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风雪似乎也吹到了京城,裹挟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皇帝龙体欠安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朝堂内外激起层层暗涌。
朱高炽监国更显勤勉,每日里召集重臣议事至深夜,批阅的奏章堆满了案头,倒是和弹幕说的“常务副皇帝”搭边了。
他身体虽比从前好了许多,但连日操劳,眼底也泛起了青黑。张氏看在眼里,心下焦虑,却知此刻劝他休息亦是徒劳,只能更加精细地照料他的饮食,将那安神补气的汤水备得更勤,又悄悄在他书房里添了些宁神的熏香。
【胖老公压力太大了,这样下去不行啊!】
【老爷子病重,汉王党羽肯定在暗中活动了!】
【婆婆,得想办法让胖老公稳住,他是主心骨!】
弹幕不断提醒着潜在的危机。张氏心知肚明,汉王朱高煦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她加派了人手,不仅盯着汉王府,连与汉王过往甚密的几个京营将领和都察院御史的宅邸,也都安插了眼线。
果然,没过几日,便有密报传来,汉王府的几个清客近日频繁出入某些将领府邸,而都察院那边,也有御史在暗中串联,搜集太子监国期间“举措失当”的所谓“证据”。
“他们是想等父皇……便立刻发难,污蔑殿下得位不正,或是指控殿下无能,逼宫夺位。”张氏对朱高炽分析道,语气沉静,却字字惊心。
朱高炽脸色发白,握着奏章的手微微颤抖:“他们……他们怎敢……”
“利令智昏,有何不敢?”张氏握住他冰凉的手,目光坚定,“殿下,此刻您绝不能乱。父皇尚在,您仍是名正言顺的监国太子。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示之以静,示之以稳。”
她建议朱高炽,一方面对北征军的粮草军需供应更要做到万无一失,彰显监国能力;另一方面,对朝中那些跳梁小丑的暗中动作,暂且按兵不动,只加强戒备,收集他们串联的证据。
“可是,若他们真的……”朱高炽仍有顾虑。
“只要父皇安在,他们便不敢明着作乱。”张氏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我们送去的人,定会竭力照料父皇龙体。”
她这话,一半是安慰丈夫,一半也是安慰自己。那两名内侍带着她的嘱托和那些平和药材去了北疆,能否起到作用,她心里其实也没底。但此刻,信念比什么都重要。
就在这焦灼的等待中,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京城夜晚的宁静。一名背插红旗的信使,浑身浴血,直扑皇宫,带来了八百里加急的军报。
不是来自北疆,而是来自南京!
信使带来的消息石破天惊:南京守备太监暗中与汉王府勾结,借口“太子监国,京城动荡,恐生不测”,竟欲调动南京留守兵马,北上“勤王”!幸得南京兵部几位忠于太子的官员察觉异常,设法拖延,这才派人冒死突围,前来报信!
“他……他这是要造反!”朱高炽接到消息,又惊又怒,气血上涌,眼前一阵发黑,几乎站立不稳。
张氏急忙扶住他,一边替他顺气,一边疾声对禀报的官员道:“消息可确认了?南京情况现在如何?”
“千真万确!王公公他们正在尽力周旋,但恐拖延不了多久!”
殿内一时死寂。北边皇帝病重,南边汉王党羽竟欲调动兵马,这是真正的腹背受敌!
【卧槽!汉王这是狗急跳墙了!直接动兵?】
【幸好发现了!不然被南北夹击就完了!】
【胖老公快想办法!稳住!你是正统!】
弹幕疯狂滚动,张氏的心脏也跳得如同擂鼓。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中飞速运转。汉王此举,必然是得知皇帝病重,以为时机已到,欲行险一搏。如今关键是……
“殿下!”张氏看向勉强稳住身形的朱高炽,声音清晰而沉着,“南京之事,证明汉王已存不臣之心,图穷匕见!此刻犹豫不得!应立即以监国太子之名,下旨申饬南京守备太监,夺其兵权,委任可靠将领接管南京防务!同时,密令京师三大营及周边卫所,即刻戒严,没有殿下手谕,一兵一卒不得妄动!”
她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殿内几位闻讯赶来的重臣:“还有,立刻将我们掌握的,汉王党羽在京城暗中串联、图谋不轨的证据,公之于众!拿下那几个为首的御史和将领!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要先发制人,打掉他们的气焰!”
张氏这一连串指令,条理分明,狠辣果决,与平日温婉形象判若两人。朱高炽被她话语中的决断感染,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恐慌,重重点头:“就依爱妃所言!”
他立刻转向几位重臣,开始下达命令。这一刻,平日里显得仁弱优柔的太子,在巨大的危机压迫下,竟也显露出了难得的决断力。
太子令下,京城这个庞大的机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捉拿叛逆的兵马趁夜出动,一道道调兵戒严的指令从东宫发出。
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时刻,又一匹快马,如同旋风般冲入京城,带来了决定性的消息。
来自北征大营。
信使带来的,是一个让所有人猝不及防的噩耗——永乐皇帝朱棣,因头疾突发,药石罔效,已于数日前,在榆木川驾崩!
随同噩耗一同抵达的,还有一份据说是皇帝临终前,由随行大学士记录,并加盖了皇帝随身小玺的遗诏。
遗诏中明确传位于皇太子朱高炽,并令其即刻登基,安定人心。同时,遗诏中还特意提及,皇太孙朱瞻基聪慧仁孝,宜早定国本。
这遗诏来得太是时候了!简直如同及时雨!
朱高炽捧着遗诏,放声痛哭,既是悲痛父亲驾崩,亦是后怕这悬崖边缘的局势。
张氏心中亦是巨震,悲伤之余,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父皇去得如此突然,这遗诏……当真毫无瑕疵?她目光扫过那份诏书,心中存了疑,但此刻,这份遗诏无疑是稳定局面的最大利器。
皇帝驾崩的消息和传位遗诏同时公布,如同一声惊雷,炸响了整个京城。
那些原本还在暗中串联、蠢蠢欲动的汉王党羽,瞬间失去了最大的依仗和起事的理由。皇帝明确传位太子,他们若再动,便是真正的谋逆,天下共击之!
南京那边的“勤王”闹剧,也随着遗诏的到来和京城迅速的戒严、抓捕行动,顷刻间土崩瓦解。为首的几个官员和将领被迅速控制。
一场可能席卷半个大明江山的政治风暴,竟在刚刚掀起浪头时,便被这突如其来的遗诏和东宫果断的应对,硬生生压了下去。
朱高炽在群臣的拥戴下,一边主持父皇的丧仪,一边准备登基事宜。大局,似乎已定。
然而,张氏心中的那根弦,却绷得更紧了。她站在重新恢复平静的东宫殿内,望着窗外开始泛白的天空。
父皇的死,真的只是旧疾复发?那封恰到好处的遗诏……汉王朱高煦,此刻又在何处?他会甘心接受这一切吗?
风暴只是暂时平息,水下的暗礁,依然存在。她扶了扶有些发沉的额角,知道接下来的路,并不会比过去轻松。
新朝即将开启,而她,将成为这座帝国新的女主人。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