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营地西侧的实验田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我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土壤表面,泥土还带着夜露的湿润,却比昨日多了几分松软。
顾柏舟站在不远处,正将一块记录板插进土里。他抬头看了我一眼,“今天开始正式观测?”
“嗯。”我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昨晚那颗种子……还是没动静。”
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调整着旁边的数据采集仪。这台仪器是系统提供的简易传感装置,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和能量波动情况。
我打开终端,调出新能源种子的界面,屏幕中央依旧显示着【未激活】三个字。
“按理说,它应该已经开始适应环境了。”我皱眉,“可为什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顾柏舟放下工具,走到我身边,“会不会是需要别的条件?比如……光照更强?或者某种特定频率的声音?”
我微微一怔,“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没想过声音的影响。”
他笑了笑,“我只是随口猜的。”
我也笑了,但笑意并未完全盖住心头的疑虑。昨天夜里,那只便携式照明灯突然亮起的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们先按照原计划进行。”我说,“每天早晚各记录一次数据,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他点头,“好。”
随后,我们分工合作,他去地头安装传感器,我在终端上设定定时采集时间点。随着阳光升高,泥土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就在我们忙得差不多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嗡鸣声。
我猛地停下动作,转头看向顾柏舟,“你也听到了?”
他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像是从地底传来的。”
我们对视一眼,快步走到实验田中央。地面看起来一切如常,但那种震动感却越来越清晰。
我蹲下身,手掌贴在土地上,闭上眼仔细感受。
果然——有细微的能量脉动,像是某种沉睡的东西正在苏醒。
我睁开眼,心跳不自觉加快。
“种子……真的开始运作了。”
太阳升到头顶时,我们的第一轮数据已经收集完毕。温度维持在35.2c,空气湿度稳定在68%,而能量波动值则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起伏曲线。
“这个数值……”我盯着屏幕,“有点像呼吸节律。”
顾柏舟也凑了过来,“你是说,它在‘呼吸’?”
我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至少说明它在感知环境,并做出反馈。”
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开口:“那块石板……你还记得吗?”
我当然记得。那块刻着古老图腾的石板,阿鲁发现后交给了我们,现在就放在实验室角落的木箱里。
“怎么了?”我问。
“刚才那阵震动……”他低声说,“好像和石板的位置有关。”
我心头一震,“你的意思是,它们之间有联系?”
他没有回答,而是转身朝实验室走去,“我去看看。”
我也赶紧跟了上去。
推开实验室的门,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透过玻璃顶洒在石板上,照出一道道复杂的纹路。那些图案原本并不明显,此刻却仿佛被点亮了一般,隐隐泛着微弱的蓝光。
我和顾柏舟同时停下了脚步。
“你看到了吗?”我压低声音。
他点头,眼神紧盯着石板,“不是错觉。”
我小心翼翼地走近几步,伸手想要触碰,却又迟疑了一下。
“要不要试试?”我问他。
他看着我,缓缓点头,“小心点。”
我深吸一口气,手指轻轻搭上石板表面。
刹那间,一股微弱却清晰的电流感顺着指尖窜入掌心,紧接着,整个实验室内的光线似乎都暗了一下。
终端屏幕猛地一闪,随即跳出了新的数据波形。
我迅速扫了一眼,瞳孔微微收缩。
“能量波动值……上升了!”
顾柏舟立即调出之前的记录对比,果然,数值出现了明显的跃升。
“看来这块石板确实和种子有某种共鸣。”他说。
我点点头,心中却升起一丝不安。
这种能量……太陌生了。
“我们得更谨慎。”我说,“不能贸然推进。”
他看了我一眼,轻声道:“你担心它会失控?”
我苦笑,“我连它到底是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可能不担心。”
他沉默片刻,忽然开口:“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望向窗外,阳光下的实验田静谧而安宁,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继续观察。”我说,“但要建立更严密的防护机制,以防万一。”
他点头,“我来负责监控数据,如果有异常,第一时间通知你。”
我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谢谢。”
他摆摆手,“别说这些,我们一起做下去。”
我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终端前,开始设置新的警报阈值。
无论如何,这场能源开发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而我们,必须走稳每一步。
“能量波动持续上升,已突破临界值……”终端发出低频提示音。
我猛地抬起头,屏幕上,代表能量等级的红色条柱已经逼近预警线。
“不对劲!”我立刻调出控制面板,“这速度太快了!”
顾柏舟也察觉到异样,迅速检查传感器连接,“数据没问题,确实是真实的能量释放。”
我咬紧牙关,手指飞快地在终端上操作,“得切断部分输入源,不然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话音刚落,石板上的蓝光骤然增强,整个实验室瞬间被一层淡蓝色的光晕笼罩。
我的耳膜一阵嗡鸣,视线模糊了一瞬。
等恢复清晰时,我看到终端屏幕上,那个原本标记为【未激活】的字样,变成了:
【能量共振:启动中】
我屏住呼吸,心脏剧烈跳动。
这一刻,我知道——
我们,已经无法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