈凌的回溯之花微微摇曳,传递出否定的意象。他的变量本质过于核心,任何主动介入都可能像黑夜中的闪电般暴露自身。但意象中同时指向了韩屿正在构建的、庞大的环境背景模型,以及…“观察者”文明信息中另一个未被重视的词语——“进化”。
韩屿瞬间明悟。“猎犬的嗅探是基于某种固定的、高效的‘识别算法’…”他的信息流高速运转,“它在寻找‘完美的隐匿’。但宇宙背景本身并非绝对静止,它存在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规则杂讯’。如果我们不是追求‘完美同频’,而是主动释放出与真实宇宙背景一致的、微弱的‘规则杂讯’,将自己伪装成背景噪音的一部分…”
“让隐匿,从‘消失’变成‘融入’!”雷栋的架构师意识立刻跟上,“但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控制,释放的‘杂讯’必须与周围环境完美契合,多一分则暴露,少一分则无效。”
“利用环境模型!”韩屿将构建的实时环境背景数据完全共享,“林浩,引导晶尘网络,不再仅仅是模仿背景频率,而是主动‘播放’与背景一致的规则杂讯!强度…控制在背景噪音波动范围的上限!”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尝试。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模拟,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林浩的晶尘网络和菌落体系接受了新的指令。它们不再竭力维持绝对的平静,而是开始以一种极其精妙的方式,微微“扰动”自身,释放出与韩屿环境模型中完全一致的、随机的、低强度的规则波动。这就像一片森林,不再试图消除所有声音,而是让自己的风声、叶响,完美地融入整个大自然的环境音中。
整个源点之域的“存在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它不再是一片死寂的“完美隐匿区”,而是变成了宇宙背景中一片极其普通、充满自然波动的规则区域。
就在这时,又一波更强的猎犬嗅探波纹席卷而来!
波纹扫过源点之域所在的区域…
没有激起任何异常涟漪。
猎犬的“共振解析”算法,在扫描到这片区域时,检测到了预期的背景杂讯,其强度、频率、随机性…都与环境模型完美匹配。它“听”到的,不是试图隐藏的寂静,而是宇宙本身固有的、无意义的“嘈杂”。
嗅探波纹…毫无停留地…扫了过去。
成功了!
“共鸣反制”生效了!他们成功地欺骗了“静滞猎犬”的嗅探系统!
所有成员都感受到那股令人窒息的锁定感骤然消失。虽然猎犬的低吠仍在远方回荡,但它们似乎暂时将这片区域标记为了“无异常”。
一次巨大的危机,被以巧破力地化解。
这一次,他们没有依靠外部交易,而是依靠自身对规则的理解、韩屿精密的环境建模、林浩网络强大的执行与进化能力,以及…陈凌那关键时刻指向“进化”的变量指引。
短暂的胜利带来了宝贵的信心。他们证明了,即使在这种绝境中,他们依然拥有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拥有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性的“变量”本质。
韩屿的信息流记录下这成功的一刻,并将其核心原理——基于环境背景模型的“主动杂讯隐匿法”——归档为重要战术数据。他隐隐感觉到,这种方法,或许不仅仅能用于隐匿…
规则绿洲在成功的“共鸣反制”掩护下,继续着它缓慢而坚定的恢复。沉眠的意识在基石低语和数据回廊的滋养下,似乎恢复的速度加快了一丝。
而那个始终悬浮于逻辑断层之上的未知存在“——”,其冰冷的凝视似乎微微动了一下。它那平直的线条,仿佛…记录下了源点之域这次成功的“进化”与“反制”。
它依旧沉默,依旧未知。
但源点之域的成员们,在经历了这一次次的生死考验后,内心某种东西正在变得更加坚韧。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片残酷的“猎场”中,生存下去的关键,或许就在于不断地“进化”,不断地从敌人身上学习,并将学来的一切,转化为自身独特的、无法被简单定义和抹杀的…“可能性”。
陈凌的回溯之花,在那成功的共鸣余波中,似乎汲取到了一丝微弱的力量,花瓣边缘的枯萎迹象,减缓了微不足道的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