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三月好春光,中原大地,杏、桃、李、柰这些果树早已经相继开放,梨花又一次压了海棠。。。
宋人喜欢富华,富华最直观的象征就是好看好闻的花,因此,人人爱花,插花、簪花、赏花,家里悬挂的画作也多是花。而簪花,更是上到赵官家、勋贵大臣,中到富户商人,下到贫民,人人都爱!都喜欢在头上发间簪上花朵,映衬自己的容颜。。。俺也喜欢簪花,现如今,俺头上就簪了一朵小贩说是来自洛阳的大红牡丹花。
好汉们爱花朵,比起纹身刺青更爱!一个好汉可以不纹身,但是绝对不会不簪花!哪一位梁山好汉头上不按照时令簪上几次花朵?那年重阳宴上,金黄色大菊花插在每一个好汉的头上,连老鲁都在耳边夹了一朵。
老鲁年轻的时候纹了满背的鸽血牡丹花,是把纹身刺青与簪花结合到了一起!他很有远见!也幸亏如此,他已经剃光了头发做了和尚,头上簪不了花了!
而梁山上最爱花的,当然是蔡庆!他连绰号都叫做“一枝花”。。。蔡庆簪的都是鲜花!连冬天,都要费尽心思弄腊梅来簪!比起周通经常簪些人工做的假花强太多了!
再说了,“京城居大不易”,春季卖花,正是一个大好的挣钱机会。
万花烂熳,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玉簪、百合,种种适合叫卖的花卉也纷纷上市,卖花的人用马头竹蓝铺排各色花朵,或摆摊或游走,吟唱着叫卖鲜花。歌叫之声,真是清奇好听。
“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吕洞宾的那个八仙组织,里面有一位仙名叫蓝采和的,最喜欢提着马头竹篮游荡在各个城市街巷里,踏歌叫卖鲜花。八仙出名后,很多卖花的小贩就爱学蓝采和的样子卖花。
卖给俺头上这多大红牡丹花的小贩,衣着破蓝衫,只有一只脚上穿了鞋子,另一只脚光着,跟阳谷县那个卖梨子的郓哥儿似的。。。俺看他挺像是真的,就买了那花儿。。。
这次俺再次从陈桥门回到东京开封城,心境跟去年大不相同了。去年,俺离了梁山好汉们。而他们受了赵佶的招安,去揍了一顿辽国;年底从这里又去攻打田虎,至今还未打完。
东京城有个习俗,官家旨意,每年三月初一开金明池、琼林苑,至四月八日闭池。这期间,除官家巡幸之日和几日特定时间不对外,一律对东京城民众开放,供大家春游踏青玩乐。
这个池子最早是柴大官人的祖宗、财神爷柴荣仿照汉武帝在长安城西用来训练水军的昆明池,下令开凿的。
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元年对池塘进行大规模的开挖,以卒三万五千凿池,以引金水河注之。修建了池心岛五殿,供皇帝观看水战表演。太平兴国三年竣工,因池水引自金水河,太宗将其命名为“金明池”。
金明池是为训练水军才开凿的。。。后来却变成了皇家的游乐场所。。。难怪高俅征伐梁山的时候,那水军的水平真是太次了。
金明池现在位置还是在城外,从西面顺天门出去,三里地,大道北面就是。绕池子一周下来,不到十里地,池子成长圆形,最西面的最宽处直径约一里多长。
俺去年未曾关注这玩意儿,今年进城后就听到街上百姓兴致勃勃在议论,说赵官家今年还是要在三月二十日这日车驾临幸金明池,与民同乐。
呵呵,俺在二月份刚在北地见识过了初代金国皇帝的最后出行,这大宋第八代天子的仪仗队伍是个什么样子自然也要见识一番,反正再过三五日就到二十这天了,俺就在这东京城再停留几日。
当了一次刺客,不自觉就会想着提前考察地形,俺头簪鲜活大红牡丹花,信步闲逛,穿城而过,来到金明池。。。
这池子是皇帝琼林苑,自然是被一圈高墙闭锁起来的!苑墙围绕,有多个门户,苑子的东大门靠近东京城,自然是主门,也自然是有兵将们把守的!但是,俺自然是能随意进入的。
池门有牌楼,上额书写着“琼林苑”三字,可见这个池子是琼林苑的一部分。
进门,神识展开,看四周均修有宽约两丈有余的河岸通道供人、马、车走动,池周柳树千姿百态,再外围就是御苑围墙。
从南岸道路向西走百余歩,有一个面北的临水殿,据说以前没有这个临水殿,皇帝驾临,都是在这里临时用彩幄圈起来罢了。赵佶有钱,在政和年间建成此大殿,他每年车驾临幸,听说都是在此殿观看争标、赐宴。
从临水殿再往西面走数百歩就是一座宏伟的虹桥,叫仙桥。
大宋经历八位皇帝,一百几十年来,士农工商皆蓄力升腾,争抢世上的繁荣昌盛。因此上,工匠就自然十分厉害,梁山好汉里,工匠就有数位。东京城可是比梁山厉害多了,像九尾龟陶宗旺、玉幡杆孟康、金钱豹子汤隆、玉臂匠金大坚、通臂猿侯建这样的高手工匠就有很多。
