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澈赶紧招呼那两人进厂里坐,搬了两把椅子放在车间门口。“你们先坐,我给你们说说咱们厂的情况。”
年轻小伙子先开口:“老板,我叫赵亮,今年二十二,之前在城里面包厂干了两年,专门负责烤面包,烤箱操作没问题,就是上个月面包厂倒闭了,才回来找活干。”
中年妇女也跟着说:“老板,我叫王秀兰,家就在附近王家庄,孩子上大学了,在家没事干,想找个活补贴家用,我看你们招包装工,我手快,做活仔细,行不行?”
“行啊,”阿澈点点头,“赵亮,烤制工主要就是盯着烤箱,控制温度和时间,咱们厂的脆片配方固定,你只要按照流程来,别烤糊、别夹生就行,试用期一个月三千五,转正四千,包吃,干得好还有奖金。”
又转向王秀兰:“包装工就是把烤好的脆片装进小包装里,要快还要准,不能装多也不能装少,五种口味不能混,待遇跟烤制工一样,你觉得咋样?”
赵亮想了想:“待遇还行,就是上班时间咋安排?”
“咱们是早八点到晚五点,中午休息一小时,要是赶订单可能会加班,加班给加班费。”阿澈说。
“行,我能干。”赵亮点头答应。
王秀兰也赶紧说:“我也能干,上班时间没问题,我家离得近,走路二十分钟就到。”
“那好,你们今天就能试岗,先跟着老员工学学,适应一下。”阿澈很高兴,刚贴招聘启事就来了两个人,算是开了个好头。
这时,王小虎、李阳、孙超从新厂房回来了,手里拿着扫帚拖把,满头大汗。“老板,新厂房打扫得差不多了,就差拖地了。”
“辛苦你们了,先歇会儿,这是新来的赵亮和王秀兰,赵亮试岗烤制工,跟着老林学;王秀兰试岗包装工,跟着张大姐她们学。”阿澈介绍道。
“欢迎欢迎!”王小虎笑着说,“以后咱们就是同事了,有啥不懂的尽管问。”
老林正好从车间出来,阿澈把赵亮领到他面前:“老林,这是赵亮,以前在面包厂干过,会用烤箱,你带带他,教他咱们厂脆片的烤制流程。”
“行,跟我来。”老林点点头,带着赵亮进了车间,指着烤箱说,“咱们这烤箱跟面包厂的不一样,温度要控制在一百八十度,烤制时间十二分钟,每批烤五十斤原料,你先看着我操作,记清楚步骤。”
“好,林师傅。”赵亮赶紧凑过去,认真看着老林调温度、放原料,手里还掏出手机记笔记。
阿澈又把王秀兰领到张大姐她们面前:“张大姐,这是王秀兰,试岗包装工,你带带她,教她怎么装小包装,五种口味别混了。”
“没问题,妹子,来,我教你。”张大姐笑着拉过王秀兰,拿起一个小包装和一把勺子,“咱们先看口味,这个红色包装是麻辣味,黄色是原味,绿色是海苔味,紫色是番茄味,棕色是烧烤味,每包要装二十克,不多不少,装完赶紧封口,别漏气。”
王秀兰点点头,接过勺子试了试,虽然动作有点慢,但很认真,装完一包就问张大姐:“姐,你看看这样行不行?”
“行,就是慢点,多练练就快了。”张大姐鼓励道。
安排好两人,阿澈回到办公室,刚坐下,玲玲就跑进来:“老板,李根哥打电话来,说跟面粉厂谈好了,长期合作,每袋面粉比以前便宜五块钱,油厂和调料供应商也同意降价,明天开始执行新价格。”
“太好了!”阿澈很高兴,“这样一来,原料成本就降了,利润能更高点,让李根早点回来,路上注意安全。”
“好,我跟他说。”玲玲答应着出去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又有两个人来看招聘启事,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还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姑娘。
阿澈赶紧迎上去:“大叔,小姑娘,你们是来应聘的吗?”
