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来得早,总坛的梅枝刚谢,那边的柳叶已抽出新绿。沈清辞、喵千岁和林砚带着几个莲盟子弟,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马车在官道上颠簸,窗外的景致从苍劲的古林渐渐变成温婉的水乡,青瓦白墙枕着流水,处处透着江南独有的柔情。
“果然和北方不一样!”林砚扒着车窗,眼睛瞪得溜圆,“你看那桥,弯弯的像月牙儿!还有水里的船,居然是摇着走的!”
喵千岁也看得入神,江南的雨是细蒙蒙的,不像北方的雨那样急骤,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打湿了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这雨巷,竟和柳溪镇的雨巷有几分相似,却少了那份仓皇,多了几分安宁。
他们在苏州城的莲盟据点落脚,据点藏在一家茶馆后院,掌柜是位姓吴的老者,早年受过莲盟恩惠,一直在此潜伏。见到沈清辞等人,吴掌柜激动得热泪盈眶,忙不迭地端出刚沏的碧螺春。
“沈公子,可把你们盼来了!”吴掌柜搓着手,“南边这些年虽受影阁影响小些,但也不安生,你们来了,咱们心里就踏实了。”
玄风早已在此等候,他穿着一身月白长衫,褪去了往日的玄色阴郁,更显俊朗。看到他们,起身笑道:“来得正好,明日有场药市,正好去看看有没有稀罕的种子。”
次日清晨,雨停了,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花香。四人来到药市,只见青石板路上摆满了摊位,各色草药琳琅满目,从常见的当归、枸杞到珍稀的雪莲、虫草,应有尽有。药农们的吆喝声、算盘声混在一起,热闹非凡。
林砚像掉进了宝库,一会儿拿起这个闻闻,一会儿拿起那个看看,嘴里不停念叨着:“这个是七叶一枝花,能治蛇毒!那个是何首乌,听说吃了能延年益寿……”
喵千岁则在一个摊位前停住脚步,摊主是位老婆婆,面前摆着些不起眼的草籽,其中一袋正是她要找的薄荷种子。
“婆婆,这薄荷怎么卖?”她蹲下身问道。
老婆婆眯着眼睛笑:“姑娘识货啊,这是去年新收的种子,出芽率高得很。看你面善,便宜些给你。”
沈清辞走上前,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种子袋,付了钱。老婆婆看着他们,忽然笑道:“小两口真般配。”
喵千岁的脸颊瞬间红了,刚想解释,沈清辞却已谢过老婆婆,拉着她往前走,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让她的心跳又快了几分。
玄风在前面的摊位前招手:“过来看看,这有本《南方草药志》,或许对药田有用。”
四人凑过去翻看,书里记载着许多江南特有的草药,还有配图和用法,确实是本难得的好书。沈清辞买下书,递给林砚:“正好能补充你的药谱。”
逛到午时,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四人走进一家临水的酒楼,选了个靠窗的位置。窗外是弯弯的石桥,桥下乌篷船缓缓划过,船夫的号子声顺着水流飘上来。
“来盘清蒸鲈鱼,再来份龙井虾仁!”林砚熟门熟路地点菜,这些天他早已把苏州的美食摸得门儿清。
酒菜上桌,吴掌柜特意送来一坛女儿红,说是给他们接风。沈清辞给每人倒了杯酒,看着窗外的雨巷,忽然道:“还记得在柳溪镇,我们也是这样在雨巷里躲雨,那时你说,若有朝一日能安稳地看雨就好了。”
喵千岁想起那时的狼狈,忍不住笑了:“是啊,没想到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
“不是愿望实现得快,是我们一起走过来了。”玄风举起酒杯,“敬过去,也敬将来。”
“敬将来!”四人碰杯,酒液入喉,带着江南的温润,也带着并肩走过风雨的厚重。
雨渐渐停了,夕阳透过云层洒下,给青瓦白墙镀上一层金边。沈清辞忽然起身,走到窗边,回头对喵千岁说:“过来。”
喵千岁走到他身边,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雨后的天空挂着一道彩虹,横跨在石桥与酒楼之间,美得像梦境。
“你说过,家乡的雨后常有彩虹。”沈清辞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温柔的笑意,“这里的彩虹,也送给你。”
喵千岁望着彩虹,又看看身边的人,心里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意填满。原来最好的时光,不是独自欣赏美景,而是身边有想要分享的人,是历经风雨后,能并肩看彩虹的安宁。
江南的雨巷,续写着他们的故事。这里没有影阁的追杀,没有朝堂的纷争,只有药田的希望,有彼此的陪伴,有细水长流的温暖。而这样的日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