为了陆运过河,还要便利水运通行,大官老爷们下命令,那些有技术、懂行的小官老爷负责做主管,这些披着儒门外衣的,善于营造的墨家、善于天文、风水的阴阳家、善于耕种的农家等等诸子百家官老爷也是有很多,比如一个叫沈括的。。。苏大学士遭受过乌台诗案,起因就是这个沈括往死里弄苏大学士。这人编了本书,叫《梦溪笔谈》,里面都是被儒门贬为奇技淫巧的东西。
因为河水流大浪急,不能在河中立木建墩,这些奇技官老爷们就和那些高手工匠一起规划设计,他们参考仿照大隋时期建造的河北赵州安济桥,弃石用木,就在东京城的几条河上建造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用巨木榫卯连接以支撑大桥的跨度,桥面用成排的木料链固杵紧,形成一个硕大坚固的整体,整座桥宛如一整块巨木雕刻而成。
传说这些桥都是在桥梁所在地的河边腾出陆地建造的,建好后,一夜之间就能把这么大的整座木桥横架在河道上。。。该说不说,都是术法之士参与。。。传说每次落桥,大宋皇帝都爱旁观,并现场题字给虹桥命名,高手匠人连夜镌刻牌匾安装。
丰水时期,水面到桥底最高处要高大到能使水上最大的船舶都能顺利穿越;桥面要宽阔坚固,能并排行驶三五辆太平车。太平车乃是最大的拉货用车,也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发明的,所以起名叫太平车。车厢有板壁护栏,没有顶,由二十多头骡子或者六七头牛来拉,每车能装万斤货物。
这些桥的桥边都建有牢固的护栏,来保障车马行人过桥的安全。这些木桥一个个皆是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一般,所以都统称为虹桥。
金明池里的这座起名仙桥的虹桥呈南北向,长约数百歩。桥有三虹,朱漆阑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这种形制的虹桥叫“骆驼虹”。
仙桥向北伸进金明池中心,那里是开凿池子时候预留的一个小岛,岛上建了五座大殿。小岛四岸都是巨石建造的石甃,殿中坐各设御幄,朱漆明金龙床,河间云水,戏龙屏风。这里不禁游人,也对外开放。
五殿的上下回廊皆是关扑钱物、饮食伎艺人的场地。所谓关扑,乃是购物与娱乐相结合的方式。店铺、商贩喜欢用游戏吸引顾客,顾客看中商品,既可以按市价购买,也可以跟店主商定用关扑方式赌一把,掏一点钱参与摇奖,赢了拿走商品,输了,钱归店家。
在这里,关扑的方式是在仙桥上两边用瓦盆,看中那件货物,就往盆里掷一定价值的铜钱,扔进去的,拿走东西。扔不进去的,钱就归了卖货之人。
仙桥的南端岸上立了一道棂星门,门里对立两座彩楼,毎年争标作乐,东京城内各个勾栏的大小花魁们就主动前来,站在上面呐喊加油。
棂星门相对的街南有砖石甃砌的高台,上面有一个楼观,广百丈许,叫宝津楼。
从池门进来向北走,阔百余丈,此池之东岸,临水近墙皆垂杨,可以俯瞰仙桥水殿。听说赵佶的车驾临幸,就在这里观骑射百戏。
街东都是用作酒食店舎、赌场、艺人勾肆、当铺的地方,开池这一个多月解下,只至闭池,抵押物品没有赎回的,就都给出卖。
向北过去直至金明池后门,就是汴河西水门也。
池岸正北遥对池心岛上的五殿,建造了一个木头大屋,里面停着皇帝的大龙船,这个大屋叫大澳。那个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熙宁中,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入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出澳中水,船乃笐于空中。完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屋蒙之,遂为藏船之室,永无暴露之患”。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时,皇帝又会亲临金明池观赏龙舟竞赛与民同乐。
池的西岸,没有屋宇建筑,只有水边柳树,游人稀少,多是钓鱼佬在此出没。当然,想在这一个多月在这里钓鱼,必先去池苑所购买钓鱼执照牌子,有了执照牌子方许钓鱼,否则,抓起来罚钱还要示众。游人看见钓鱼佬钓上鱼来,都抢着高价购买,现场有摆摊的厨子小贩临水砟脍,配上美酒,食者说此乃是一年中在此地游玩时的佳味也。
这地儿太小,俺用了半个时辰就一一逛遍,若赵佶来此,俺必能一击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