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揭示的古老盟约与混沌星金石的下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圣朝最高决策层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朝歌皇城深处,那间仅有核心重臣方能踏入的密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殷星端坐主位,下方,多宝道人、闻仲、孔宣、黄飞虎、商容、比干等文武顶尖人物分列左右,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悬浮于半空中的那幅混沌海图上,尤其是那两个被重点标记的区域——“源初之地”与“虚无深渊”。
“陛下,”闻仲率先开口,声音如同闷雷,打破了沉寂,“‘虚无深渊’已被证实为混沌漏洞,虫族异动频频,其威胁迫在眉睫,如同悬顶之利剑!臣主张,当集结主力,趁其尚未完全爆发,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捣黄龙,肃清虫族,探明深渊虚实,甚至尝试封堵此漏洞!若待其势成,恐悔之晚矣!”他额头神目开合,雷光隐现,带着武将的决绝与紧迫感。
多宝道人微微摇头,拂尘轻摆:“闻道友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道。然,深渊底细未明,虫族规模空前,更有那惊鸿一瞥的未知阴影,其实力难以估量。贸然倾力一战,若成,自是万事大吉;若稍有差池,或陷入僵局,圣朝精锐折损,元气大伤,届时又如何应对其他潜在威胁?譬如那西方二圣,譬如那可能未死的罗睺魔念?”他顿了顿,看向殷星,“反观‘源初之地’,虽被迷雾笼罩,危险未知,但龙族秘典指向明确,那‘混沌星金石’关乎古老盟约,或能助吾等洞悉‘归寂’本质,甚至寻得克制之法。此乃破局之关键,岂能因险而弃?”
黄飞虎身披重甲,气血雄浑,沉声道:“多宝天尊言之有理。末将亦认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对深渊所知仍浅,若能先得‘星金石’,洞悉根源,再战深渊,方是万全之策。末将愿领一支偏师,为陛下先锋,试探深渊外围,牵制虫族,为主力探寻源初争取时间。”
孔宣立于一旁,神态倨傲,脑后五色神光隐现,他冷哼一声:“何必如此麻烦!依我看,兵分两路便是。陛下亲率一军,直取源初之地,以陛下之能,何惧区区迷雾?另一路,由吾等率领,陈兵深渊之外,若虫族敢动,便叫它们见识见识何为真正神通!两头并进,方显我圣朝气魄!”他主张的是绝对的自信与力量碾压。
文官之首的商容与比干则更显慎重。商容捋须道:“陛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远征混沌,耗费资粮无数,关乎国本。源初之地缥缈,深渊之战凶险,需慎之又慎。老臣以为,或可再积蓄数年,待新式舰船法器大成,军士修为再进一步,届时无论选择何方,把握皆更大。”
比干补充道:“况且,内部整合尚未彻底,新附疆域人心仍需安抚。若主力长期远征,恐生内变。是否先稳固根本,再图外扩?”
殿内意见纷呈,各执一词,有主张雷霆出击的激进派,有倾向稳妥先机的稳健派,有自信分兵并进的强势派,也有建议继续沉淀的保守派。激烈的神念交锋在殿内回荡,每个人都试图说服他人,证明自己策略的正确性。
殷星始终沉默,听着臣子们的争论,目光深邃,在那幅决定未来命运的海图上来回扫视。他看到了深渊那不断扩张的“漏洞”所带来的毁灭压力,也看到了源初之地可能蕴含的破局希望与古老秘密。他感受到了虫族那令人不安的狂热朝拜,也记起了那惊鸿一瞥的、散发着极致混乱的人形阴影。
时间,似乎站在深渊那一边,每拖延一刻,那“漏洞”就可能扩大一分。但力量,圣朝尚未做好万全准备,仓促决战,风险巨大。
不知过了多久,殿内的争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皇座之上,等待最终的圣裁。
殷星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位重臣,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心底,“然,混沌局势瞬息万变,强敌不会因吾等沉淀而停滞。‘归寂’之威胁,关乎混沌存亡,非独洪荒之劫。坐以待毙,非圣朝之道;孤注一掷,亦非明智之举。”
他站起身,手指虚点海图。
“朕意已决。”
“双线并进!”
“敕令:多宝道人、孔宣,由尔等牵头,遴选精通空间、阵道、隐匿之术的精锐,组建‘探源使团’,配属最新‘破障梭’与‘定宇盘’,朕会亲自为尔等施加空间道标,前往‘源初之地’,首要目标,寻回‘混沌星金石’,探查其中奥秘,尽可能摸清该地虚实!”
“敕令:闻仲、黄飞虎,整饬大军,以玄鸟壁垒为前哨,主力舰队前出至‘虚无深渊’外围安全距离,构筑防御工事,积极演训,严密监视虫族动向!若虫族主动出击,坚决反击;若其按兵不动,尔等亦不得擅自深入,以牵制与威慑为主,等待‘探源使团’消息!”
“朝歌内政,由商容、比干统筹,加速整合,保障后勤,稳定人心!”
“此乃非常之局,当行非常之事。双线作战,虽有风险,却是当前最优之选。源初之机缘,不容有失;深渊之威胁,必须遏制!”
殷星的目光最后落在多宝与孔宣身上:“源初之地,迷雾重重,一切以安全为上,若事不可为,当以撤回为要。”
他又看向闻仲与黄飞虎:“深渊之外,陈兵列阵,尔等乃圣朝壁垒,不容有失!”
皇令既下,众臣再无异议,齐声应诺:“臣等遵旨!”
圣朝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始轰鸣,这一次,它将沿着两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同时向前推进。抉择已下,征程再启,而混沌的最终命运,也将在这一抉择中,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