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城和他的F班小队在练习室里打着哈欠、吹羽毛,进行着他们的“深度能量修复”和“灵魂共鸣式”排练时,在同一栋楼的另一端,A组1队的练习室,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空气灼热,汗水的气息混合着地板蜡的味道,形成一种名为“奋斗”的荷尔蒙。巨大的落地镜前,王撕聪和他精心挑选的队友们,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正在疯狂运转。
他们的公演曲目是《烈焰战歌》。正如其名,这是一首节奏爆炸、动作激烈、对体能和表现力要求都极高的舞曲。选择这首歌,本身就代表了王撕聪的野心——他要做最耀眼的那一个,要用毫无争议的实力碾压所有对手,包括那个让他越来越看不懂的江城。
王撕聪的十二小时,是从凌晨四点的闹钟开始的。
04:00 Am - 黎明前的黑暗
宿舍区一片死寂。王撕聪悄无声息地起床,用冷水狠狠洗了把脸,驱散最后一丝睡意。他轻手轻脚地换上早已被汗水浸透又风干多次的训练服,如同一个潜入敌营的忍者,离开了宿舍。
04:30 Am - 独自的战场
1号舞蹈练习室,空无一人。王撕聪打开灯,巨大的镜子里映出他略显单薄却眼神炽热的身影。他没有播放音乐,而是开始独自进行基础体能训练——深蹲、俯卧撑、核心力量……每一个动作都标准到苛刻,汗水很快在他身下形成一小滩水渍。这是他雷打不动的晨课,他认为,没有强大的体能作为基石,一切舞台表现都是空中楼阁。
06:00 Am - 早餐与规划
食堂刚开门,王撕聪是第一个顾客。他迅速吃完严格按照营养比例搭配的早餐(水煮蛋、全麦面包、鸡胸肉、西兰花),同时在本子上写下今天详细的训练计划,精确到每分钟。他甚至标注了哪个时间段需要补充水分,哪个时间段可以进行短暂的肌肉拉伸。
07:00 Am - 小组集合
A组1队的其他成员陆续来到练习室。看到早已大汗淋漓的王撕聪,他们丝毫不感到意外,反而被这种拼劲感染,迅速投入热身。
07:30 Am - 扒舞抠细节
《烈焰战歌》的音乐响起。王撕聪站在最前面,眼神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赵毅!你的手部动作慢了0.5拍!”
“李铭!转身的时候核心要收紧!不要晃!”
“这里,我们五个人的角度必须完全一致!再来一遍!”
他不仅对自己狠,对队友要求同样严格。一个八拍的动作,他们可以反复练习几十遍,直到所有人的力度、角度、表情都如同复制粘贴般整齐划一。汗水像小溪一样从他们额头流下,训练服紧紧贴在身上。
10:00 Am - 声乐突击
舞蹈训练暂告段落,王撕聪立刻带领小组转战声乐练习室。《烈焰战歌》副歌部分有几个极具爆发力的高音,是难点也是亮点。
“气息!注意气息支撑!不要用嗓子吼!”
“想象声音从丹田发出,穿透天花板!”
他带着大家一遍遍练习发声,寻找最稳定、最有力的唱法。喉咙干了就喝一口温水,累了就互相打气。
12:00 pm - 午餐与复盘
午餐时间,王撕聪一边快速进食,一边用平板电脑回看上午训练的录像。他暂停、慢放、分析每一个不到位的动作和每一句不稳的唱腔,在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13:00 pm - 下午的鏖战
午休时间被压缩到极致。下午的训练更加综合,唱跳结合,模拟舞台表演。高强度舞蹈的同时还要保证气息稳定、唱腔有力,这对体能是极大的考验。
不断有人体力不支,动作变形。
“坚持住!突破极限就是进步!”王撕聪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自己也早已到达极限,腿部肌肉如同灌了铅,肺部火辣辣地疼,但他眼神里的火焰从未熄灭。
16:00 pm - 导师指导
舞蹈导师林薇和声乐导师李贺前来指导。王撕聪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将小组遇到的问题和盘托出,虚心求教。他认真记录下导师的每一条建议,并在导师离开后立刻组织大家进行针对性练习。
18:00 pm - 晚餐与短暂休整
依旧是快速的营养餐。王撕聪利用这短暂的休息时间,进行肌肉放松和拉伸,防止受伤。他甚至会翻阅一些舞台表演理论的书籍,寻找灵感。
19:00 pm - 夜间加练
其他小组或许已经结束一天的训练,但A组1队的灯火通明。他们开始进行完整的舞台动线排练,包括走位、镜头感、与台下观众的虚拟互动。
“眼神!要有杀气!我们是烈焰,要燃烧一切!”
“这里的定点,要稳如磐石!”
王撕聪的声音在空旷的练习室里回荡,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执着。
22:00 pm - 个人加练
小组训练结束,队友们拖着仿佛散架的身体离开。王撕聪却留了下来。他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自己觉得还不够完美的个别动作,或者攻克某个始终唱不满的高音。汗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也只是随手一抹。
00:00 Am - 深夜复盘
回到宿舍,其他室友早已进入梦乡。王撕聪却打开台灯,就着微弱的光线,在日记本上写下今天的训练总结:
“今日训练时长:18.5小时。体能消耗:极大。主要问题:第三段副歌后的连续跳跃稳定性不足,高音A的持久力有待加强。明日改进:增加核心力量训练30分钟,针对高音进行气息强化练习。备注:注意队友赵毅膝盖旧伤,提醒其适当冰敷。”
合上日记本,他才会允许自己躺下,几乎是瞬间就因极度疲惫而陷入沉睡。
这就是王撕聪的十二小时,不,是接近二十小时。他将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拼搏,将每一分钟都榨取出最大的价值。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休息”,只有“更努力”;没有“极限”,只有“被突破的极限”。
他坚信,汗水不会欺骗人,努力终将得到回报。只有像苦行僧一样修炼,才能在那残酷的舞台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然而,当他偶尔在训练的间隙,听到隔壁F班练习室隐约传来的、与这里截然不同的轻松(甚至可以说是懒散)的氛围,或者通过网络看到江城又一次因为某种匪夷所思的“摆烂”行为登上热搜时,他坚如磐石的内心,也会闪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迷茫。
那个江城……他几乎不练习,为什么人气反而越来越高?
为什么自己拼尽全力,得到的关注却似乎还不如他随手的一个举动?
努力……真的是一切吗?
但这种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会被更强烈的斗志淹没。
“歪门邪道,终究上不得台面!”王撕聪会这样告诉自己,然后更加凶狠地投入到下一轮的训练中。
他用疯狂的内卷,筑起一道防御壁垒,抵御着来自江城那条“邪路”的诱惑和冲击。
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两个练习室里,平行而又交织地延伸着,共同指向那个即将到来的、注定不会平静的第一次公演舞台。
而系统,则在江城又一次因为“在集体疯狂内卷时保持自身节奏”而获得奖励时,意味深长地提示了一句:
“宿主,请注意,过度内卷与彻底摆烂,或许都不是最优解。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可持续的,并且能让你感到快乐的节奏。”
江城对此的回应是,翻了个身,把系统的提示音当成了催眠曲。
快乐?
他现在躺着赚钱,就挺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