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听到自己的分析和建议得到了认可,并且推动了项目进展,脸上瞬间焕发出兴奋和自豪的光彩,连忙点头应下。
“至于第一个SaaS项目……”
陈默沉吟了一下,“也不是完全放弃。你可以继续保持关注,看看他们接下来能否在获客或产品差异化上取得突破。有时候,早期的‘不看好’只是因为时机未到。”
“好的,陈董,我会跟进。”杨林认真地记下。
正事谈完,办公室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陈默看着杨林依旧坐得笔直的样子,不由得失笑,放松身体靠回椅背,用回寝室里熟悉的随意语气说道:“行了,杨老大,公事汇报完了就别绷着了。怎么样,最近在公司还习惯吗?夏天那小子没欺负你吧?”
杨林被陈默这突如其来的切换弄得愣了一下,随即也放松了些,脸上露出在学校里那种略显腼腆的笑容,推了推眼镜:“习惯。夏天他……很好,教了我很多。”
“那就好。”
陈默笑了笑,“好好干,我看好你。未来公司的数据分析这一块,需要你这样的严谨思维。”
杨林重重地点头,眼神坚定:“我会努力的,陈默。”
一声“陈默”,不再是“陈董”,仿佛又将两人拉回了那个吵闹又温馨的403宿舍。
杨林拿着陈默批示好的文件,起身告辞,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陈默看着他的背影,心里颇为欣慰。身边这些伙伴的成长,是他除了商业成功之外,另一份重要的收获。
杨林刚离开办公室,陈默桌上的手机就嗡嗡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显示着“郭文杰”的名字。
陈默笑着按下接听键,还没来得及开口,电话那头就传来郭文杰那特有的、带着点玩世不恭腔调的声音:“喂,陈默兄,干嘛呢?”
“还能干嘛,在公司处理点事情。”陈默放松地靠向椅背,笑着回答。
“哟呵!这大白天的,你不是应该在学校里沐浴知识的阳光,做个天天向上的好学生吗?怎么又溜号去当你的资本家了?”
郭文杰嘿嘿一笑,语气里满是调侃。
陈默一阵无语,这家伙明显是明知故问。
“你这话说的,跟我不知道你啥德行似的。少来这套,直接说,找我啥事?”
“嘿嘿,没啥大事。”
郭文杰在电话那头咂咂嘴,语气带上了点郁闷。
“刚被我家老登训了一顿,唾沫星子都快给我洗脸了。”
“唉,又是老生常谈,让我多跟你学习学习,多交流交流,说你年纪轻轻怎么怎么厉害……陈默啊陈默,我可被你坑惨了,现在你成了我爸嘴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了!”
陈默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情颇为愉悦:“哈哈哈,没办法,哥就是这么优秀,想低调都不行。”
“得了吧你!少在那儿臭屁了!”
郭文杰啐了一口,随即语气变得正经了些,“说真的,你那儿最近有没有什么好项目?带带兄弟一起玩玩呗?让我也沾点光,好回去堵堵我家老登的嘴。”
听到这话,陈默握着手机,另一只手移动鼠标,熟练地点开了电脑上的项目库文件。
陈默的目光在几个正在进行或即将启动融资的项目上快速扫过,很快,就锁定在了“ofo小黄车”上。
陈默心里很清楚,共享单车这个项目,本质上就是一个烧钱抢市场、快速扩张规模的游戏。
目前 ofo 在北大及周边高校的试点数据不错,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小范围的口碑。
按照戴维团队的规划和市场发展的速度,第一轮天使轮的资金估计撑不了多久,很快就要启动第二轮,甚至第三轮融资。
默婉资本虽然目前实力还可以,资金也还宠物,但也不可能无限期地独自支撑所有轮次的投资。
尤其是在项目估值飙升之后,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或者财务投资者,分担风险、共享资源,是必然的选择。
而且,像郭文杰家族背后的华盛资本,如果能提前介入,不仅能带来资金,其背后的资源和人脉对 ofo 未来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几乎是在瞬间,陈默心里就有了决断。
陈默对着电话那头的郭文杰说道:“项目嘛,眼下倒是真有一个。我们天使轮投的那个 ofo 小黄车,你知道吧?就是北大校园里那个黄色的共享单车。”
“知道啊,挺有意思的玩意儿,我还在你们学校见过呢。”郭文杰回应道。
“嗯,根据他们现在的运营数据和扩张计划,估计很快就要启动第二轮融资了。”陈
默语气平稳地介绍,“你要是真有兴趣,可以让你那边的人提前做一下项目评估。到时候这一轮,我们可以一起投。”
听到陈默这话,郭文杰明显来了兴致,声音都提高了些:“共享单车……嗯,这个概念听起来是有点搞头。行啊!谢了兄弟,有这种好事还能想着我!我回头就找人去研究研究。”
“嗯,资料我让沈青瓷整理一份发给你。你们自己做好尽调。”陈默补充道。
“没问题!够意思!”
郭文杰心情大好,“过几天等我忙完手头这点破事,必须请你吃饭,地方随你挑!好好谢谢你!”
“行了,跟我还客气什么。等你消息。”陈默笑了笑。
“得嘞!那就先这样,我赶紧找人评估去,回头联系!”郭文杰说完,利落地挂了电话,显然是迫不及待要去落实这件事了。
放下手机,陈默看着电脑屏幕上 ofo 小黄车的Logo,嘴角微微上扬。
引入郭文杰这边的资本,不仅能为 ofo 的下一步发展加注,也能进一步巩固自己和郭文杰,乃至其背后华盛资本的关系,这步棋,走得不错。
陈默移动鼠标,点开内部通讯软件,给沈青瓷发去了一条消息,让她准备 ofo 小黄车的相关资料,发送给华盛资本的郭文杰进行初步评估。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默深吸一口气,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未完的工作上,商业的齿轮,就在这一通通电话、一次次决策中,平稳而迅速地向前运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