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签签第二次在江城面前铩羽而归,甚至可以说是落荒而逃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练习生基地传开。
如果说第一次“鞋带事件”还带着点偶然和冲动的成分,那么这一次,江城在众目睽睽之下,仅凭几句不咸不淡的话,就逼得手握生杀大权的顶流导师无功而返,这带给其他练习生的震撼是颠覆性的。
原来,面对权威的打压,不一定非要卑躬屈膝,也不一定非要头破血流地硬刚,还可以……用这种近乎于“耍无赖”的智慧(?)来化解?
不少处于中下游、时常感到迷茫和压抑的练习生,看江城的眼神里,除了之前的敬畏和好奇,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崇拜?仿佛看到了某种打破枷锁的可能性。
王撕聪听闻此事后,独自在练习室对着镜子发了很久的呆。他发现自己一直信奉的“努力-实力-认可”的路径,在江城这里似乎完全行不通。江城走的是一条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真实有效的“邪路”。这让他感到困惑,甚至有一丝动摇。
而事件的主角江城,对此毫无自觉。他正忙着应付系统新发布的任务——【声乐的“慵懒”共鸣】。
任务要求他在接下来的声乐集训中,将“慵懒”唱法进一步深化,并至少让一位声乐导师(李贺老师)表现出“值得玩味”而非“彻底否定”的态度。
奖励是现金8000元和技能【基础音准纠正(被动)】。
后者对江城来说有点吸引力,毕竟老是靠系统微调也不是长久之计(主要是怕被发现),有个被动技能能省事不少。
于是,在第二天上午的声乐集体课上,当其他练习生都在李贺老师的指导下,努力进行腹式呼吸、打开口腔、寻找共鸣点时,江城再次展现了他独特的“修炼”方式。
李贺老师让大家练习一个长音“啊——”,要求气息平稳,音准到位。
其他练习生纷纷吸足气,努力发出悠长而稳定的“啊——”,一个个憋得脸红脖子粗。
轮到江城时,他象征性地吸了一小口气,然后发出了一声极其微弱、仿佛随时会断气的、带着浓浓睡意的:“啊~~~~~”
声音飘忽,气息短促,音准……勉强在调上(系统暗中辅助),但那股子有气无力的劲儿,仿佛下一秒就要驾鹤西去。
李贺老师皱起了眉头,走到他面前:“江城,你的气息太浅了,声音没有支撑。再来一次,深吸气,把横膈膜沉下去。”
江城点点头,表示受教。然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动作幅度很大,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连肩膀都耸了起来。
紧接着,他发出了更加响亮的一声:“哈~~~~~欠~~~~~~”
没错,不是一个稳定的长音“啊”,而是一个悠长的、淋漓尽致的、甚至还带着点泪花的——哈欠!
练习室里瞬间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笑声。
李贺老师:“……”
他看着打完哈欠,一脸“不好意思没控制住”的江城,感觉自己几十年的声乐教学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江城!”李贺老师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和,“我让你练长音,没让你打哈欠!”
江城揉了揉眼睛,无辜地辩解:“老师,我觉得……打哈欠,其实是一种非常深度的呼吸练习。您看,它需要张大嘴巴,充分拉伸面部和喉部肌肉,深吸气,然后缓慢均匀地呼气……这难道不是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更自然的气息训练法吗?”
李贺老师张了张嘴,竟然一时无法反驳!从生理学上讲,打哈欠确实伴随着深长的呼吸!
“可是……这跟唱歌有什么关系?!”李贺老师试图把话题拉回正轨。
“有关系啊。”江城一本正经,“唱歌需要放松,对吧?打哈欠就是极致的放松。唱歌需要气息支持,对吧?打哈欠锻炼的就是深度呼吸。我觉得,如果我们能把打哈欠时的这种松弛感和呼吸状态,运用到歌唱中,或许能达到一种……返璞归真的效果?”
返璞归真……效果?
