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轩静观他们谩骂,未置一词。
待众人被带离后,姬轩望向身旁的大将,平静地吩咐:“一概处决,以免日后生乱。”
---
第八十五章 姜尚离山
朝曦城,一座简陋的小院里,住着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姜尚。他修仙无果,元始天尊告知其仙途在俗世。于是,姜尚怀揣打神鞭与封神名录,毅然下山。
他此行朝曦,是为了探望并投靠在此地的兄长。记忆中,兄长苏望就住在朝曦这样的一间小院。
敲门声响起,一位比姜尚更为年长的老者步出,一见姜尚,震惊失色:“尚弟?!”
“兄长,是我。”姜尚望着欣喜的苏望,道出缘由:“求仙问道无果,师尊言我不适修行,故而下山。”
见姜尚失落,苏望连忙劝慰:“求仙问道,成事在天,不必强求。”
拉着姜尚进屋,苏望热心建议:“既已求仙不成,是否该考虑为姜家延续香火?我曾答应过你父亲,不让姜家在你这一代断绝。以往你心向仙道,如今确该考虑了。”
“虽说你现在可能力有不逮,但锻炼锻炼,说不定就能生个大胖小子,到时你父亲在天之灵定会欣慰。”
姜尚下意识摸了摸灰白的发丝,苦笑:“兄长莫要打趣我,这年纪,哪还有人愿意嫁我?”
“谁说的?”苏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你还记得李家的姑娘吗?”
姜尚闻言,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健壮的身影,不禁打了个寒颤。
苏望见状,继续道:“李家那位至今仍是未嫁之身,五十有余仍待字闺中,我觉得,你俩倒是绝配。”
姜尚本想拒绝,但此时,一股莫名的劫难气息笼罩了他,拒绝的话语卡在喉间。
见姜尚未立即反对,苏望认为此事可行,立即着手商议提亲之事。
在苏望的催促下,二人一同前往李家探听风声。
李老爷一听有人为女儿提亲,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确定无疑?这是你亲口所言,反悔可就来不及了。”
“结,现在就结!”
“把你家的年轻人叫出来吧,大家增进一下感情,反正早晚要成为一家人的,年轻人别太拘谨了。”
李奇人听后,尴尬一笑,心怀忐忑地向门外喊道:“文远,进来吧。”
随后,王文远满心不情愿地走了出来。
马老爷瞥了一眼王文远满头的白发,便不再关注,继续昂首向外张望。
然而,再无人影出现。
马老爷见状,笑道:“看来这位年轻人跟小姑娘一样害羞,现在还不好意思现身呢。”
李奇人轻咳两声,说道:“老兄,眼前这位便是。”
马老爷望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王文远,惊讶道:“你这是给我找女婿,还是给我找个长辈啊?!”
李奇人不好意思地说:“虽然我这位文远老弟看起来老了一些,但他心态年轻啊。再说,您家千金再过几年也到半百之年了。”
马老爷刚想开口,突然感到脚下的木地板微微震动。
紧接着,一个浑厚的声音传来:“老爹,我听说有人来提亲?”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紧接着地板的震动愈发明显。
下一刻,一个如门板般宽厚的女子走了进来。
她手中提着一只硕大的猪腿,但与她的手臂相比,又显得娇小了许多。
脖子上层层叠叠的肥肉堆积,脸上的皱纹即便用了厚厚的脂粉也遮掩不住,反而让整张脸看起来如同涂了一层白膏。
她进来的方向恰好经过王文远所在的位置。
王文远在她庞大的体型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小。
王文远望着走来的马氏,内心深感震撼。
马老爷见马氏到来,连忙笑道:“女儿啊,这位便是来向你提亲的男子。我看啊,他显然配不上你,要不算了?”
马氏闻言,瞅了一眼只到自己肩膀的王文远,说道:“确实老了点,还太瘦了,像个白头竹竿似的。”
在某种情绪的影响下,王文远突然变得异常冲动。他此时并未在意马氏的身材,而是反驳道:
“我虽年过七旬,但身体硬朗,穷且志坚。”
马氏闻言,呵呵笑道:“爹,她还挺逗。给你三个月时间,如果你能拿出一万金的彩礼,我就考虑嫁给你。”
这时,马老爷也说道:“既然我女儿愿意给你这个机会,那我也得说清楚。娶我女儿这样的姑娘,八抬大轿、三聘六礼、十里红妆,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你可记住了。”
王文远听完,眼睛瞪得圆圆的,姑娘?五十多岁、三百多斤的姑娘?
此时,一旁的李友人急忙站起,满面笑容地说:“好,赵老爷,就这么定了,三个月后,八抬大轿,隆重聘礼,万贯家财,届时便是二人喜结连理之日。”
言罢,他拉着姜尚便离开了。
---
姜尚被李友人一路拽至家中。
他心中愤懑,不禁埋怨道:“兄长为何答应赵家?万贯彩礼,外加八抬大轿、繁复礼数,岂是普通人家所能承受?”
