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鹤鸣通行后,拦人清道的护卫离开,元扶妤落脚之地这才松快一些。
秦妈妈满头大汗,她催促元扶妤道:“四姑娘,我们快走吧……”
元扶妤颔首,视线落在摊贩桌案上眉心点了朱砂的白猫面具上,她欲走的脚步顿住,拿起端详。
摊贩见元扶妤虽然穿着朴素,可露出的领缘却是极好的料子,忙道:“姑娘眼光真好,这面具可是我爹今年绘的六副面具之一,您上安乐坊打听打听,我爹刘老头可是咱们京都有名的老师傅了,不过现在年纪大了,没精力画了,今年是他老人家最后一年做面具了,现下只剩这个白猫面具了。”
这白猫面具,让元扶妤想起那年怀远坊斗场之事。
她与戴着白猫面具的谢淮州在斗场交手,那是杨戬林离世后,她打得最酣畅淋漓的一场。
当时谢淮州便是戴着个,朱砂点了眉心的白猫面具。
“秦妈妈……”元扶妤元扶妤示意秦妈妈给摊主付账。
秦妈妈应声,问了价从荷包取出银子递给摊贩,转身见元扶妤已走,秦妈妈连忙系好荷包追在元扶妤身后。
几人走没几步,身后又是一阵骚动,贵人出行,百姓急忙往路旁退避,本就摩肩接踵的人潮一挤,立时便将秦妈妈和崔二郎从元扶妤身旁挤开,秦妈妈被踩了一脚,顾不上哀嚎,急得直喊:“四姑娘!”
有抱着孩子的妇人闪避不及,猛不防撞在元扶妤肩膀上,面具脱手从元扶妤手中飞了出去。
崔家护卫立刻上前将元扶妤身侧百姓隔开。
她皱眉,目光在地面搜寻,见一男子脚后跟将踏上面具,元扶妤还来不及阻拦,就见一只大手抵住男子后腰,骨节分明的修长手指拾起面具。
元扶妤看向在几步外戴着黑豹面具之人,他缓缓直起身,一身竹月色棠苎襕衫,身姿挺拔修长,如一株瑶林琼树,不似凡尘中人,与周遭的人声鼎沸的嘈杂热闹格格不入,将热闹的人群都衬得模糊。
两人相对而立,元扶妤望着熟悉的身形,和那张黑豹的面具下熟悉的眸子,哪怕没看到跟随其身后的裴渡,也一眼认出此人是谢淮州。
元扶妤眉目间染上笑意,黑白分明的清透眼仁在日光下光极绚。
谢淮州看了眼手中的面具,也明白了元扶妤在笑什么。
当年他们在怀远坊斗场相遇,谢淮州戴着随手从摊贩手中买的白猫面具,元扶妤戴的也是随手从摊贩那里买的黑豹面具。
时隔多年,他与当年的元扶妤一般徒步慢行于百姓之间,不愿来往行人将目光投向他,看到熟悉的黑豹面具便买了戴起。
没想到元扶妤却买了他当年戴的白猫面具。
谢淮州拂去面具上的尘土,朝元扶妤走近,将白猫面具递给她。
“没想到,谢大人也有这样的兴致。”元扶妤接过面具。
“殿下最喜欢这份市井繁荣,市井越是繁荣热闹,越是能体现国力强大与否。”谢淮州对元扶妤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邀请元扶妤同行。
挤到元扶妤身侧的崔二郎见戴着面具的谢淮州气度不凡,身后跟着一个身形笔挺的带刀护卫,四周隐在人群中的护卫也不少,立时明白谢淮州身份非比寻常。
想到自己堂妹崔四娘长公主心腹的身份,崔二郎拦住了要上前的秦妈妈,在看着扶妤和谢淮州两人并肩前行后,在距离裴渡有半个身子的距离跟着。
“这些日子流言甚嚣尘上,谢大人戴着面具在大庭广众之下与我并肩而行,就不怕被同僚看到了,又再掀波澜?”
耳畔人声沸腾,元扶妤的声音仍清楚的传入谢淮州耳中。
他侧头瞧着元扶妤说:“崔姑娘是长公主心腹,我对长公主留下的人一向不错,遮遮掩掩避开反倒显得心虚。”
元扶妤负在身后的手摩挲着面具边缘:“身上的伤好些了吗?”
“这段时间崔姑娘一直不闻不问,我以为你已经忘了我为护你受伤之事。”谢淮州说。
元扶妤脚下步子一顿,转头对上谢淮州面具下温和含笑的眼,唇角勾起:“谢大人这是在邀功,还是提醒我报救命之恩?”
这段时间何义臣一直在给元扶妤带消息,所以元扶妤对谢淮州的身体情况还是知晓一二的。
“先报救命之恩吧。”谢淮州抬了抬下颌,示意元扶妤看背后的汤饼摊子。
元扶妤回头,身后是个挂着麻布的草棚摊子,肉汤香气扑鼻,她回头对谢淮州笑道:“龙舟竞渡还有些时辰,那我就请救命恩人用碗汤饼。”
裴渡眉头紧皱,摆手示意人群中的玄鹰卫去汤饼铺子清人。
谢淮州与元扶妤两人坐在汤饼铺子三面透风的草棚下,摘下脸上的黑豹面具,随手放在掉了漆的大方桌上,与那个白猫面具挨着。
汤饼铺子的老板娘见元扶妤与谢淮州两人衣饰无华却气度不凡,又见守在铺子外的裴渡,腰间挂着玄鹰卫令牌,便知他们家铺子里坐着的这位大人身份不凡,老板娘连忙拉着自家汉子去烧火,让自家汉子离贵人远些,别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惹恼了贵人。
元扶妤与谢淮州说起西川之事。
“这次是碰巧,崔家以粮草换了西川十年的盐铁专营权,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自然是没有人敢在平定东川之前提起此事,可等东川平定,以此事参柳眉的朝臣不会在少数。”元扶妤语声徐徐,“到时还得谢大人为柳眉担待一二,顺势以西川为例,禁止这一方大吏股私许盐铁专营权的风气。”
“十年之期一到,崔家不打算继续在西川专营盐铁了?”谢淮州将一双擦干净的竹筷放在元扶妤面前的茶碗上。
“为大昭长远计,盐铁专营之权……还是国府掌控最为妥当。”元扶妤手指轻叩桌案。
元扶妤为解一时之困,可以带崔家钻这个空子,但为大昭长远,绝不能让一方大吏群起效仿与商户政商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