大叔摆摆手:“我就是看看,我年纪大了,干不动重活,你们这有没有轻松点的活?”
“咱们这都是体力活,烤制、包装、送货,都得忙活,大叔您可能不太适合。”阿澈说。
大叔点点头,转身走了。
小姑娘怯生生地说:“老板,我刚高中毕业,没什么经验,能应聘包装工吗?”
“可以啊,没经验没关系,有人带。”阿澈说,“待遇是试用期三千五,转正四千,包吃,上班时间早八点到晚五点,你觉得行不?”
小姑娘犹豫了一下:“我回家跟我爸妈商量商量,明天再给你答复行不行?”
“行,没问题,你想好了随时来。”阿澈笑着说。
小姑娘点点头,转身走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众人都在厂里吃,玲玲做了米饭和三个菜,炒青菜、番茄炒蛋、红烧肉。赵亮和王秀兰也一起吃,赵亮说:“老板,你们厂伙食真不错,比我以前面包厂好多了。”
“以后每天都是这样,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阿澈说。
王秀兰一边吃一边说:“张大姐教得真好,我现在装包装快多了,就是五种口味还得记牢,生怕混了。”
“慢慢记,时间长了就熟了。”张大姐说。
下午,李根回来了,脸上带着笑:“老板,都谈妥了,面粉、油、调料都降价了,以后每月月初结账,供应商保证货源稳定,不会断货。”
“好,辛苦你了,坐下歇会儿。”阿澈递给他一瓶水。
“不辛苦,能为厂里省点钱,值了。”李根喝了口水,“对了,我在路上看到咱们贴的招聘启事,有人问吗?”
“来了两个,试岗呢,还有一个小姑娘说回家商量,明天给答复,其他的就没了。”阿澈说。
“现在招人确实难,年轻人都想出去打工,年纪大的又干不动。”李根说。
“是啊,慢慢找吧,总能找到合适的。”阿澈说。
下午三点多,赵亮跟着老林烤了两批脆片,第一批有点烤老了,第二批就好多了。老林尝了尝:“不错,进步挺快,再练两天就能单独操作了。”
赵亮很高兴:“谢谢林师傅,我一定好好学。”
王秀兰也进步不小,装包装的速度比早上快了一倍,虽然还赶不上张大姐,但也不算慢了,而且没装混口味。张大姐满意地说:“妹子,你很有悟性,再过几天就能跟我们一样快了。”
四点多的时候,又有一个人来应聘,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看着很结实。“老板,我叫张强,以前在物流公司干过送货的,你们招送货工吗?”
“招啊!”阿澈眼前一亮,“送货工主要就是送脆片到超市和客户手里,清点数量,收好货款,咱们有货车,你会开车吗?”
“会,我有c1驾照,开货车好几年了,经验没问题。”张强说。
“太好了,待遇跟其他岗位一样,试用期三千五,转正四千,包吃,要是送货多,还有奖金,你觉得行不?”阿澈问。
“行,我明天就能上班。”张强干脆地说。
“不用试岗吗?”阿澈问。
“不用,送货我熟,保证不出错。”张强说。
“那好,明天早上八点来上班,孙超会带你熟悉客户地址和流程。”阿澈说。
“好嘞!”张强点点头,转身走了。
