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帅大军伐陆浑之戎,饮马黄河,观兵周疆,问鼎周使,创历史佳话。
……
正当晋国外争不利时,国内又因晋灵公暴虐,这年为赵穿所杀,赵盾等立公子黑臀为晋侯,是为晋成公。
公元前606年,是我成为楚王的第八年。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於周郊。
八年(前606),楚国讨伐陆浑戎,到达洛,在周都郊外阅兵。
我亲帅大军伐陆浑之戎,饮马黄河,观兵周疆,问鼎周使。
晋成公初立,就率军攻打郑国,抵达郔,郑被迫与晋和,订立了盟约。
春天,我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至于洛水,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观兵于周疆”。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周大夫王孙满慰劳于我。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我在接见周大夫王孙满时,问九鼎之大小、轻重。
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标志。我问九鼎,意在“示欲显强而取天下”,显露出觊觎全天下的野心。
王孙满见楚国国势炽盛,弱势的周王虽有天子之名,却只能讨好强楚。
对曰:“在德不在鼎。”
王孙满答说:“统治国家在于道德不在于宝鼎。”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我说:“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销毁刀剑上的刃尖便可以铸成九鼎。”
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於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於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王孙满说:“ 啊呀!君王忘记这些了吗?过去虞夏昌盛时,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金属,铸成九鼎,其上绘了许多山川物体,各种怪异之物都具备,好让百姓知道怪异为害情况。桀道德败坏,鼎便被迁到殷朝,殷延续了六百年。殷纣王残暴狂虐,鼎又被迁到周朝。如果天子道德美好,鼎虽然很小却重得移不动;如果天子道德败坏,鼎即使再重也容易移动。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置在郏鄏,占卜说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上天的意旨难以改变。问鼎轻重,确实不可以啊。”
昔年,周成王的美德享誉天下。周氏子孙受其祖宗美德庇佑,延绵不绝,宗庙祭祀香火未断,未至于今日从天子沦为奴隶。
周成王早早就预测周王朝会有三十多位国君,会传承七百多年。
我算算日子。
周幽王是西周第十二任国君。现在的周王是东周第九任国君,是周朝的第二十一任国君。
现在是公元前606年,自公元前1046年算起,才过了四百四十年。
看来,软弱无能的周天子还有着一些自保的能力。
我一方面以“楚国折钓之喙,足以为九鼎”表示实力;另一方面也意识到有晋、齐、秦、吴等诸侯大国在,楚国的条件远不足以得到天下,便退兵了。
楚王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