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云雾谷的药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薄荷被割下晾晒,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香气;何首乌的根茎饱满粗壮,挖出来时带着湿润的泥土;金不换、当归等草药也被小心采收,分类捆扎好,堆在竹棚里,像一座座小山。
老者和村民们围着药堆,笑得合不拢嘴。“按这个收成,足够附近三个镇子用一年了!”老者拍着沈清辞的肩,眼里满是欣慰,“沈公子,你们可真是做了件大好事!”
沈清辞笑着摇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他转头看向喵千岁,“之前说的去看海,明日启程如何?”
喵千岁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眼底泛起期待的光。这些日子忙着采收,她几乎忘了这个约定。
次日清晨,沈清辞和喵千岁辞别众人,踏上了去海边的路。玄风留在谷中处理药材分发的事,林砚则抱着他新整理的药谱,嚷着要回总坛给孩子们上课,一行人就此分道扬镳,却都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前往海边的路比想象中远,两人走了五日,才闻到空气中咸湿的海味。远远地,一片蔚蓝出现在天际,与天空连成一线,壮阔得让人屏息。
“到了。”沈清辞停下脚步,看着身边的喵千岁,她正望着大海,眼睛亮得像藏了星辰。
他们在海边找了家渔民的小屋住下。屋主是对老夫妻,见他们是来散心的,热情地腾出最好的房间,还送来了刚煮好的海虾,鲜甜可口。
傍晚,两人沿着沙滩散步。夕阳将海水染成金红色,浪潮一波波涌来,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喵千岁赤着脚踩在沙滩上,海水漫过脚踝,带着微凉的暖意。
“你看!”她指着远处的礁石,几只海鸥正停在上面梳理羽毛,“它们不怕人呢。”
沈清辞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望着海鸥:“师父说,海是最包容的,无论什么生灵,都能在这里找到栖息的地方。”
“就像莲盟?”喵千岁转头看他,“无论来自哪里,有着怎样的过去,只要心怀守护的信念,就能成为一家人。”
沈清辞点头,目光落在她被海风吹乱的发丝上,伸手轻轻为她拂开:“就像我们。”
喵千岁的心跳漏了一拍,低头看着脚下的浪花,脸颊微微发烫。
夜里,两人坐在屋前的礁石上,听着涛声。月色皎洁,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像铺满了碎银。远处的渔船亮着灯火,随波摇曳,像夜空中坠落的星子。
“还记得在柳溪镇的雨巷吗?”沈清辞忽然开口,声音被涛声衬得格外低沉,“那时你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雨停。”
“记得。”喵千岁轻声道,“那时觉得前路茫茫,能活过一日都是侥幸。”
“我也记得。”沈清辞转头看她,眼底映着月光与海浪,“那时我想,若能护你平安度过这场风雨,便此生无憾。”
喵千岁的心猛地一颤,抬头撞进他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了初见时的清冷,没有了并肩作战时的凝重,只有温柔的、仿佛能将人溺毙的深情。
“喵千岁,”他轻轻唤她的名字,指尖拂过她的脸颊,带着海风的微凉,“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此生只会循着师父的嘱托,守护莲盟,了此残生。可遇见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日子可以这样鲜活,原来心里可以这样被填满。”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支用海柳雕刻的发簪,簪头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正是莲盟的信物模样。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他握着她的手,将发簪放在她掌心,“但我想护你一辈子,像守护莲盟的信念一样,坚定不移。你……愿意吗?”
喵千岁看着掌心的发簪,海柳的纹理温润,仿佛还带着他掌心的温度。她抬头,望着他眼中的自己,泪水忽然模糊了视线。这些日子的并肩作战,那些月下的闲谈,那些不经意的关怀,一一在脑海中闪过,原来早已在心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她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哽咽,却无比清晰:“我愿意。”
沈清辞笑了,那笑容比月色更明亮,比星光更璀璨。他伸手将她拥入怀中,海风拂过,带来远方的涛声,像是在为他们祝福。
发簪被小心地插在发间,莲花的轮廓在月光下清晰可见。两人依偎在礁石上,听着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仿佛能听到彼此的心跳,与涛声融为一体。
远处的海平线上,已泛起微光,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而属于他们的故事,也翻开了最温柔的一页——往后余生,既有江湖路远的相伴,也有柴米油盐的平淡;既有守护苍生的信念,也有执手听涛的安宁。
海风吹拂,带着咸湿的气息,也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