李贺老师看着江城那真诚(自认为)的眼神,感觉自己快要被他带进沟里了。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换个方式:“好,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但现在,请先按照我的要求,做一个标准的、稳定的长音‘啊’。”
“哦。”江城从善如流。
他再次吸气,这次没有打哈欠,但发出的“啊——”依旧软绵绵、虚飘飘,像是被抽掉了骨头,毫无力度和质感可言。
李贺老师无奈地扶额。他教过无数学生,有天赋异禀的,有勤能补拙的,就是没见过这种仿佛对“用力”过敏的!
他让江城单独留下来,试图进行针对性辅导。
“江城,你听我唱。”李贺老师示范了一个饱满有力的长音,“听到没有?这种声音是有芯的,有穿透力的。你需要找到那种……气息支撑的感觉,就像……就像吹一个气球,要给它持续稳定的压力。”
江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吹气球……我明白了老师。”
然后,他撅起嘴,对着空气,发出了极其轻微的:“呼~~~~~”
像是在吹一根羽毛,生怕把它吹跑了。
李贺老师:“……我让你吹气球,没让你吹羽毛!”
江城停下动作,认真地看着李贺老师:“老师,我觉得,唱歌不一定非要像吹气球那么用力。有时候,像吹羽毛一样,轻柔地、小心地对待声音,或许能产生一种……更细腻、更抚慰人心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我们那首《慵懒的午后》来说。”
李贺老师再次语塞。他发现自己竟然又开始觉得这小子的话有点歪理!《慵懒的午后》这首歌,好像……确实不太适合那种过于饱满有力的唱腔?
他揉了揉太阳穴,感觉有点头疼。摆摆手:“行吧行吧,你先……按照你自己的感觉找找状态。记住,放松不等于完全无力,还是要有个基本的框架。”
这已经是他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谢谢老师!”江城乖巧(?)地点头,然后慢悠悠地晃回了自己的位置。
“宿主,成功在专业声乐训练中植入‘打哈欠呼吸法’与‘吹羽毛发声论’,并让导师陷入困惑与思考,未遭彻底否定。任务【声乐的“慵懒”共鸣】完成!奖励发放:现金8000元!技能【基础音准纠正(被动)】已融合!”
江城感觉自己的喉咙似乎掠过一丝微不可查的清凉,随即恢复正常。他尝试着轻轻哼唱了一句,音准似乎……比之前稳定了那么一点点?虽然声音依旧没什么力气。
接下来的小组练习时间,江城将他在李贺老师那里“悟”到(歪曲)的精髓,传授给了周宇三人。
“来,跟着我,先打三个哈欠,找到深度放松的感觉。”
“发声的时候,想象你们在吹一根世界上最轻的羽毛,气息要匀,要慢,要轻……”
“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唱出那种‘没吃饱饭但心情还不错’的微妙状态!”
周宇三人将信将疑地跟着练习。还别说,这种完全不用力的唱法,虽然听起来很怪,但……确实不怎么累嗓子!而且在这种彻底放松的状态下,他们原本因为紧张而跑调破音的问题,似乎……也减轻了一点?(可能是心理作用)
F班练习室里,很快响起了四道有气无力、仿佛来自异次元的哼唱声,伴随着偶尔响起的、刻意拉长的哈欠声。
路过的其他练习生无不侧目,表情惊悚。
这F班……是在集体修仙吗?!
而网络上的舆论,在节目组有意放出的一些训练花絮(包括江城与吴签签的二次交锋,以及声乐课的“哈欠教学”)后,再次沸腾。
“哈哈哈哈!用魔法打败魔法!江城是懂怎么对付导师的!”
“吴签签:我特么心态崩了!”
“李贺老师:我从业几十年,第一次开始怀疑人生……”
“《论哈欠的一百种用途》”
“我宣布,‘吹羽毛唱法’正式纳入江氏体系!”
“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然有点期待他们的公演了……”
“我也是!就想看看他们能‘慵懒’到什么地步!”
江城的“反内卷”人设和“沙雕”形象,在一次次匪夷所思的操作中,愈发深入人心,牢不可破。
第一次公演的脚步,越来越近。
风暴,即将在舞台上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