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爷爷的表现似乎和往常没什么不同。照样支摊,照样和村民插科打诨,照样逼着林?背《乾坤策》。
但林?却敏锐地察觉到,爷爷的话变多了。总是在不经意间,絮絮叨叨地交代许多事情。
“天天啊,米缸下面的砖头松了,里面我塞了点东西,急用的时候记得抠出来。”
“屋后那片野栗子林,以后嘴馋了自己去摘,别贪多,够吃就行。”
“要是……要是以后有人拿着半块蟠龙玉佩来找你,问你‘潜龙何用’,你就说……‘见田则安’。”
“咱们这一行,测算吉凶,趋利避害,但切记,法不可轻传,卦不可空断。银钱不仅是酬劳,更是了却因果、不沾业障的媒介。这些,你以后要慢慢体会。”
……
这些话语,像是随风飘落的种子,一颗颗埋进林?的心里。他深深地感觉到,爷爷是在给以后他做安排,不安的情绪愈发浓烈。爷爷…是不要他了么?
第二天夜里,爷爷没有让他早早睡觉,而是将他叫到院里,坐在那棵老槐树下。
月色如水,夜凉似霜。月光透过槐树浓密的枝叶洒下来,落在爷爷手中的《乾坤策》上,映得封面上的纹路更清晰了。
爷爷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郑重。他看着林?,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他的皮肉,直抵灵魂深处。
“天天,《乾坤策》背了这么久,可知‘算气’为何物?”爷爷的声音低沉而肃穆。
林?茫然地摇头。他只觉得那书晦涩,背得头疼,偶尔有些奇异感应,却不知所以然。
“天地万物,皆有其运行之理,有其气数命格。”爷爷缓缓道,“这‘算气’,并非凭空而生。它是洞察天机、推演命理时,心神勾动冥冥中的法则,引来的一丝本源之力。它存于丹田,运于周天,开于天眼,方能窥见常人所不能见之物,测算常人所不能算之事。”
“今日,我助你引气入体,开辟丹田识海。过程或许有些难熬,但你必须忍住,守住灵台清明,默诵《乾坤策》第一章。能否成功,就看你自己的造化和心性了。”
说完,爷爷让林?翻开第一章,自己则闭上眼睛,像是在感知什么。
“跟着我念。”爷爷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奇特的力量,“天地有象,物有其形;观形察气,方知其性;气隐于内,形显于外;若要见气,先净其心……”
林?跟着念,一字一句,很认真。他发现,每次念到“气”字时,心口就会传来一阵淡淡的暖意,像有个小小的暖炉在轻轻跳动。念了三遍后,爷爷让他闭上眼睛:“别想别的,就想着刚刚背诵的口诀,试着去‘找’心口的那股暖流。”
林?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去感受心口的暖流。起初那股暖意很淡,像一缕轻烟,随处飘散,随着经文越颂越多,暖流也逐渐变成滚烫的洪流,横冲直撞,侵袭着他的四肢百骸!一股强烈的灼烧感让他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