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仙尘得知黑风口大捷的消息后,亲自从落霞关赶来。他看着堡垒上飘扬的白虎旗,对虎烈说道:“虎将军,你果然没让我失望!黑风口一占,大炎骑兵再想进入雍州,便难如登天了。”
虎烈拱手道:“殿下过奖了。这都是将士们奋勇作战的结果。如今我们占领了黑风口,还缴获了大量粮草,足以支撑军团三个月的消耗。接下来,我计划派人安抚雍州西境的百姓,重建被大炎破坏的城镇,让百姓们能早日过上安稳日子。”
孟仙尘点头赞同:“民为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才能守住西境。我已向朝廷上书,请求拨款支援雍州的重建工作。朝廷那边,定会全力支持白虎军团。”
两人正说着,林山匆匆赶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军团长,殿下!我们在落马坡的粮草中,发现了这封大炎皇帝写给完颜烈的密信!”
孟仙尘接过密信,快速浏览起来。信中写道,大炎皇帝已派遣“烈火将军”完颜赤率领三万骑兵,支援完颜烈,计划在一个月后,从黑风口与“玉门关”两路夹击,夺回雍州西境。
虎烈看完密信,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三万骑兵,两路夹击,这是想将我们一网打尽啊。”
孟仙尘却微微一笑:“这封信来得正好!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设下埋伏,一举歼灭大炎的援军。虎将军,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
虎烈沉思片刻,说道:“玉门关目前由大炎的‘烈火骑’驻守,兵力约五千人。我们可以先派一支奇兵,夺取玉门关,然后在玉门关与黑风口之间的‘黄沙谷’设伏。完颜赤的三万骑兵长途奔袭,必然疲惫,我们在黄沙谷设伏,定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好主意!”孟仙尘拍手叫好,“我再给你加一道保险。我让灵儿从落霞关赶来,在黄沙谷布下空间幻境,让大炎骑兵误以为谷中没有埋伏,同时用幻境掩盖我们的兵力部署。这样一来,他们便会乖乖走进我们的包围圈。”
计划制定完毕,白虎军团立刻行动起来。虎烈派林山率领一千名侦察兵,伪装成大炎士兵,潜入玉门关附近,探查守军的防御部署;同时,马武率领两千名骑兵,携带轻便的攻城工具,隐蔽在玉门关南侧的山林中,等待时机。
三日后,林山传回消息:玉门关的守军正在庆祝完颜赤即将到来,防御极为松懈。虎烈立刻下令:“马统领,即刻发起进攻!务必在一日内夺取玉门关!”
马武率领骑兵,趁着夜色,突袭玉门关。守军毫无防备,很快便被击溃,玉门关顺利被白虎军团占领。随后,虎烈率领主力部队,在黄沙谷两侧的山坡上埋伏下来。石坚的炮兵营在谷口搭建炮台,赵虎的步兵营在谷内挖掘战壕,灵儿则在谷中布下空间幻境幻境中的黄沙谷空无一人,只有漫天黄沙,完全看不出埋伏的痕迹。
十日之后,完颜赤率领三万骑兵,如期抵达黄沙谷。他看着谷中的幻境,不屑地笑道:“虎烈不过是个叛徒,能有什么本事?传令下去,全速通过黄沙谷,直奔玉门关!”
三万骑兵浩浩荡荡地进入黄沙谷,当最后一名骑兵进入谷中时,虎烈一声令下:“开火!”
谷口的火炮同时开火,将谷口堵住,断绝了大炎骑兵的退路。谷两侧的山坡上,白虎军团的士兵们纷纷站起身,弓箭与弩箭如同暴雨般射向大炎骑兵。灵儿撤去幻境,黄沙谷中顿时响起震天的喊杀声。
完颜赤大惊失色,想要下令撤军,却发现谷口已被火炮封锁。他只能挥舞着弯刀,喊道:“兄弟们,杀出去!冲出去重重有赏!”
大炎骑兵们在完颜赤的带领下,朝着谷口冲去。可白虎军团的炮兵营早已调整好火炮角度,炮弹如同长了眼睛般,落在大炎骑兵的密集区域。赵虎的步兵营在谷内组成方阵,手持长枪,抵挡着大炎骑兵的冲锋。
虎烈手持破山斧,率领骑兵营从山坡上冲下,直取完颜赤。两人大战五十回合,虎烈渐渐占据上风。他抓住一个破绽,破山斧横扫而出,将完颜赤的弯刀劈飞,随后一斧将其砍落马下。
大炎骑兵们看到主将战死,顿时失去了斗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此次战斗,白虎军团以一万兵力,歼灭大炎骑兵一万余人,俘虏一万五千余人,缴获战马两万余匹,粮草与武器无数,取得了一场空前的大胜。
黄沙谷大捷的消息传回洛邑,朝廷上下一片欢腾。孟轩亲自下旨,加封虎烈为“西境侯”,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西方白虎军团的士兵们也各有封赏,士气愈发高涨。
雍州西境的百姓们自发地为白虎军团修建生祠,供奉白虎旗。每当白虎军团的士兵经过城镇,百姓们都会拿出最好的食物与水,送到士兵手中。虎烈站在生祠前,看着百姓们虔诚的面孔,对身边的孟仙尘说道:“殿下,今日我才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多少兵力,而是得到百姓的支持。有百姓在,西境便永远不会失守。”
孟仙尘点头道:“你说得对。百姓是我们的根,只有守护好百姓,我们才能守住这片土地。如今西境已稳,我也该返回洛邑,向陛下复命了。白虎军团,就交给你了。”
虎烈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道:“殿下放心!末将定率西方白虎军团,死守西境,绝不辜负殿下与百姓的信任!”
孟仙尘扶起虎烈,转身朝着洛邑的方向走去。夕阳下,白虎旗在西境的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只守护疆土的白虎,昂首挺胸,威慑四方。西方白虎军团的故事,也从此刻开始,成为光武帝国西境的一段传奇。
暮春时节的荆州,本该是稻浪翻滚、瓜果飘香的景象。
可当第一缕晨光洒在荆州首府“江陵城”外的万亩稻田时,映入眼帘的却不是金黄的稻穗,而是一片蠕动的“墨绿色海洋”。
原本笔直生长的水稻,如今竟如同长蛇般扭曲缠绕,稻叶边缘布满锯齿状的倒刺,稻穗上结出的不是饱满的谷粒,而是一颗颗泛着腥臭的黑色肉瘤,肉瘤破裂处,还会渗出粘稠的墨绿色汁液,滴落在田埂上,将泥土腐蚀出一个个小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