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雪落下时,总坛的学堂已颇具规模。十几间新砌的石室沿山而建,窗明几净,里面摆着整齐的木桌木椅,墙上挂着林砚亲手绘制的草药图谱和沈清辞书写的莲盟守则。
清晨的雪地里,孩子们踩着薄雪去学堂,呵出的白气与笑声一起消散在冷空气中。林砚裹着厚厚的棉袍,站在学堂门口清点人数,看到有孩子的鞋湿了,便拿出备用的棉鞋让他换上,嘴里念叨着:“天冷,可别冻着脚。”
喵千岁端着刚熬好的姜枣茶走进学堂,热气腾腾的茶汤驱散了室内的寒意。“都喝点暖暖身子。”她笑着把茶碗分到孩子们手中,目光落在靠窗的位置——那里坐着个瘦小的女孩,正低头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是上个月从战乱区接来的孤儿。
“阿秀,”喵千岁走过去,递给她一块梅花糕,“字写得真好。”
阿秀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怯懦,却还是小声说了句“谢谢喵姐姐”,接过糕点小口吃起来。这孩子刚来时整日沉默,如今在学堂里渐渐开朗,还跟着张婶学做针线,缝补的帕子上能绣出简单的莲花。
沈清辞和玄风站在廊下,看着学堂里的景象,脸上都带着欣慰。
“明年开春,该添些新课本了。”沈清辞道,“我托周大人在京城找些医书和农书,让孩子们能学到更多东西。”
“我也让南边的据点留意,”玄风点头,“听说有些前朝的药经孤本,或许能找到有用的记载。”
午后的雪越下越大,总坛的人都聚到了议事的石室。炉火熊熊燃烧,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张婶端来一大盆炖羊肉,香气四溢,孩子们围着桌子坐好,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肉盆。
“先别急着吃,”沈清辞敲了敲桌子,等孩子们安静下来,才笑道,“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说说来年的打算,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举手:“沈公子,我想学种药!像林先生那样,种出能治病的草!”
“我想学剑法!”另一个男孩站起来,比划着玄风教的招式,“像玄风公子那样厉害,保护大家!”
阿秀也小声说:“我想学好针线,给大家做暖和的鞋子。”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眼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大人们看着他们,脸上都带着笑意。
老者从云雾谷捎来的信被拆开,林砚大声念着:“……谷里的药苗都盖了草席,过冬没问题。开春后,我带几个老伙计去总坛,教孩子们嫁接的法子……”
念到一半,他忽然停住,挠了挠头:“老丈还说,让沈公子和喵姑娘……有空回谷里看看,他酿了新酒等着呢。”
喵千岁的脸颊微微发烫,沈清辞握着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力量。
玄风清了清嗓子,拿出一张新绘制的舆图:“我打算明年开春,去西边的据点看看。那里靠近边关,据说常有流寇作乱,莲盟的人在那边压力不小,得去支援一下。”
“我跟你一起去。”沈清辞道,“正好看看那边的土壤适合种什么草药,或许能帮上忙。”
“那我呢?”林砚急了,“我也想去!”
“你得留下。”玄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学堂和药圃离不开你,等我们把西边的事安顿好,就回来接你。”
炉火噼啪作响,羊肉的香气混合着孩子们的笑声,在石室里弥漫。喵千岁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所谓的岁月静好,大抵就是这样——窗外风雪漫天,室内炉火温暖,身边有想要守护的人,心中有清晰可见的未来。
雪渐渐停了,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沈清辞低声对喵千岁说:“等西边的事了了,我们再去海边,看一次日出。”
喵千岁点头,看着他眼中映出的炉火与星光,心里一片安宁。
来年的路还长,或许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只要这份守护的信念还在,便无所畏惧。因为他们知道,冬雪总会消融,春天总会到来,而他们种下的希望,定会在这片土地上,开出最绚烂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