“我看,赵家分明是在故意为难我们。”
李友人望着姜尚的一头银发,缓缓道:“贤弟啊,无论如何,你与赵姑娘缘分不浅。”
“咱们都已年岁不小,你尚未娶亲,她亦待嫁闺中,这不是上天注定的良缘,又是什么?”
姜尚一时语塞,又问道:“兄长,可只有三个月时间,如此众多的彩礼,我身无分文,连一文钱都拿不出啊。”
李友人摆了摆手:“万贯家财的事你无需操心,我自会解决,你只管筹备其他聘礼便是。”
姜尚道:“兄长,我知道你虽生活尚可,但要拿出一万贯也绝非易事,我不想因我的事让你为难。”
李友人笑道:“姜尚啊,我自有妙计。既然曾答应过你父亲,我定会言出必行,绝不能让你姜家断了香火。”
姜尚闻言,一时无言。接着,李友人又说:
“姜尚啊,我看你干不了重活,我之前有个卖米的摊子,你可以接手做做生意,赚些聘礼钱,余下的我来想办法。”
于是,姜尚推着一辆木轮车出了门。
李友人为他从朝歌城外的农户家收了一些米,他只需将这些米卖出去,赚取些差价。
姜尚推着摊子往离他最近的一个集市行去。
渐渐地,集市近在眼前,人也越来越多。
姜尚走在边缘,越走越慢,并非因为累,而是总感觉有人在注视他。
其实人来人往,小贩络绎不绝,并无人特意留意他。
但姜尚总觉得不好意思,毕竟他曾求仙问道,如今却干起了这等不体面的营生。
就这样,姜尚没有选择集市最热闹的中心地带,而是找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摆起了摊子。
周围的小贩都卖力吆喝,招揽顾客,这是所有小贩必备的技能。
姜尚尝试了几次,却始终张不开口。
最终,他独自坐在摊子后面,沉默不语。
偶而有一两位李浩然的邻居经过,姜尚连忙蹲下身,生怕被熟人撞见。
姜尚在艰难维持生计的同时,遥远的西方,陆玄豹的日子却过得悠然自得。
玄明与渡厄的讲法频率在众多圣人中堪称最高。
有问题提出,几乎立刻便能得到解答。
然而,准圣之境已非他人讲法所能助益。
此境界已触及法则,那是世间最为本质且强大的力量。
陆玄豹的日子平静无波,无人找他的麻烦。
深夜时分,陆玄豹总会想起龙渊提及的劫难,以及自己在截教时的经历,不禁再次心生警惕。
“难道这就是西方的劫难?他们想以甜言蜜语和虚假诱惑消磨我的意志?让我失去斗志?”
如此想着,他愈发警觉。
他不断复习龙渊传授的兵法,同时刻苦修炼。
某日,玄明终于主动召见了他。
玄明望着陆玄豹道:“玄豹啊,我算出你在人间的机缘已至,你可以下山了。”
接着,他又道:
“你将会遇到一个命中注定的强敌,他手中握有封神图录。你见到能施展封神图录之人,那便是你的宿命之敌。击败他,夺得封神图录,到时,你的大道可期。”
陆玄豹问道:“师尊,可知我的宿命之敌是谁?身在何方?”
玄明心中暗道,我现在也算不出来啊。
他摇了摇头,故作高深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到时你自会知晓。”
于是,陆玄豹准备下山,但他并不相信老师所说的西方劫难会如此轻易度过。
因此,他没有立刻转身离去,而是直视着玄明。他相信,玄明必然还有未尽之言。
玄明见陆玄豹直直地看着自己,还以为他想要下山时的馈赠。
一般而言,弟子首次下山,师尊都会赐予法宝护身。但在西方,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玄明当即说道:“你看我,这都忘了。就让我为你施加一份好运吧。”
说着,他大手一挥,漫天金光笼罩在陆玄豹身上。
各种吉祥异象浮现。
随即,异象消散。玄明说道:“好了,为师已为你施加祝福。愿你大运加身,下山去吧。”
接着,他轻轻一挥手,一个空间裂缝出现在陆玄豹身后。一阵吸力传来,陆玄豹就这样离开了须弥山。
送走陆玄豹后,玄明喃喃自语:“我不赶他还不准备走了,这脸皮还真是厚啊。不过,确实是一个西方修行的好苗子。”
刚才他所施展的不过是哄骗陆玄豹的手段,哪有什么大运加身。
甚至为了节省力量,连那些异象都是假的。陆玄豹所见,不过是他制造的幻境罢了。
此章节未尽,欲览后续精彩,请点击翻页。
玄冥豹环顾四周景致,感应着周遭的灵韵,确信自己已远离西方之地。
他难以置信自己竟如此轻易地度过了师尊所言的一难。
此刻,他并未深思过多。