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等候多时的天一,见两位主子终于现身,连忙迎上前,躬身行礼,声音清晰平稳:“主子,王妃,方才太后宫中的喜公公前来传话,太后娘娘请您移步静凤阁,陪她老人家用晚膳。”
墨璃渊神色淡漠,只从鼻腔里发出一个简短的“嗯”字,脚步未停,依旧牵着蓝溪玥的手,径直往院外走去。
蓝溪玥侧过头,望向身边高大挺拔的男人,清亮的眸子里带着一丝无奈和促狭,压低声音道:“墨璃渊,太后召的是你,可没点我的名,我若去了,只怕太后娘娘一瞧见我这张脸,连晚膳都要食不下咽了。”
她语气轻松,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毕竟,她与太后之间,隔着一条人命,太后亲儿子的命。
墨璃渊紧了紧与她交握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玥儿,莫怕,有我在,母后即便心中不悦,想为难你,也得掂量掂量本王的份量。”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冷硬,“当然,若我不在,你便不必去静凤阁请安,免生事端。”
蓝溪玥被他逗得莞尔一笑,如春花初绽:“说得好像你面子有多大似的。”
话虽如此,她心底却明白,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护着她。
只是……想到要去面对那个对自己恨之入骨的太后,蓝溪玥心中仍不免沉重。
杀子之仇,岂是轻易能化解的?她几乎能预见静凤阁内,太后那冰冷刺骨的眼神。可如今太后就住在王府,避而不见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墨璃渊没有再言语,只是用更紧的力道握住了她的手,他牵着她,步履沉稳地穿过王府幽深的回廊和精致的庭院,向着王府后院的静凤阁行去。
他心中自有盘算:母后此刻误以为玥儿有孕,即便恨意滔天,在子嗣大事面前,也会有所顾忌。他就是要借着这个机会,让母后清清楚楚地看到他对玥儿的珍视与维护,用时间和他的坚持,慢慢消磨掉那份刻骨的怨恨。
静凤阁
灯火通明,檀香袅袅。
两人刚踏入正殿门槛,侍立两旁的宫女太监们便齐刷刷跪了一地,恭敬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参见摄政王,摄政王妃万福金安!”
墨璃渊目不斜视,只随意地挥了挥手,便牵着蓝溪玥,径直走向内殿的暖阁。
暖阁内,太后正端坐在铺着厚厚锦垫的紫檀木凤榻上,手中捻着一串光滑的佛珠。
见墨璃渊进来,她脸上的线条刚柔和了一瞬,目光触及紧随其后,被儿子牢牢护在身侧的蓝溪玥时,那柔和瞬间冻结,两道精心描绘的柳叶眉狠狠蹙起,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厌恶与冰冷。
“参见摄政王,摄政王妃。”侍立在太后身侧的老嬷嬷和宫女们也连忙行礼。
墨璃渊神色淡然,对着太后微微颔首,唤道:“母后。”
蓝溪玥亦垂眸,依着规矩,声音清越地跟着唤了一声:“母后。”姿态不卑不亢。
太后鼻子里发出一声极重的冷哼,目光如淬了毒的冰锥,狠狠钉在蓝溪玥身上,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驱赶意味:“谁让你来的?出去!这里没你的事!”
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落针可闻。
所有宫人都屏住了呼吸,恨不得将头埋进地缝里。
墨璃渊握着蓝溪玥的手骤然收紧,将她往自己身后带了带,高大的身躯形成一道保护的屏障。
他抬起眼,深邃的目光平静无波地迎向太后,声音不高,却带着摄人的威压和不容置喙的冷硬:“母后既然不想儿臣与王妃在此叨扰,不愿共享天伦,那本王便与玥儿告退,不扰母后用膳了。”说罢,竟真的作势要转身。
“你……!”太后被他这毫不留情的顶撞气得胸口剧烈起伏,捏着佛珠的手指指节泛白,她死死盯着儿子那张酷似先帝、却更加冷峻决绝的脸,又瞥了一眼他身后那个让她恨入骨髓的女人,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更深的怨毒涌上心头。
她强压下几乎要冲破喉咙的怒斥,咬着牙,从齿缝里挤出一句,声音带着压抑的颤抖:“……来都来了!还走什么?坐下,一起用膳!”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水里捞出来,寒气逼人。
墨璃渊闻言,脚步顿住。
他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仿佛只是遵从了一个寻常的吩咐。
他牵着蓝溪玥,从容不迫地走到桌旁,他先是为蓝溪玥拉开一张铺着软垫的紫檀木椅,动作自然流畅,带着显而易见的体贴。
蓝溪玥依着他的示意,坐下。
墨璃渊这才在她身侧的位置落座,位置靠得很近,肩膀几乎相抵,无声地传递着支撑。
太后看着儿子对蓝溪玥这般小心翼翼,呵护备至的模样,只觉得刺眼无比,心口堵得厉害,仿佛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她猛地别开脸,不再看那碍眼的一幕,嬷嬷扶着太后走过去,坐了下来,太后对着身旁的嬷嬷,语气生硬地道:“还愣着做什么?传膳!”
“是,太后娘娘。”嬷嬷连忙应声,快步走出暖阁,对着外殿扬声道:“传膳!”
静默只持续了片刻,殿外便传来一阵轻而有序的脚步声。
提着多层雕花红木食盒的宫女太监们鱼贯而入,动作训练有素,悄无声息地将一道道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珍馐美味从食盒中取出,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光可鉴人的紫檀木桌上。
水晶肴肉、清炖蟹粉狮子头、燕窝鸡丝羹、芙蓉虾球、时令鲜蔬……林林总总,色香味俱全,极尽奢华。
待所有菜肴摆放妥当,宫女太监们齐齐福身行礼,又如同潮水般无声地退了出去,只留下满室诱人的食物香气和更加凝滞、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
暖阁内一时只剩下碗筷偶尔碰撞的细微声响,以及一片令人难耐的死寂。
摇曳的烛光在每个人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将那压抑的情绪映照得更加清晰。
蓝溪玥端坐着,目光落在满桌佳肴上,却只觉得味同嚼蜡,食不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