送走张强,阿澈心里很高兴,又招到一个送货工,这样孙超也能轻松点了。现在还差一个烤制工和一个包装工,慢慢找应该能找到。
下午五点,下班时间到了。赵亮和王秀兰跟众人打招呼:“老板,各位同事,我们先走了,明天再来。”
“好,路上小心。”阿澈说,“今天表现不错,继续加油。”
众人陆续离开,阿澈和玲玲留下来收拾车间,检查门窗。“老板,今天招到三个人了,还差两个,应该很快就能招满了。”玲玲说。
“是啊,没想到这么顺利,希望明天那个小姑娘能来,这样就差一个烤制工了。”阿澈说。
锁好门,阿澈骑着电动车回家,路上买了点水果。回到家,他给老林打了个电话:“老林,明天机器供应商送货,你上午盯着点,我去新厂房看看收拾得咋样了。”
“放心吧,老板,我明天一早就在厂里等着。”老林说。
第二天一早,阿澈七点半就到了厂里。王小虎和李阳已经在打扫新厂房了,孙超也在帮忙。“老板,你来了,新厂房差不多收拾好了,地面拖干净了,垃圾也清走了,就等机器来了。”王小虎说。
“好,我去看看。”阿澈跟着他们去了新厂房,里面确实收拾得很干净,地面光溜溜的,墙角堆着几个空箱子,是昨天打扫出来的垃圾。“不错,辛苦你们了,等机器来了,咱们就搬进来安装。”
回到旧厂房,老林已经在厂里了,正在检查电路,准备迎接新机器。“老林,电路没问题吧?新机器功率大,别跳闸了。”阿澈说。
“放心吧,我已经检查过了,没问题,能带动两台新机器。”老林说。
八点整,赵亮和王秀兰准时到了,张强也来了,还有昨天那个小姑娘,果然来了。
“小姑娘,你想好了?”阿澈笑着问。
“嗯,我爸妈同意了,我今天就能上班。”小姑娘说,“我叫李婷。”
“好,李婷,你也试岗包装工,跟着张大姐她们学。”阿澈说。
“谢谢老板。”李婷点点头,跟着张大姐进了车间。
张强走到孙超面前:“孙师傅,以后请多指教。”
“别客气,以后咱们一起送货,我带你熟悉一下客户地址和流程。”孙超说。
八点半,机器供应商的货车到了,拉着两台崭新的烤箱。“老板,我们来送货了,现在安装吗?”供应商的工人问。
“先卸到新厂房,在那边安装。”阿澈说,指着新厂房的方向。
众人一起帮忙,把两台新烤箱卸下来,搬到新厂房里。供应商的工人开始安装,老林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搭把手。
“老板,这新机器就是不一样,比旧机器大,效率也高。”老林说。
“是啊,以后咱们烤脆片就快多了,再也不用赶货赶得那么紧张了。”阿澈说。
上午十点,新机器安装好了,供应商的工人调试了一下,没问题。“老板,机器安装好了,你们可以试烤一下,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好,谢谢你们。”阿澈付了尾款,送走了供应商的工人。
老林迫不及待地把原料倒进新烤箱,调好了温度和时间:“咱们试试这新机器,看看烤出来的脆片咋样。”
十二分钟后,第一批脆片烤好了,老林拿出来尝了尝,又脆又香,比旧机器烤的口感还好。“太好了,这新机器真不错,效率高,口感也好。”
众人都围过来尝了尝,纷纷称赞:“真好吃,比以前的更脆了!”
