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幼儿园还设有专门的医务室,配备了齐全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孩子们在园内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
食堂的设施也极为先进,采用了现代化的厨房设备,从食材的储存、加工到烹饪,都严格遵循卫生标准,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餐食。
红星轧钢厂职工幼儿园无论是在建筑设计、内部设施,还是功能配置上,都展现出了 60 年代最高水准的建造规格。
要问这幼儿园为什么要建的那么好?答案其实很简单。
因为何雨柱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这里。不仅秦淮茹、秦京茹、丁秋楠、于莉、于海棠的孩子,就连林芳为何雨柱生的两个孩子也都在这所幼儿园里,除了娄晓娥的孩子之外。
正因如此,何雨柱为建设这所幼儿园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当然,这里面不光是何雨柱的孩子,还有其他轧钢厂职工的孩子。
秦淮茹是幼儿园的园长,丁秋楠是幼儿园的保健医生。可别小瞧了这幼儿园园长,她可是炙手可热的“红人儿”。这所幼儿园档次极高,不仅本厂职工将孩子送来,连附近兄弟单位有关系的人也削尖了脑袋想把孩子送进来。
更重要的是,幼儿园的伙食非常好,几乎顿顿都能吃到肉。特别是这两年农业和经济状况大为好转,这些孩子们个个吃得腮帮子肉嘟嘟的。
因此,来找秦淮茹这位幼儿园园长走后门的人,那可真是络绎不绝,秦淮茹现在可是个大香饽饽。
每天,来找秦淮茹说情的人把幼儿园的门槛都快踏破了。
有的提着大包小包的礼品,满脸堆笑地恳请秦淮茹通融通融,收下自家孩子;有的则搬出各种关系,试图给秦淮茹施压。
面对这些,秦淮茹心里也很是为难。收下吧,幼儿园的名额有限,实在安排不过来;不收吧,又怕得罪人。
这日,一位穿着讲究的妇女来到幼儿园,手里拎着当时极为稀罕的进口糖果和布料,找到了秦淮茹的办公室。
她满脸殷切地说道:“秦园长,我是隔壁纺织厂厂长的亲戚,听闻您这儿幼儿园条件好,我家那小孙儿天天吵着要来。您看能不能给个机会?”
秦淮茹面露难色,说道:“大姐,您也知道,咱们幼儿园名额早就满了,实在是不好安排啊。”
那妇女一听,赶忙把礼品往桌上一放,拉着秦淮茹的手说:“秦园长,您就帮个忙吧,只要您点头,我们肯定不会忘记您的好。”
秦淮茹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深知这些走后门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幼儿园的正常秩序,也可能给何雨柱带来麻烦。
她思考片刻后,认真地说:“大姐,不是我不帮忙,这幼儿园里都是厂里职工的孩子,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自家孩子能有个好环境。如果我随意开了这个口子,对其他职工也不公平啊。您看这样行不行,要是以后有了空缺名额,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您。”
那妇女听了,虽有些失望,但见秦淮茹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收起礼品,悻悻离去。
送走这位妇女后,秦淮茹坐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这时,丁秋楠走了进来,看着她疲惫的样子,关心地说:“秦姐,最近为了这些事儿,你肯定累坏了吧。”
秦淮茹苦笑着点点头:“唉,每天都有这样的人来找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丁秋楠想了想,说:“秦姐,要不咱们跟何厂长商量商量,制定一个更完善的招生规则,比如优先满足本厂职工子女,实在有空余名额,再通过公开的选拔方式,让其他单位的孩子公平竞争。这样既能保证咱们职工的利益,也能避免这些走后门的麻烦。”
秦淮茹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秋楠,你这想法挺好。我这就去找何厂长说说。”
于是,秦淮茹来到了何雨柱的办公室,把最近的情况和丁秋楠的建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何雨柱听后,沉思片刻,说道:“秋楠这个建议可行。咱们不能因为人情关系,坏了幼儿园的规矩。就按她说的办,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招生规则,向全厂和周边单位公开。”
得到何雨柱的支持后,秦淮茹回到幼儿园,和老师们一起商量制定招生规则。经过几天的努力,一套完善的招生方案出炉了。方案明确规定,优先保障本厂职工子女入园,在有空余名额的情况下,通过知识小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估,选拔其他单位的孩子入园。
招生规则公布后,来找秦淮茹走后门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大家都知道,现在进幼儿园要靠真本事,走后门行不通了。幼儿园的招生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公平、有序。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幼儿园的名声越来越大,来报名的孩子越来越多,即便按照新规则,名额还是不够分配。而且,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何雨柱得知这些情况后,决定再次出手相助。他向上级申请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扩建幼儿园和招聘更多优秀的教师。
这笔专项资金的申请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当然,领导也提出了条件:要为他预留十个名额。何雨柱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毕竟,这年头谁不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些私利呢?这本就是人之常情。
何雨柱带着工会主席和几名工人,抬着几大箱精心准备的礼品,走进了幼儿园。
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嬉笑玩耍,看到何雨柱,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看到了超级英雄,一窝蜂地围了过来,嘴里齐声喊着:“何叔叔好!”何雨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亲切地回应着:“小朋友们好呀!”
他示意工人们将礼品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然后打开其中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崭新的玩具。
有色彩鲜艳的积木,能拼出各种奇妙的形状;还有精致的铁皮小火车,一推就能沿着轨道“呜呜”地跑起来。孩子们的目光被这些玩具牢牢吸引,小脸上满是惊喜与期待。
何雨柱显然不是第一次来幼儿园,这里的孩子对他都很熟悉。
而且何雨柱也并没有对自己那几个孩子显出特别的关注。
何雨柱拿起一辆小火车,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排好队哦,每个人都有礼物。”孩子们立刻听话地排起了整齐的队伍,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些礼物。
何雨柱一个个地将玩具发到孩子们手中,还不忘摸摸他们的头,问问他们在幼儿园里开不开心。
发完玩具,何雨柱又打开另一个箱子,这次里面装的是各种图画书。他翻开一本,给孩子们讲起了有趣的故事。
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听得津津有味,有的还跟着故事的情节,做出可爱的表情和动作。讲到精彩处,孩子们不时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这时,秦淮茹走了过来,笑着对何雨柱说:“何厂长,你每次来,孩子们都特别开心,这些礼物他们肯定喜欢极了。”何雨柱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模样,说道:“看着他们开心,我也高兴。孩子们是咱们厂的未来,得让他们在这儿好好成长。”
讲完故事,何雨柱又陪着孩子们做起了游戏。他们一起玩起了老鹰捉小鸡,何雨柱扮作老鹰,故意放慢速度,让“小鸡们”一次次逃脱。孩子们尖叫着、欢笑着,整个操场都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
玩累了,孩子们坐在草地上休息。何雨柱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些水果,分给孩子们吃。看着孩子们吃得满嘴果汁,小脸圆嘟嘟的,何雨柱的心里满是欣慰。
不知不觉,二个小时过去了,何雨柱也要离开了。孩子们纷纷围过来,拉着他的手,不舍地说:“何叔叔,你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呀?”何雨柱笑着说:“叔叔有空就来看你们,你们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好好玩耍哦。”
在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何雨柱离开了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