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民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爸!您说什么?”
“这院子,我卖给他了。”
王老先生重复了一遍,
“不行!”
王建民急了,声音尖利起来。
“刘厂长那边出价一千八百块!一千块八百块!您就这么卖给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穷小子?”
他指着李砚秋,手指都在发抖。
“他能出得起多少钱?一千?还是八百?”
李砚秋没有看他,目光依旧落在王老先生身上,平静如水。
王老先生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
他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里满是失望。
“你眼里,就只有钱吗?”
“这座宅子,是王家的根。我宁可它空着,也绝不会卖给一个满身铜臭的俗人,让它变成推杯换盏的酒肉场!”
他转过身,对着李砚秋,语气缓和下来。
“小友,让你见笑了。”
他叹了口气。
“这院子,市面上的价,至少要一千块。”
“我给你个实价,八百,你看如何?”
这个价格一出,旁边的方明倒吸一口凉气。
这哪是卖房,这简直是半卖半送!
王建民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却不敢再顶撞。
李砚秋站直了身体,对着王老先生深深一揖。
“老先生高义,晚辈心领了。”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
“但这价格,晚辈不能接受。”
“老先生的祖宅,风骨犹存,它值这个价。”
他伸出六根手指。
“一千二。”
“一分不能少。这是对这座宅院的尊重,也是对老先生您的尊重。”
王老先生愣住了。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看着他那双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许久,才缓缓地点了点头。
浑浊的眼眶里,泛起了一层水汽。
“好。”
他只说了一个字。
“好!”
方明见状,立刻从随身的包里掏出纸笔,那动作,比谁都快。
“王老先生,李老板,契约我这就给您二位拟好!”
他生怕这桩天大的买卖飞了。
白纸黑字,落下姓名,按上手印。
一式三份。
当李砚秋将自己的手印按上去的那一刻,他感觉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老先生,这么大一笔钱,我没带在身上。”
李砚秋收好契约,语气诚恳。
“我今晚回村里取钱,明天一早,准时给您送过来。”
“不急。”
王老先生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意。
“我相信你。”
他看着李砚秋,就像看着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小友,往后这院子,就拜托你了。”
“定不负所托。”
李砚秋郑重承诺。
告别了王老先生,走出那扇朱漆大门,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
方明跟在旁边,满脸都是劫后余生的兴奋。
“李老板!您可真是……真是神人啊!”
他现在对李砚秋,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砚秋笑了笑,没说什么。
李砚秋伸手探入外套内袋,指尖夹出一叠整齐的钞票。
他将钱递过去。
“辛苦了,方明。”
方明像被烫到一样,猛地向后退了半步,双手连连摆动。
“李老板,你这是干什么!”
他的声音又急又快,
“我跟豹哥是过命的交情,你是豹哥推荐来的自家兄弟,哪有收钱的道理!”
李砚秋递钱的手悬在半空,他静静看着方明涨红的脸,那副真切的模样不似作伪。
他收回手,将那叠钱重新塞回口袋。
“是我唐突了。”
李砚秋的语气缓和下来。
“那下次我做东,请你和豹哥吃饭。”
方明紧绷的肩膀瞬间松弛,脸上立刻绽开一个憨厚的笑容。
“好嘞!我可等着砚秋哥这顿饭!”
说罢李艳秋连忙回家,他心里装着事,脚步飞快,往家赶。
李家村。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透出了昏黄的灯光。
李家小院里,
蒋春兰和张桂芝坐在堂屋的桌边,谁也没有动筷子。
桌上的饭菜,已经有些凉了。
“妈,嫂子,秋儿咋还不回来?不 会是出啥事了吧?”
张桂芝的语气里,满是担忧。
蒋春兰紧紧抿着嘴,手里的粗布被她绞得变了形。
“别瞎说。”
她嘴上训斥着,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盯着院门口。
就在这时,院门被“吱呀”一声推开。
一个熟悉的身影,披着月光,走了进来。
“秋儿!”
两个女人同时站了起来,悬着的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
“怎么还不吃饭?”
李砚秋走进屋,看到桌上没动过的饭菜,
“等你呢。”
蒋春兰迎了上来,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问起。
李砚秋没让她们继续担心。
他走到桌边,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嫂子,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妈,嫂子。”
“这段时间把家里的东西,都收拾收拾吧。”
两人都愣住了。
“收拾东西?”
“秋儿,出啥事了?为啥要收拾东西?”
“咱们要搬家了。”
李砚秋的声音很平静。
“搬家?”
张桂芝也懵了,她下意识地问。
“搬去哪儿?”
他一字一顿,清晰地说道。
“搬去县城啊。”
“去咱们自己的家,我今天已经看好了。”
整个堂屋,瞬间死一般的寂静。
足足过了十几秒。
蒋春兰疑问道,
“真假啊?”
“我说,我在县城,买了个院子。”
李砚秋拉开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
“以后,咱们家,在县城有根了。”
“轰——”
蒋春兰眼睛瞪得溜圆,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儿子,像是要从他脸上看出一丝开玩笑的痕迹。
“院……院子?”
“啥样的院子?”
李砚秋看着她们那副吃惊的样子,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换了一种方式。
“妈,你还记不记得,以前村东头,老地主家的那个大宅子?”
蒋春兰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咱们买的那个,比他那个还大。”
他开始描绘。
“院子有两进,门是朱红色的,上面有两个大铜环。”
“推开门,里面是一个大院子,地上铺着青石板,干净得很。”
他的声音放缓,像是在讲一个动听的故事。
“院子东边,种着一排竹子,风一吹,沙沙地响。”
“院子中间,还有一棵老槐树,比村口那棵还要粗,夏天在树底下乘凉,蚊子都叮不着。”
蒋春兰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院子。
“妈,前院的地,够你开一小片菜园子,种点葱,种点蒜,养几只鸡都绰绰有余。”
李砚秋的目光,又转向了张桂芝。
“嫂子,堂屋后面,还有一个后院。”
“地方宽敞得很,以后晒谷子,晒被子,再也不用挤在咱们这小院里了。”
“屋子也多,都是青砖大瓦房,又高又亮堂。”
“屋里窗户一推开,就能看到院子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