“以后用新机器,咱们产能肯定能翻倍。”阿澈很高兴,新机器没问题,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中午吃饭的时候,众人都很兴奋,讨论着新机器、新厂房,憧憬着以后的日子。张强说:“老板,以后送货的活交给我和孙师傅,保证准时送到,不耽误事。”
李婷虽然话不多,但吃得很认真,张大姐说:“李婷这孩子很踏实,学东西也快,以后肯定是个好帮手。”
下午,阿澈让老林带着赵亮在新机器上试烤,赵亮学得很快,很快就掌握了新机器的操作方法。“林师傅,这新机器比面包厂的烤箱好用多了,烤出来的脆片也香。”赵亮说。
“那是,咱们的配方好,机器也好,脆片能不好吃吗?”老林笑着说。
王秀兰和李婷跟着张大姐、陈小花、李娟装包装,两人进步都很快,尤其是李婷,虽然年纪小,但手很巧,装得又快又准。
孙超带着张强去熟悉客户地址,先去了惠民超市总部,又去了几个常合作的小超市。“张哥,这些都是咱们的老客户,送货的时候要清点清楚数量,让客户签字确认,货款尽量当场结清,要是客户没现金,就让他们转账,记好账。”孙超说。
“好,我记住了。”张强认真地记着客户地址和注意事项。
下午四点多,又有一个人来应聘烤制工,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叫刘勇,以前在饼干厂干过,会用烤箱。阿澈问了问情况,待遇也满意,当场就留下试岗,跟着老林学。
这样一来,五个招聘岗位就招满了,阿澈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太好了,人齐了,以后咱们就能扩大生产了。”
五点下班,阿澈召集众人开了个短会:“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的招聘岗位已经招满了,新机器也安装好了,新厂房也收拾好了,从明天开始,咱们就搬到新厂房生产,旧厂房用来放原料和成品。”
“太好了!”众人都很高兴。
“明天早上七点半,大家都到新厂房集合,咱们一起把旧机器和原料搬到新厂房,八点准时开工,争取明天把产能提上来,接更多订单。”阿澈说。
“好嘞!”众人齐声答应。
散会后,阿澈骑着电动车回家,路上心情格外好。招聘、换机器、租厂房,扩大产能的三件大事都落实了,接下来就是好好生产,把阿澈脆片厂做得更大更好。
回到家,他给王采购打了个电话:“王经理,咱们厂扩大产能了,新机器、新厂房,以后供货没问题了,你们超市要是有需要,随时跟我说。”
“太好了,阿澈!”王采购很高兴,“正好,我们超市准备搞一个零食节,下月初开始,到时候肯定要大量进货,你可得保证供货。”
“放心吧,王经理,保证没问题,到时候你要多少,我给你送多少。”阿澈说。
挂了电话,阿澈心里更有底了,有了惠民超市这个稳定的大客户,再加上其他小客户,厂子的前景肯定错不了。
第二天一早,七点半,众人准时在新厂房集合。阿澈分配任务:“老林、赵亮、刘勇负责拆旧机器,搬到新厂房;王小虎、李根、李阳、张强负责搬原料和成品;孙超负责开车运输;张大姐、陈小花、李娟、王秀兰、李婷负责打扫新厂房,整理包装材料。”
“好嘞!”众人答应着,开始忙活起来。
旧机器不重,几个人一起抬,很快就拆下来了,搬到了新厂房。原料和成品也不少,面粉、油、调料堆了半间屋,成品箱也有几十箱,众人搬得满头大汗,但都很有干劲。
孙超开着货车,来回运输,一趟又一趟,跑得不亦乐乎。张强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干活,也很卖力,搬箱子的时候比谁都快。
上午十点,所有东西都搬完了,新厂房里整齐地放着两台新机器和一台旧机器,原料堆在仓库里,成品放在角落,包装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
阿澈看着焕然一新的新厂房,心里很激动:“好了,大家歇会儿,喝点水,十分钟后开工!”
众人拿起水瓶,大口喝水,脸上都带着笑容。这是阿澈脆片厂的新起点,也是大家共同的新起点。
十分钟后,阿澈宣布开工。老林、赵亮、刘勇负责烤制,三人分工明确,老林盯旧机器,赵亮和刘勇盯新机器,同时开工,一次能烤一百五十斤原料,比以前多了两倍。
张大姐、陈小花、李娟、王秀兰、李婷负责装包装,五个人一起动手,速度飞快,小包装堆得越来越高。
王小虎、李根、李阳负责加原料、装箱,张强跟着孙超送货,今天有惠民超市的常规订单,五十箱大包装、一万包小包装。
车间里机器声隆隆,众人各司其职,忙而不乱,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阿澈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阿澈脆片厂一定会越来越好,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红火。
中午吃饭的时候,阿澈买了啤酒和饮料,跟众人一起庆祝。“来,大家干杯!祝咱们阿澈脆片厂生意兴隆,越做越大!”
“干杯!”众人举起杯子,碰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阳光透过新厂房的窗户照进来,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